說說錯別字
錯別字,是用字差錯中最主要的問題,可分為偶發性別字和高頻別字兩類。偶發性別字主要有以下三種情況:(1)由讀音相同或相近造成的,如把“披露”誤為“批露”,“舉棋不定”誤為“舉旗不定”,“察言觀色”誤為“察顏觀色”,“安分守己”誤為“安分守紀”等。(2)由字形相近造成的,如把“氣概”誤為“氣慨”,“沉湎”誤為“沉緬”,“年輕”誤為“年經”,“不能自拔”誤為“不能自撥”等。(3)漏字、多字、倒序現象,如把“群眾路線教育實踐活動”誤為“群眾路線實踐教育活動”等。
另一類是典型的高頻別字,它們在文字使用中反復出現,帶有明顯的規律性。比如把“好像”誤為“好象”,“帳篷”誤為“帳蓬”,“抑或”誤為“亦或”,“張弛”誤為“張馳”。又如把“瞭望”誤為“了望”,“戴眼鏡”誤為“帶眼鏡”,“一副對聯”誤為“一幅對聯”,等。
偶發性別字數量多,說明編校人員在工作時注意力不夠集中。高頻別字數量多,說明編校人員的職業能力不夠強,對常見易誤字的出現規律不夠熟悉,對易混字的區分規律不夠清楚。這些都需要編校人員在實踐中加強學習、積累和總結,練就一雙“火眼金睛”,為讀者奉上完美讀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