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文儉 馮立文
著力增強官兵能力素質這個“軍事軟實力”
●高文儉 馮立文
習主席強調指出:堅持和發展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既要有硬實力,也要有軟實力。軟實力思想在中國古代就已存在,普遍存在于仁者無敵、得道多助、失道寡助、剛柔相濟、合縱連橫、不戰而屈人之兵等思想和實踐之中。現代意義的軟實力概念是美國學者約瑟夫·奈于1990年提出來的。軟實力可以理解為一個國家諸如文化吸引力、政治感召力、精神凝聚力以及國際話語權等非物質性力量。所謂軍事軟實力,就是軍事實力系統中的精神性力量,是對內運用無形軍事資源整合、動員、使用軍事硬實力的能力和對外通過非暴力方式達己所愿的能力。軍事軟實力包括軍事文化傳統、軍事理論、組織機制、戰斗精神、戰略戰術、軍隊形象等很多方面,其中,官兵能力素質是重要的軍事軟實力。
為什么說官兵能力素質是重要的軍事軟實力呢?馬克思主義認為,人是戰爭勝負的決定因素,雖然軍事人才的數量屬于軍事硬實力范疇,但軍事人才內含的素質能力卻都是無形的精神因素,即軍事軟實力。除人的體能以外的由政治素養、戰斗精神、創新意識、心理素質、作風形象等組成的綜合能力素質,構成了一種重要的軍事軟實力。一支軍隊的整體素質水平,某種程度上就代表其軍事軟實力的強弱,沒有官兵能力素質這一軟實力的堅強,就沒有軍隊整體軟實力的強大。全面提高官兵的綜合素質,培養大批高素質新型軍事人才,就是為打贏未來戰爭儲備強大的軍事軟實力。
《尉繚子》曰:兵者,以武為植,以文為種。“武”者,即硬實力的建設與應用;“文”者,即軟實力的建設與應用。綜觀古今中外,在軍事史上曾贏得勝利的軍隊,無不是官兵內在能力素質這個軟實力強大的軍隊。當年國共兩黨軍隊決戰,有著美式裝備的國民黨軍隊硬實力不可謂不強,物質待遇不可謂不好,但我軍官兵靠優良的軍政素質、作風紀律等軟實力,最終贏得戰爭,取得勝利。伊拉克戰爭中,伊軍裝備并非很落后,但官無斗志,兵無士氣,軟實力太軟,部隊幾乎一觸即潰。硬實力是軟實力的物質基礎,離開了強大的硬實力,軟實力就失去了依托;軟實力則是硬實力的粘合劑和倍增器,是硬實力的“場效應”,是硬實力的展示、放大和延伸,離開強大的軟實力,硬實力就會失去魂魄,失去神采,也就不能發揮應有的效能。
官兵是部隊戰斗力生成提高的決定性因素,能力素質如何關系著能否打仗、能否打勝仗。高素質新型軍事人才是軍隊這個復雜人機系統運行的決定因素,先進的軍事思想要靠人才去創造,精良的武器裝備要靠人才去駕馭,科學的教育訓練要靠人才去組織,未來戰爭勝利也要靠人才去奪取。我黨我軍歷來十分重視官兵的全面發展問題,毛澤東提出了“應該使受教育者在德育、智育、體育幾方面都得到發展”的育人觀點;鄧小平提出“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紀律”的社會主義“四有新人”觀;江澤民認為促進人的全面發展是馬克思主義關于社會主義新社會的本質要求;胡錦濤指出要努力促進和實現官兵的全面發展,不斷提高官兵的思想政治素質、科學文化素質、軍事專業素質和身體心理素質;習主席指出要注意“本領恐慌”問題,進一步強調要加強高素質新型軍事人才培養。回顧我軍建設發展取得的巨大成就,其中之一就是官兵綜合素質這一軟實力得到不斷加強,為有效履行歷史使命提供了堅強的組織保證和人才支撐。
當前,雖然各級在官兵素質培養上的認知不斷深入、力度不斷加大,取得了明顯成效,但也存在著不甚適應、不相符合的現象,突出表現在:有的長期專注于官兵學歷升級,卻忽視了從軍人現代化角度來促進官兵由“傳統人”向“現代人”的轉變,這將不利于軍隊主體的真正轉型;有的局限于現學現用、急用急學,忽視了長遠發展的需求和未來打仗的需要;有的滿足于一技之長、一專之能,而不重視提高綜合素質,實現全面發展;還有的只重視軍事技能,看輕政治素養、道德操守、心理素質的培育等。這些問題影響不容低估,必須下大力加以解決。
增強官兵綜合能力素質的軍事軟實力,關鍵是要深入學習習主席關于加強人才建設方面的重要思想,把握好素質構建的內容和標準。從我軍擔負的使命任務看,特別是從打贏信息化條件下局部戰爭看,要求必須把平時崗位需求與戰時戰位要求統一起來,著重培養和提高官兵綜合能力素質。要培育官兵堅定的政治素質,黨對軍隊的絕對領導是我軍的軍魂,是我軍特有的軟實力優勢。在西方敵對勢力極力兜售普世價值、“軍隊非黨化、非政治化”和“軍隊國家化”等錯誤政治觀點的情況下,必須強化全軍官兵的軍魂意識,緊緊抓住科學理論武裝這個根本,確保部隊絕對忠誠、絕對純潔、絕對可靠。要培育官兵頑強的戰斗精神,87年的戰斗歷程,我軍孕育了井岡山精神、長征精神、上甘嶺精神、老西藏精神、西沙精神、抗洪精神、載人航天精神、抗震救災精神等,在我軍的行列里涌現了許多戰功卓著、授予榮譽稱號的英雄群體和個人,這些都是戰斗精神的具體化、人格化,是我軍軟實力的寶貴資源,要通過媒體宣傳、儀式教育、環境熏陶等多種手段強化官兵戰斗精神。要培育官兵敢試敢闖的創新意識,把創新作為官兵發展和部隊建設的不懈追求,把部隊建設與促進官兵全面發展統一起來,激發官兵創新欲望,提高官兵創新能力。要培育官兵健康的心理素質,既有健康強壯體魄,又有良好的心理支撐,適應各種惡劣條件下的生存和戰斗。要培育官兵良好作風形象,始終保持我軍敢打硬仗、善打惡仗的戰斗作風和威武之師、文明之師形象。培養這些素質必須堅持學與用“兩條腿”走路,既要不斷整合、更新和擴容個人知識結構,又要注重實踐鍛煉,讓廣大官兵的軍事軟實力硬起來。
【作者系軍事科學院助理研究員、65659部隊干部科代科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