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雪平,陳建芳,顧桂蘭,岳振平,靳艷革(河南濮陽市農業科學院,457000)
早春大棚辣椒不同種植密度及肥料配比試驗
張雪平,陳建芳,顧桂蘭,岳振平,靳艷革
(河南濮陽市農業科學院,457000)
為探討濮優602早春辣椒高效栽培技術,于2012年對辣椒新品種濮優602進行了早春大棚不同種植密度和氮、磷、鉀肥配比追肥試驗。試驗結果表明,濮優602在中原地區的適宜種植密度為2 600株/667 m2,適宜追肥配比為N∶P∶K=40∶10∶50。
辣椒;濮優602;種植密度;肥料配比
早春大棚辣椒種植是濮陽地區的傳統種植模式,近幾年由于效益較好,種植面積不斷擴大。濮優602是濮陽市農科院最新育出的黃綠色尖椒品種,中早熟,始花節位9~10節,生長勢強,連續坐果性好,果長20~23 cm,橫徑4.1 cm,果肉厚0.38 cm,單果質量75 g;鮮果黃綠色,老熟果紅色;微辣,肉質脆嫩,品質佳。為探討濮優602高效栽培技術,進行了種植密度與氮、磷、鉀肥追肥研究。
1.1 試驗材料
參試品種為濮優602,是濮陽市農科院選育的雜交一代尖椒品種,綜合性狀表現良好,適合濮陽地區早春大棚栽培。肥料用尿素(N 46.4%、中原大化集團有限責任公司生產),硫酸鉀(含量≥54%),磷酸二銨(N-P-K=18-46-0)。
1.2 試驗方法
試驗于2012年冬季在濮陽市高新區王助鎮大村張立東的溫室內進行,棚室面積667 m2。定植前每667 m2施充分腐熟的優質農家肥7 000 kg、磷酸二銨50 kg、硫酸鉀20 kg作基肥,寬窄行起壟作畦,寬行70 cm,窄行50 cm,壟覆地膜。11月20日播種,工廠化育苗,40 d左右分苗1次。待苗子莖稈粗壯、節間短、葉片肥厚、葉色深綠、根系發達,且無病蟲害,植株頂花帶蕾,苗高15~20 cm時,于3月上旬定植于大棚。
1.3 試驗設計
①密度試驗 設5個處理,即A1、A2、A3、A4、A5處理的種植密度分別為2 200、2 400、2 600、2 800、3 000株/667 m2。隨機區組排列,3次重復,小區長6 m、寬2.4 m,面積14.4 m2。定植密度由株距而定。結果盛期每摘1次果隨水沖施硫酸鉀25 kg/667 m2。
調查各處理辣椒主要經濟性狀,包括株高、果長、果肩寬、單果質量,統計產量和產值。產值按每茬次不同價格計算,青熟椒價格以當地市場銷售價格為準,總產值為各茬次產值總和。
②肥料配比試驗 設4個處理,即B1:N∶P∶K= 30∶10∶60,B2:N∶P∶K=35∶10∶55,B3:N∶P∶K=40∶10∶50,B4:N∶P∶K=45∶10∶45。隨機區組排列,3次重復,小區長6 m、寬2.4 m,小區面積14.4 m2。門椒膨大時開始追肥,每采摘1次果追肥1次,整個生育期追肥5次,每次每667 m2追肥按25 kg標準進行。定植密度為2 600株/667 m2。
2.1 不同定植密度對濮優602經濟性狀及產量的影響
在行距不變的情況下,單產隨種植密度的增加呈正態分布[1],即種植密度在2 200~2 600株/667 m2范圍內,單產隨著栽培密度的增加而增加;在2 600~3 000株/667 m2范圍內,單產隨栽培密度的增加而減少。株高、果長、果肩寬、平均單果質量隨栽培密度的增加而降低(表1)。綜合各經濟學性狀和產量因素,以每667 m2種植2 600株最為適宜。
2.2 不同肥料配比對濮優602產量和效益的影響
由表2可知,處理B1和處理B3之間,在追施磷肥量不變的情況下,隨著氮肥配比的增加,辣椒產量先增加后降低,以處理B3產量和效益最高,其產量顯著高于其他3個肥料配比處理;各處理間隨著追施鉀肥量的遞減,產量變化趨勢與氮肥相同。試驗結果表明,在辣椒生長過程中,所需的氮、磷、鉀肥應有合適的比例,即N∶P∶K=40∶10∶50。

表1 不同種植密度對濮優602辣椒主要經濟學性狀及產量的影響

表2 不同追肥配比對濮優602辣椒產量及效益的影響
辣椒的產量、農藝性狀和品質表現大多是基因和環境共同作用的結果[2~5],產量與品種特性、種植密度、土壤肥力、栽培方式、管理水平等密切相關[6]。就具體品種而言,需要根據其品種特性和生產實際建立合理的栽培技術體系,以協調產量和效益之間的關系。
本試驗探討了早春大棚不同種植密度和追肥量對濮優602辣椒果實性狀與產量的影響。試驗結果表明,濮優602辣椒早春大棚栽培11月20日播種,每667 m2施充分腐熟的優質農家肥7 000 kg、磷酸二銨50 kg、硫酸鉀20 kg作基肥,寬窄行起壟作畦,寬行70 cm,窄行50 cm,壟覆地膜,密度為2 600株/667 m2左右,坐果后追施氮、磷、鉀肥配比為40∶10∶50時,產量、產值最好。研究表明,在一定范圍內隨著種植密度和施肥量的增加,辣椒產量呈上升趨勢,但過于密植,植株容易徒長,通風不良,坐果率低,單果質量較小,產量產值下降。同時,施肥過多,也會導致植株長勢過旺,開花結果推遲,落花嚴重,還造成肥料浪費,因此,在不同的生態條件下,應根據實際情況選用適宜品種、合理的群體密度、施肥水平及相應的栽培技術措施,以提高辣椒種植的比較效益[7]。
[1]邢開德,劉佳業,許燦國,等.不同密度、氮磷鉀肥施用量對丘北辣椒產量的影響[J].云南農業科技,2010(1):12-14.
[2]戴雄澤.辣椒產業配套栽培技術[M].北京:中國農業出版社,2000:12-13.
[3]鄒學校.我國辣椒的栽培季節與種植模式[J].中國辣椒,2002(3):32-33.
[4]北京農業大學.蔬菜栽培學(保護地栽培)[M].北京:中國農業出版社,1987:87-89.
[5]涂祥敏,楊紅,詹永發,等.不同播期對遵椒2號主要經濟性狀的影響[J].長江蔬菜,2009(24):29-30.
[6]董俊霞,魏成熙.氮磷鉀施用量對辣椒產量及品質的影響[J].山地農業生物技術學報,2009,28(5):399-403.
[7]曾長立,康六生.植物生長調節劑、氮肥與密度配伍對辣椒產量及品質的影響[J].江西農業大學學報,2009,31(4):644-649.
Screening of Suitable Planting Density and Fertilization Ratio for Early-spring Greenhouse Pepper
ZHANG Xueping,CHEN Jianfang,GU Guilan,YUE Zhenping,JIN Yange

We studied the effects of different planting densities and fertilization ratios on economic benefit and yield of Puyou 602 in 2012,in order to screen out the high-yield cultivation technology for early-spring greenhouse pepper.The results showed that,in Henan,the suitable planting density was 2 600 plants/667 m2and the suitable fertilization ratio was N∶P∶K=40∶10∶50 for Puyou 602.
Pepper;Puyou 602;Planting density;Fertilization ratio
S641.3;S143
:A
:1001-3547(2014)04-0044-02
10.3865/j.issn.1001-3547.2014.04.017
張雪平(1968-),女,本科,副研究員,主要從事蔬菜方面的研究,電話:13939356108,E-mail:pynks2233@163.com
2013-10-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