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敏
【摘 要】本文以湖南城建職業技術學院新館為例,分析了本館館員的服務及素質現狀,闡明了大閱讀時代開啟了圖書館的全新管理模式及服務理念,與之相適應的圖書館館員的素質也應隨之迅速提高。
【關鍵詞】閱讀;高職院;圖書館;館員
網絡時代高職院圖書館讀者群體的閱讀需求與興趣都發生了變化,大學階段是閱讀興趣最為強烈、知識消費最為旺盛的人生階段,這一時期養成良好的閱讀習慣是培養高素質國民的良好開端。高職院圖書館作為信息中心,應適應時代和讀者閱讀行為的變化,引導學生正確閱讀,而高職院圖書館館員素質的高低影響圖書館的服務水平和工作質量,只有努力提高自身的綜合素質,才能拓展服務方式,提高服務質量。
一、我院圖書館現狀
(一)館員現狀
我院共有館員24人,其中副研究館員2人,中級職稱3人,助理職稱10人,圖書館專業6人,女性館員18人,平均年齡偏年輕化,除圖書館專業人員以外均都接受了圖書館基礎知識的培訓。我院圖書館在開展對館員的培訓教育方面雖已著手進行,但還未完全形成制度,利用網絡信息技術進行培訓的較少,方式基本上是以館內業務學習、交流及省館短期培訓為主,在科研方面,館長承頭帶領年輕館員進行了院級重點課題的申請并成功,將向更高層次的課題申請,但未對館員的學習進行硬性規定、監督和檢查。
(二)現有服務現狀
我院新館共有六層,占地10000平方米,服務方式主要還是是借閱,現正著手進行電子資源的多產品引進培訓、讀者信息素養教育和擴大為社區服務。
(三)讀者閱讀現狀
我院讀者主要是教師和學生,教師需求的文獻信息具有全面性、 系統性、專業性等特點。學生共有一萬余人,從年級來看,大一新生對對休閑類書刊興趣較大,大二學生借閱的專業類書籍增多,大三學生是多元化閱讀,且對電子資源需求量增加。新館建立以來,圖書館閱讀資源的利用率不太高,有人認為讀者不愿閱讀是因為高職院學生素質不高,教師忙于第二職業,筆者認為造成這種情況是因為圖書館主動服務不夠深入、館員專業知識深度較淺及個別館員服務熱情欠缺,這才是圖書館利用率不高的真正所在。
二、閱讀時代高職院館員應具備的素質
(一)思想素質
職業都具有特定的職業道德,思想素質又是職業道德的基礎。館員的思想素質應體現為事業心、 責任感、 工作態度與作風行為規范等。高職院圖書館的工作是枯燥瑣碎的,也是時刻變化的,這就要求館員既要對工作有熱情和耐心,還要具備正確處理問題的思維模式。
(二)專業素質
專業素質指從事專業工作的實際能力和特殊能力。高職院圖書館員既要熟悉圖書情報學等業務知識,也要有信息素養和科學素養、一定的外語水平等。
(三)隱性素質
圖書館館員與讀者是否能夠和諧相處是館員隱性素質的體現。具有良好隱性素質的圖書館員能高質量高效率的為讀者服務,能與讀者建立和諧的關系,需要館員具有健全人格、自我效能感和、溝通交往能力和搜商能力,當然這種素質因崗而異,同時還要有團隊精神,在工作中能協調處理好同事之間的合作關系,尤其是女性占大多數的圖書館。
三、如何培養高職院圖書館館員的素質
(一)提高館員的思想素質
圖書館員的思想素質關系圖書館的服務形象。在實際工作和政治思想學習中應給館員灌輸科學的世界觀、人生觀和價值觀,愛崗敬業的奉獻精神,讀者第一的思想,團隊精神等。
(二)提升學術素養
分析我院圖書館館員職稱、學歷的結構特點,高學歷比例在不斷增加,這說明圖書館整體的學習和研究能力應該提高。基于這一人員結構發展趨勢,針對這種情況可以開展一些促進館員專業研究的項目,如可由具有高級職稱的館員帶領年輕館員積極參加院級、省級甚至國家級科研課題的申請;圖書館訂購圖書館學專著及專業期刊,為館員提供學習的資料等,同時還鼓勵館員積極參加省學會、高校圖工委牽頭的各類活動、學術會議及成果評定,
(三)館內和館外的培訓和活動
對于圖書館館員培訓很多人缺乏正確的認識,沒有將培訓與圖書館的長期發展及個人發展聯系起來。另外培訓也存在形式主義,如我館對所有非圖書情報專業人員都在省館進行了圖書館基礎知識的培訓,但從工作的實際效果看并不好,這都是因為沒有對受訓館員的行為變化進行跟蹤,使培訓結果無法反饋有用信息。因此圖書館應根據自身的發展規劃,在各個崗位的館員培訓需求分析的基礎上,制定明確的多層次、多階段和由淺到深的培訓計劃。我館根據新館的人員及崗位的實際情況,制定了中期培訓計劃,培訓分為館內培訓和館外培訓,培訓內容包括職業道德、圖情基礎知識、專業技能知識、綜合知識 4 個大類。培訓首先應遵循按需施教原則,根據不同的培訓對象和崗位需要,選擇不同的培訓內容和培訓形式,其次應遵循全員培訓與重點提高相結合原則,在全員培訓的基礎上,對技術和管理骨干實施重點培訓,這樣才能以點帶面促進圖書館工作的發展。
館內培訓以建設內部培訓師資隊伍為主,我館現有的6名圖書館專業人員就是這支隊伍的主體,這不僅可以為專業館員的發展和進一步培訓搭建平臺,也可以節約圖書館的培訓成本,圖書館要求全體館員不論年齡大小均須參加每學期的培訓及考試,并將培訓結果納入個人評估結果,在提升和檢驗館員業務水平的同時選拔內部培訓師。由于我館年輕占大多數,館內培訓還可以針對年輕人的特點開展一些互動體驗培訓,如專業知識和技能比賽、與讀者互動、業務游戲等等。
館外培訓可通過參加圖書館的委員會、訪問他館、參加專業學會、出版著作、參加研討會、攻讀圖書館專業學位等多種形式來實現。
(四)學歷提升
具備有較高文化素質是做好讀者服務工作的必備條件,學歷教育有利于全面提升高校圖書館員的學歷層次、 學識水平和工作能力。 高職院圖書館應鼓勵館員積極參加學歷教育,從而提高館員隊伍的學歷層次,優化學科結構。
(五)激勵機制
對館員的激勵可與績效收入結合,既有顯性的物質激勵和經濟報酬,還要注重精神激勵。比如在館員晉升中,將培訓考試成績排名列為館員晉升的必要條件,并與職稱評審掛鉤,再如建立長期的讀者評估制度,建立館員個人工作檔案并在每年年終公布。
參考文獻:
[1] 楊華. “大流通”背景下高校圖書館館員可持續發展能力初探.圖書情報工作[J].2013(12):25-27
[2] 張學軍. 大數據視野下圖書館的新走向.山東圖書館學刊[J].2013(6):33-36
[3] 〔韓]李炳穆. 何以成為真正的圖書館員. 中國圖書館學報[J].2006(6):16-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