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攀
導語:僅僅在3年多前,長相迷人、操著一口德州口音的馬修·麥康納,還是一個被評論界打上“花瓶”標簽的演員,過氣了。如今,他是新科奧斯卡影帝,克里斯托弗·諾蘭太空史詩《星際穿越》的第一男主角,在星光大道上留下了自己的名字。他的演技已經是一種表演風格的代表,甚至嗓音也富有了男中音一般的獨特魅力。
正文:
還記得在今年年初,奧斯卡最佳男主角獎揭曉時,鏡頭掃過了臺下的萊昂納多·迪卡普里奧。他一臉茫然,難掩失落。這一瞬間被網友截圖,不斷放大成特寫,眼眶內隱隱含淚。從19歲到40歲,20余年4次提名無一命中,止步影帝的魔咒再次上演。流傳于網絡的“為什么要傷害小李”的文件夾又添新內容,“小李,別哭”被廣傳以示安慰,粉絲心疼他“只能等著拿終身成就獎”,而這組“含淚”截圖也讓人感嘆“既生瑜何生亮”。
這一次,誰傷害了小李子? 44歲的馬修·麥康納,首度提名奧斯卡,頒獎季橫掃了演員工會獎影帝、金球獎劇情類最佳男主角、廣播影評人協會獎影帝等重要獎項的最大熱門。雖然似乎所有輿論都在為小李子叫屈,但又幾乎一致認定—馬修不是黑馬,影帝實至名歸。奧斯卡不相信眼淚,《達拉斯買家俱樂部》的馬修,比《華爾街之狼》的萊昂納多,對自己更狠更“虐身”。事實上,這位新晉影帝的桂冠來之不易,從性感帥男變成紙片人,穿過一堆爛片,方得成功問鼎。
“華爾街”中 他與小李子飆戲
掌聲中站起來,身著白色西服的馬修·麥康納同妻子深情相擁而吻,跳躍著登臺。從上屆影后詹妮弗·勞倫斯手中接過“小金人”,他接連說了五六個謝謝,致意已故的父親,“我要感謝導演,感謝詹尼佛·加納,謝謝杰瑞德·萊托,謝謝你們所有。對于我的家人來說,我相信我的爸爸現在肯定正在天上跳舞,謝謝你教會我如何成為一個男人。我的媽媽從小就告訴我跟我的兄弟,我們要尊重自己,才能尊重別人。我還要感謝我的妻子,我的孩子,是你們讓我變得更好。我記得在我15歲的時候,有人問我說,"誰是你的英雄",我當時回答說"10年后的我"。 10年后他再問我,"現在的你是個英雄嗎?"我否認道,"不是,一點都不是。"我大概永遠無法成為英雄,但是這也教會了我要一直保持追求,不管你現在理想是什么,在追求什么,永遠不要忘記變得更好。”向著臺下觀眾,馬修說了自己堅信的名言:“好賴過唄!”這是一句電影臺詞,出自他出演的理查德·林克萊特執導的另類電影《年少輕狂》。
“達拉斯”前曾接過許多爛片
如果說小李子一直是奧斯卡的“陪跑”,那么,此前連提名都未曾有過的馬修更慘,差不多年年都是“遺珠”,獎運還遠不及前者。 40歲的小李子已四度提名奧斯卡,而40歲時,馬修還在演著《淘金俏冤家》、《前女友們的幽靈》等賣帥喜劇。據悉,在贏得奧斯卡影帝之前,他的獎柜里居然只有一堆青少年選擇獎提名證書,最高榮譽竟是土星獎最佳男主角。而且,馬修有段時間還曾接過一堆爛片。相比之下,有大導演馬丁·斯科塞斯護航的小李子,在作品運方面要甩馬修好幾條大街。和小李子頗為相似的是,馬修也曾經歷從帥得掩蓋演技到拼命“自虐”的路程。此前,馬修以性感身形、浪子神態和略帶邪氣的先天優勢,迷倒一大片粉絲。有說法稱,在苦于接不到好片子后,馬修在2009年之后憑空消失了兩年。雖然這一說法并未得到馬修的證實,但從2011年起,馬修接連拿出好作品,轉身一變成了個善于用微表情和肢體語言塑造角色的演技派,以致有人猜測他是否在世界某個角落得到了“秘笈”。
2011年,馬修在《林肯律師》中陷入道德困境,在《殺手喬》中變態暴戾,收起迷人笑容,成了“怪叔叔”。從《伯尼》里冷酷無情、《魔力麥克》風騷癲狂,到《密西西比河上的瑪德》危險叛逆、《報童》里洞察秋毫等,到了這次的《達拉斯買家俱樂部》,馬修為了角色瘋狂減肥35斤,整個人脫相如同“紙片人”,削瘦的雙頰、顫巍巍的步伐把艾滋病病人的形象刻畫得入木三分。奧斯卡喜歡男人對自己狠一點,小李子確實夠狠,但馬修比他更狠。于是,馬修從小李子手中搶走了“小金人”。
“高帥富”也可以逆襲
看看他之前履歷表上的作品——《婚禮策劃者》、《淘金俏冤家》、《賴家王老五》、《撒哈拉騎兵》。簡直就是一份“好萊塢愛情喜劇大觀”的片單。對于一位在理查德·林克萊特這樣的導演手中(《年少輕狂》)綻放過的演員來說,他未來的職業生涯,應該是和斯皮爾伯格或者科波拉這樣的大導演合作,而不是靠著自己的俊美美容,在一部又一部的浪漫愛情片中浪費自己的魅力。他也對這樣的戲路感到了厭倦,決定嘗試新的風格。
“有兩年的時間,我真的沒有接到任何片約。沒有。”他回憶。2011年,通過《林肯律師》和《殺手喬》,他重新回到了公眾與評論界的視野,成為了勵志故事的主人公。英國《衛報》當時給他的打出標題:“奶油小生成了戲骨”。隨后幾年,他的每一部作品都可圈可點。《密西西比河上的瑪德》中的表演打動了諾蘭,《魔力麥克》讓觀眾發現了他的成熟版性感,還有最后的《達拉斯買家俱樂部》,將他送上了奧斯卡影帝的寶座。哪怕是在《華爾街之狼》中的客串表演,也足以令人印象深刻,并理解那部影片的真正主角一直無緣小金人的原因。
對于今天的好萊塢來說,馬修就是一股風暴,評論界給他創造了一個新名詞“麥康納復興(McConaissance)”。麥康納好像毫不費力就完成了這樣的“重新崛起”(看看小羅伯特·唐尼和米基·洛克的經歷)。他不喜歡這樣的形容詞,也反對將他現在的狀態稱之為“巔峰”。“我沒覺得我有過‘低谷’,我覺得這只是正常的事業發展。”在麥康納看來,給自己的職業生涯下定論還為時過早。媒體常用他常說的just keep livin’(生活是個動詞)來塑造他的人生故事,對于這種“厚積薄發”的陳詞濫調,他毫無渲染的興趣:“我沒有什么所謂秘訣。有時候你確實得不到自己應得的東西,但你會發現你想要的其實就在你眼前。”
坦白說,這并不是媒體希望拿來當標題的答案。但是很少有演員像麥康納一樣,愿意真實說出自己的想法。就像在入選了《時代》年度百大影響力人物后,他的伯樂理查德·林克萊特給他撰寫的評語說的——“他用心觀察身邊的人,體會他們的感受,他心中有一個角色,一個充滿表演熱情的角色。這么些年來,他與他心中的角色,一直真切地活著。”
《星際穿越》并非常人所能想見
在剛剛席卷全球票房的《星際穿越》中,馬修·麥康納飾演了一個身為人父的宇航員,這讓他肩負著整部電影的兩大重擔,既要敘述故事,又要傳達情感。在電影中的無數煽情淚點都是發生在他與女兒之間,馬修說整部電影都有令他感動的時刻,這其中,通過錄影的形式同家人告別最讓他難以承受,當時他們處在不同的時空,他還年輕,而兒子和女兒已經變老,親眼看著自己的孩子和孩子的孩子們衰老死亡,讓他哀慟心碎。
影帝的表演確實相當有感染力,馬修說自己并不刻意醞釀情緒,只是自己去感受角色的痛苦,并任由悲傷自然地爆發。在德州長大的他對鄉村拍攝也十分享受,在劇組特地種植的玉米地里親自駕車完成拍攝,完全沒有使用替身。只有人工沙塵暴令他覺得苦惱,那場戲之后,幾個禮拜之后他還能從身上抖出沙子。
對此我們只能說,馬修真的變了。更讓人心生敬意的是,在電影《達拉斯買家俱樂部》里,這個被醫生診斷為只剩一個月生命的瘦子,瘦到生命的盡頭,瘦得有骨氣,瘦得有尊嚴。這個瘦子來自德州,迷戀酒精、女人、可卡因,發現自己患上了艾滋病,為了活命他穿越國界冒險運送違禁藥品,成立了一個“達拉斯買家俱樂部”的地下組織,為艾滋病人提供更多“非常規療法”,在近7年時間里,他堅持不懈地與病魔、與藥管局及制藥商進行艱苦的斗爭,享受真正活過的人生……
那個在去墨西哥找藥的路上趴在方向盤上干嚎的瘦子,那個從病床上一躍而起沖著對他判了死刑的醫生大吼“我寧愿穿著我的靴子死在路上”的瘦子,那個用一雙絕望而又熾熱雙眸緊鎖著斗牛場的瘦子,都讓我從心底里感到震動:這就是一個努力活下去,并渴望因拯救他人而重生的斗士。
是的麥康納變了,他不再是那個在銀幕上拈花惹草的花花公子,不再是現實里以“某某女星現任男友”頭銜的壞男孩;是的,他變了,不再以一張印有深刻德州牛仔烙印的俊臉走歡場,招緋聞,惹官非,他開始正正經經演戲了,從2011年的《林肯律師》到2013年的《達拉斯買家俱樂部》,果真是“士別一日,刮目相看”。
如今的脫胎換骨,不僅是外形的,更是內心的。這大概可以回答,在開頭我們提到的,對于奧斯卡“奪愛”一幕,那些小李子粉絲們,需要明白:小李子只是輸給了一個瘦子嗎?事實不會像看起來這么簡單。實際上,麥康納在那足不出戶的六個月里,以減肥的方式,體驗了一個絕癥患者的內心。他形容,“ 餓得頭腦發熱時,你是控制不了自己的,內心會感到絕望,這時我就體會到‘原來男主角有過這種感受’。 這種真切的感受讓我有了真實的角色定位。所以,于我,減肥只是起步,讓我知道我饑餓時有什么感受,記住那感受并保持那時的感受才是更重要的。”
是的,饑餓也好,絕癥也罷,只有當一個人真正陷入絕望,他才能鋌而走險,他才能置之死地而后生,這就是麥康納的必殺技。連生命都置之度外了,擒個把小金人何足掛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