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 旺,吳玉屏
(燕京理工學院,河北 廊坊 065200)
繪畫是一種在二維的平面上以手工方式臨摹人物、風景、等自然的藝術,進入20世紀,隨著攝影技術的出現和發展,繪畫開始轉向表現畫家主觀自我的方向。自我主觀主義的加強,使得繪畫藝術的表現更趨向于創作、想象,超脫于臨摹自然界的表現形式,而更具思想性,更加寄托于作者自身的情感因素。
感情是個人的主觀體驗和感受,這種主觀的體驗和感受和繪畫密切相連。我們所說的藝術,很大一部分包含情感因素,脫離于情感的繪畫不叫藝術。我認為著名的畫家艾軒的作品很有特色,他的畫是藝術與情感相融合的典范。他繪畫風格的最大特點是“借景抒懷”。他的作品與其說是西藏風情畫,毋寧說是他內心的獨白,因為他畫西藏高原景色和孤獨的人物,主要是抒發自己內心世界的感情。另一方面,他更擅長把繪畫中景與物與神秘感聯系起來,創造出一種神秘的現實感,超脫于一般的景物畫或是想象的神秘畫,是一種現實與虛幻的結合。這種獨特的繪畫風格是個人技術和情感的結合的較好的典范。
任何一件事都是兩面性的,對于繪畫來說,繪畫需要有情感的寄托才可被稱為上乘之作,而對于情感來說,繪畫更是稱為表現情感的手段。
中國繪畫功能最早被認識的是教育功能,并且被自覺利用的一個功能。到了春秋戰國時期,盛行在殿堂畫壁畫,內容是前朝圣明帝王的圖像,讓人們頂禮膜拜。自此之后,人物壁畫開始盛行,到西漢時代,人物畫壁畫不僅畫帝王,還畫將相,形成一種社會風尚,能被列入壁畫以教育后代,被視為一種崇高的榮譽。
意大利的文藝復興三杰之一,整個歐洲文藝復興時期最完美的代表達芬奇是一位思想深邃,學識淵博,多才多藝的畫家、寓言家、雕塑家、發明家、哲學家、音樂家、醫學家、生物學家、地理學家、建筑工程師和軍事工程師。他是一位天才,他一面熱心于藝術創作和理論研究,研究如何用線條與立體造型去表現形體的各種問題;另一方面他也同時研究自然科學,為了表現出更為真實感人的藝術形象,他廣泛地研究與繪畫有關的光學、數學、地質學、生物學等多種學科。他的人生經歷與個人興趣直接影響了他的繪畫,并且,他的繪畫為他個人的研究提供了一個充分展現的舞臺,一個情感寄托的門扉。
繪畫中的審美情感,是一個十分復雜的心理反應。它對于藝術家具有充實的心里內蘊,又對于自然內容具備有意義、有內容、有形式感的形式的要求。
在繪畫的歷程中,不光要把情感溶于繪畫,更要學會審美情感的培養。深化審美情感,培養審美情操。這是一種深入人心的素養,是“藝術敏感性”的素質。從充滿生命活力與威嚴氣勢的阿爾塔米拉的洞窟壁畫到富于線條韻律﹑嚴謹精致的繪畫風格的《維納斯的誕生》以及中國古代畫家范寬的雄健渾成﹑墨法厚重山水畫到時荷蘭畫家凡高充滿激情的作品,展示古今中外美術作品所涵育的美感,人類對生命活力的向往﹑熱愛和藝術表現是對生命價值的追求與肯定,這都需要一位有“審美情感”情操的藝術家的眼睛。
精神的作用是很大的,我們常說要把情感寄托于繪畫,使繪畫成為我們表現情感的工具。但我們忘了最重要的一點,就是我們本身對這門藝術的熱愛,對繪畫藝術的熱誠,這個熱誠高于一切,也超越一切。
[1]范明華.歷代名畫記[M].武漢:武漢大學出版社,2009.
[2]蘇珊·朗格.藝術問題[M].南京:南京出版社,2006.
[3]許祖良,洪橋.中國古典畫論選譯[M].沈陽:遼寧美術出版社,198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