謝 恒
(湖北科技學院 音樂學院,湖北 咸寧 437000)
在大學舞蹈的教學過程中,節奏意識的培養是所有舞蹈教育工作者所要重點研究的課題。節奏是舞蹈的框架,是支撐舞蹈的重要部件,如果缺少了節奏,那么舞蹈就會失去平衡,則不能稱之為真正的舞蹈。在大學舞蹈教學中,無論是何種類型的舞蹈,都必須要培養學生的節奏意識,而要想學好舞蹈,僅有肢體的練習是遠遠不夠的,還必須要在美好的舞蹈節奏中感受舞蹈自身的韻律,體驗舞蹈節奏的精髓之所在。
對于舞蹈本身來說,節奏是基本前提,如果沒有了節奏,那么就無從談起舞蹈的創編,更談不上舞蹈的表現。在種類繁多的藝術活動中,節奏對于舞蹈來說是非常關鍵的。舞蹈的節奏有著讓人陶醉的魅力,節奏也是把握舞蹈表演精髓的重點。在舞蹈教學中,音樂與舞蹈的節奏能夠體現舞蹈作品的真正內涵。在舞蹈中,舞蹈節奏通常表現為人體舞蹈動作的大小、強弱以及快慢等等。任何一個舞蹈都有著本身獨一無二的節奏,節奏意識是一個優秀的舞者所必須要具備的素質之一。節奏是聯系音樂、舞蹈動作與人的靈魂的紐帶。節奏是舞蹈的表情,沒有了節奏,舞蹈就失去了光彩。因此,培養學生的節奏意識對于提高大學舞蹈教學的實效性來說至關重要。
人的肢體語言是表達舞蹈情感的基本表現途徑,舞蹈的節奏也需要通過形體的演繹而體現,因此必要的形體訓練是有效詮釋舞蹈節奏感的關鍵。大學生的身心成長已經幾近成熟,因此要加強學生手臂、頸部、肩部以及腿部動作的基本訓練,使學生的肢體更加柔軟,并通過不同類型舞蹈動作的練習,使學生的各個節奏感官能夠進一步適應舞蹈的節奏,相互之間能夠實現協調地配合。如此一來才能加強學生的節奏意識,使學生肢體的每一個部分都能在潛移默化中感受到舞蹈節奏的存在,最終實現舞者的靈魂與動作節奏的和諧統一。
節奏意識的培養是大學舞蹈教學的重要組成部分,節奏本身是一種審美的過程,是一個舞者綜合素質的表現。因此,在大學舞蹈教學的過程中,要想培養學生的節奏意識,就必須要首先提高學生的舞蹈審美能力。舞蹈教學也要借助傳統文化的力量來培養學生的舞蹈節奏意識。舉例來說,教師可以嘗試運用中國古代詩詞來培養學生的審美能力,古代詩詞有著本身的詞與句的韻律,教師可以帶領學生聽配樂詩詞朗誦,讓學生感受古典文化的節奏與氣息,這對于培養學生的節奏感和韻律感來說有著極大的助益,更能夠使學生進一步地了解古典文化情懷,更好地把握此種類型的舞蹈表現形式。教師還可以帶領學生親近自然,感受大自然一年四季的節奏變換,或帶領學生共同觀看楊麗萍的舞蹈作品《孔雀》,使學生感受人與自然之間的細膩關系,實現靈魂與大自然合二為一,達到心靈與情感節奏的和諧,從而更好地在舞蹈演繹的過程中釋放舞者的質樸靈魂。
音樂與舞蹈是相生相伴的,沒有了音樂舞蹈就沒有了聲音,可以說音樂是舞蹈敲開受眾感官的第一步。在大學舞蹈教學的過程中,引導學生理解音樂、感知音樂的節奏是非常必要的。舞蹈的節奏是音樂的節奏以及不同舞種自身內在節奏的和諧統一,表現了音樂旋律的另一種形式。因此教師要有意識地在教學的過程中培養學生對于音樂的理解能力,學生也只有理解了音樂所要表達的情感,才能更好的詮釋出舞蹈的意境。一名優秀的舞蹈教師不僅要教會學生舞蹈動作的基本要領,還要使學生能夠找尋到音樂與舞蹈之間的契合點,在音樂和舞蹈的節奏上要碰撞出精彩的火花,使學生回歸到音樂與舞蹈藝術本身,讓學生在理解音樂情感的基礎上,更好地在音樂中摸索舞蹈的節奏,使音樂和舞蹈實現更好的契合,從而完成一個整體而更具魅力的舞蹈作品。
綜上所述,在大學舞蹈教學中培養學生的節奏意識是非常必要的,其不僅關系到學生對于舞蹈藝術的感知程度,關系到學生舞蹈生涯的延續,從長遠角度來說,更關系到高等教育舞蹈教學的改革與發展。節奏意識是學習舞蹈的基本前提,一個優秀的舞蹈本身有著其優美的節奏,而要想使學生在舞蹈學習中感受舞蹈的韻律美,還需要所有舞蹈教育工作者的共同努力,積極研究培養學生節奏意識的方式方法,從而與學生共同感受舞蹈藝術的真諦。
[1]紀平,熊柏軍,劉琪.我國藝術體操運動員表現力風格的探尋[J].搏擊(體育論壇),2011(2).
[2]李風玉.朝鮮古典舞蹈[M].沈陽:遼寧民族出版社,2010.
[3]梁宇.淺談吳越地域的舞蹈文化[J].安徽文學(下半月),201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