杭州:強化精準服務推動新能源汽車產業加快發展
省委、省政府9月24日晚上召開創新引領轉型、促進經濟發展工作會議。25日上午,省委常委、杭州市委書記龔正專程赴吉利控股集團,對新能源汽車研發生產、推廣應用情況進行調研。發展新能源汽車產業是杭州大力發展信息經濟和智慧經濟的一個重點。
吉利控股集團是國內汽車行業十強中唯一的民營轎車生產經營企業,近年來把新能源汽車開發作為發展的重點項目。去年,該公司與康迪車業合資成立了康迪電動汽車集團有限公司,在西湖區試運營“微公交”項目,已投放純電動汽車5406輛。龔正和市領導許勤華、張耕等一起,參觀了吉利汽車展廳,實地考察了“微公交”立體車庫吉利總部站點,并與企業負責人座談交流。

龔正首先對吉利控股集團為杭州經濟社會發展作出的積極貢獻表示感謝,對吉利新能源汽車的開發和“微公交”新型商業模式的探索表示肯定。他說,面對“三個新”的發展形勢,全市上下要認真學習貫徹全省創新引領轉型促進經濟發展會議精神,進一步明確思路、保持定力,以發展信息經濟和智慧經濟為突破口主動作為,以破解城市治理中的“四大難題”倒逼轉型,以全面深化改革優化服務,共同做好改革創新、轉型發展文章。推進改革創新、轉型發展,不僅要有夢想,還要善于實現夢想、超越夢想。當前,新能源汽車產業發展的觀念逐漸改變、技術逐漸成熟、成本逐漸下降、政策逐漸配套、市場逐漸開放,拐點已經到來。我們要搶抓發展的“窗口期”,堅持政府引導、企業主體,發揮好市場和政府“兩個作用”,按照基礎建設、產業發展、應用服務和黨政機關、企事業單位、居民家庭兩個“三位一體”思路,合力推動我市新能源汽車產業加快發展。
龔正強調,全市各級各有關部門要為新能源汽車研發生產、推廣應用提供支持,加強統籌協調,強化精準服務,努力幫助企業解決實際困難。希望吉利控股集團和康迪電動汽車公司用好技術創新、品牌戰略、構建完善的內外營銷體系“三大法寶”,大力推進新能源汽車研發生產,創新完善“微公交”商業模式,努力形成可復制、可推廣的模式,為杭州建設美麗中國先行區、“兩美”浙江示范區作出更大貢獻。
鏈接:
杭州用政策精準發力穩定工業增長
得益于信息產業的高速增長,杭州今年以來經濟質量效益穩步提高,工業穩健增長。1月至8月,全市規上工業完成戰略性新興產業增加值513.8億元,同比增長14.5%,高于全省平均水平6.3個百分點;全市規上工業實現高新技術產業增加值700.04億元,增長11.3%,高于全省平均水平2.8個百分點。與此同時,杭州工業產品產銷銜接良好,產銷率一直保持在98%,居全省首位。
“產業結構在不斷向好調整,但我們還要警惕投資增長乏力、中小企業和傳統企業發展壓力加大、區域差距拉大等問題。”杭州市市長張鴻銘說,今天出臺的政策,就是體現了在經濟新常態下,杭州在推動工業投入、企業減負、要素保障和優化服務等4個方面用政策精準發力,穩定工業增長。
9月18日杭州出臺進一步優化服務促進企業發展穩定工業增長的實施意見。主要涉及財政扶持、稅費減免、技改支持、要素保障、政府審批和服務等10方面、34條。
發力,首先體現在對企業加大財政扶持力度、落實稅收減免政策、加大工業投入等方面。比如,在加大工業有效投入方面,杭州規定投資額在5000萬元以上的工業投資或技術改造項目,按設備投資額的14%給予資助;2000萬元以上、5000萬元以下的項目,可給予12%的資助。
為企業減負。杭州規定建立涉企收費目錄清單制度,凡清單外的涉企收費,一律不得收取。2015年9月前暫停出臺新增企業各類成本的政策規定。同時,對符合產業政策的小微企業,杭州出臺了免征相關建設基金、臨時性下浮地方性稅費等政策。
緩解中小企業融資難。杭州市正式推廣去年5月開始試點的中小企業轉貸引導資金。據了解,今年該市設立了轉貸引導資金4000萬元。截至今年8月底,全市共有668家企業辦理了898筆轉貸業務,完成轉貸金額56.34億元,為企業節約轉貸成本7377萬元。
把服務送到項目上,繼續下放工業項目審批和核準權限,促進工業項目早產出、早見效。杭州建立了各級領導聯系企業長效服務機制,實現點對點服務。杭州一家企業的物流項目遇到了困難,相關部門啟動聯合服務機制,沒幾天時間,這家企業就得到了滿意的解決方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