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鋒張吉
平臺聯合服務推進“機器換人”
——浙江省科技創新服務平臺“機器換人”聯合服務活動側記
編者按:《浙江“機器換人”:三年全社會生產率增長40%》——這是《21世紀經濟報道》日前推出的特稿。自2012年底浙江省委省政府做出“全面推進機器換人”的決策部署以來,以“機器換人”為抓手、推進工業轉型升級成為浙江經濟提升的戰略舉措。近兩年來,浙江省委書記夏寶龍、省長李強多次就“機器換人”工作做出重要指示,分管省長多次專題聽取“機器換人”進展情況匯報,省政府在永康、海寧、余姚3次召開全省“機器換人”工作現場會。浙江省3.6萬家規模以上工業企業爭取在2017年內全面完成“機器換人”的現代化技術改造,每年投入不少于3000億元。3年內規模以上企業基本完成“機器換人”后,浙江全社會勞動生產率將由目前的10萬元/人年上升至14萬元/人年。

為了更好的服務臺州制造業轉型升級,促進浙江經濟轉型發展,由浙江省科技廳科技條件與基礎研究處主辦的浙江省公共創新服務平臺“機器換人”聯合服務活動于12月10日在浙江大學臺州研究院啟動,來自省科技創新服務平臺的專家聯合為臺州企業送去了“機器換人”的核心技術。
統計數據顯示,自2012年底浙江開始“機器換人”工程以來,拉動有效投資的作用已經顯現。2013年浙江省以“機器換人”為主的技術改造投資和設備工器具購置費用同比增長25.8%和17%,今年1~8月又分別增長了13%和13.3%。
在啟動聯合服務活動的臺州,“機器換人”進展如何?下一步將怎樣發展?臺州市科技局副局長陳軍華在啟動儀式上做了詳細介紹。他說道,去年以來,臺州市積極探索建立推進企業“機器換人”的工作機制并取得了較為明顯的成效。“去年全市以‘機器換人’為主的技術改造投資和設備工器具購置費用分別增長45.4%和7.5%,今年前7個月又分別增長了15.6%和20.2%。”陳軍華介紹,臺州在“機器換人”的資金投入力度越來越強,也逐漸成為了今年的工作重心之一。
據介紹,臺州“機器換人”展開以來取得了一定的實效,不僅表現為投資大幅度增長,同時也體現在企業技術改造項目備案大幅增長、企業勞動生產率快速提高、就業結構得到優化方面。陳軍華表示,此次聯合服務落地臺州不僅能夠促使臺州“機器換人”加快步伐,專家聯合帶來的核心技術也能夠讓臺州制造業發展更為規范化。
作為今年的第一次聯合服務活動,省科技創新服務平臺組織了數十家共建單位前往臺州為“機器換人”聯合會診。
省科技廳科技條件與基礎研究處處長王桂良在啟動儀式上表示,這次聯合服務活動做到了“三好”,即時機好、主題好、地點好。他認為,活動恰逢平臺建設十周年,舉辦聯合服務活動有利于推動平臺建設可謂時機好;近年來國家對于“機器換人”提出了更多的要求和政策,活動貼近時代“背景”做到了主題好;選擇在浙江制造業重要基地臺州展開活動,能夠有效推動“機器換人”往縱深發展乃是地點好。王桂良告訴記者,今年是我省科技創新服務平臺建設10周年。自2004年啟動以來,始終堅持“整合、共享、服務、創新”的宗旨服務地方經濟,科技創新平臺數量也從初期的2個增長到如今的82個之多,涵蓋了浙江經濟發展的各個領域。“此次聯合服務活動,不僅是一次平臺內科研企業的聯合,也是平臺與平臺之間的大聯合,這樣的聯合有利于更好開展公共服務和平臺建設。”

如今,平臺建設已經走過了10個春秋并取得了積極的成效,王桂良認為科技創新平臺順應“公共財政提供公共服務”這一世界潮流,并始終堅持“在服務中起步,在創新中發展”。他認為,下一階段應當從平臺自身建設、項目合作、公共服務和科技創新入手,培育優秀項目和高端人才的同時平臺間要開展合作創新、取長補短,實現科技資源開放共享,更好地進行公共服務。
作為今年第一次聯合服務活動,參與活動的幾大平臺紛紛亮出了“殺手锏”。本次活動的組長單位浙江省機械裝備制造技術創新服務平臺便帶來了平臺為杭氧集團整體搬遷提供的重點技術改革服務案例與各方交流探討。
中國機械科學研究院浙江分院副院長計亞平介紹,該平臺機械科學研究院浙江分院牽頭,聯合浙江大學、浙江省機電設計研究院共建,在“機器換人”方面可謂經驗豐富,“杭氧集團波紋片自動化生產線是一個最有代表性的工程。”計亞平介紹,實現了自動化生產后,幾條生產線工人從原先的200人減少到了20人,但是產能實現了翻番,產品質量也得到了極大提升。
而臺州“土生土長”的兩個區域性服務平臺——臺州縫制設備產業技術創新服務平臺和溫嶺泵與電機技術創新服務平臺也帶來了“滑臺自動刮削系統”和“面向泵閥鑄件的先進成型技術及自動化生產線”兩項最新的“機器換人”技術成果。臺州縫制設備產業技術創新服務平臺負責人,浙江大學臺州研究院副院長顏文俊介紹說,區域科技創新服務平臺更了解本土塊狀經濟發展狀況和企業需求,“滑臺自動刮削系統”就是根據企業實際需求出發研制的,該技術實現了機器替代人工刮削操作,提高了刮削加工的精度、質量穩定性及效率,降低勞動強度及生產成本,目前已與星星集團有限公司等多個企業展開合作。
此外,浙江省汽車及零部件產業科技創新服務平臺帶來了“輪轂電機裝配自動化生產線”技術成果,新的生產線僅需9人即可實現管理操作,比原生產線省員20人,并可大幅度提高產品品質及合格率。浙江省溫州低壓電器技術創新服務平臺帶來了“低壓電器自動化生產檢測流水線裝備”系列技術成果,相關產品自動化生產線已在浙江正泰電器股份有限公司中使用,運行效果良好,生產線上的18名熟練檢測工人減少到了3名普通工人,同時產品一致性和可靠性大大提高。
活動啟動當天下午,各地服務平臺專家分為四組分赴各地實地考察企業狀況,并為企業量身定制改造方案。
在浙江新鼎塑業有限公司,計亞平副院長參觀了企業塑料制品生產線所用的機械抓手,并于認真聽取了企業負責人的介紹,“下一步可以實現注塑機自動供料,并且建立立體倉庫,這不僅能夠解決倉儲問題,也能夠規范企業管理。”結束考察后,計亞平給出了他的建議。而在浙江超力機械工具制造有限公司,聽取完總經理王士城詳細地介紹了企業生產狀況和產品檢測自動化需求后,計亞平隨即表示希望帶回企業產品并為其量身定制一個解決方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