趙 寬
(江陰職業技術學院化學紡織工程系,江蘇江陰 214400)
毛混紡面料的定性鑒別與定量分析
趙 寬
(江陰職業技術學院化學紡織工程系,江蘇江陰 214400)
如何精確地對毛混紡面料進行定性定量檢測,對毛混紡生產企業以及各檢驗機構具有十分重要的意義。本文通過生產過程中的一具體實例,通過物理和化學方法對毛混紡面料做出定性鑒別,并通過化學順序溶解法對混紡面料各組分進行定量分析,得出各組分的凈干重量,各組分平均凈干重量和結合公定回潮率的比例。
毛混紡面料;化學溶解法;定性鑒別;定量分析
某紡織公司送來一塊布樣,為毛混紡面料,要求檢測其面料的成分。質量檢驗是借助一定手段和方法,通過對質量指標項目的測試,并將測試結果同規定要求(質量標準或合同要求)進行比較,由此做出合格(優劣)與否的判斷過程。紡織品質量檢驗是紡織品全面質量管理的一個重要環節,把好面料質量關是控制成品質量重要的一環,通過面料檢驗和測定可有效地保證出貨的品質符合客戶要求,提高產品檔次和企業形象。
1.1 手感目測法
原理主要是根據纖維的長短、粗細、卷曲、色澤及其不勻性,含雜與否及類型,纖維的剛柔性和彈性等來區分棉、麻、毛、絲及化學纖維,此法較適用于呈散纖維狀的纖維材料。觀察此樣品,發現該樣柔軟而富有彈性,手感豐滿,不易沾污光澤柔和,所以初步判定該樣中含有羊毛。[1][2]
1.2 顯微鏡觀察法
將紗線從織物中抽出,解捻成單纖維狀態,然后并列整齊,置于載玻片上,加上一滴甘油,蓋上蓋玻片,用100~500倍生物顯微鏡觀察纖維的縱向外觀。用哈氏切片器將纖維切割成10~30μm的纖維切片,然后置于載玻片上,加上一滴甘油,蓋上蓋玻片,用100~500倍生物顯微鏡觀察纖維的縱截面形態,如圖1和圖2所示。圖1滴完石蠟后觀察纖維的縱向形態,我們可以看到表面粗糙,有大多呈環狀或瓦狀鱗片的為羊毛,扁平帶狀,有天然卷曲的為棉,表面平滑近似圓形的為化纖,表面平滑有清晰條紋的為粘纖。圖2滴完硝酸后觀察,我們不難發現在硝酸的作用下有的已經溶解,根據纖維的化學性能我們可以知道,錦綸和腈綸都可以被硝酸溶解,所以可以判定溶解的可能是腈綸也可能是錦綸,硝酸可以使羊毛溶脹,所以溶脹并帶有鱗片狀的是羊毛,溶脹帶有中腔的棉,溶脹并能看到清晰條紋的粘膠,沒有溶解也沒有溶脹的是滌綸。圖3為了驗證該織物中有錦綸,滴60%的硫酸發現有溶解,證明該織物中含有錦綸,因為腈綸在60%的硫酸中不溶解。圖4滴完60%的硫酸后錦綸已經溶解完,再滴硝酸仍然有溶解證明該織物中有腈綸。

圖1 滴完石蠟后纖維縱向形態圖

圖2 滴完硝酸后的溶解圖

圖3 滴硫酸后的溶解圖

圖4 錦綸溶解
2.1 定量分析的原理
用化學分析方法測試混紡比的試驗原理:在定量分析之前,首先做纖維定性鑒別,并用適當方法對試樣作預處理,然后用適當的溶劑溶去混紡產品中的某一種纖維,將剩余纖維(不溶纖維)清洗,烘干,稱量和計算。
2.2 試驗步驟
把樣品分為A樣和B樣兩份,以兩份數據的平均值作為最終結果。所需試劑:次氯酸鈉溶液、甲酸溶液、二甲基甲酰胺溶液、甲酸氯化鋅溶液、無水氯化鋅、無水甲酸、硫酸溶液。測試所用水為蒸餾水或去離子水,試劑為分析純或化學純。試劑配制及標定方法參照GB2910.2。[3]
溶解的順序次:氯酸鈉法、甲酸法、二甲基甲酰胺法、甲酸氯化鋅法、硫酸法。
2.3 各組分比例計算如下
纖維凈干質量百分率計算,不考慮預處理中纖維的質量損失。
試樣經過預處理后干重:m=0.7473g和0.7345g
試樣經過第一種試劑次氯酸鈉處理后,剩余纖維(錦綸+腈綸+粘膠+棉+滌)的干重;A1=0.4017g,B1=0.3909g。
試樣經過第二種試劑甲酸處理后,剩余纖維(腈綸+粘膠+棉+滌)的干重為A2=0.3661,B2=0.3546。
試樣經過第三次試劑二甲基甲酰胺處理后,剩余纖維(粘膠+棉+滌)的干重為A3=0.3220,B3=0.3128。
試樣經過第四種試劑甲酸氯化鋅處理后,剩余纖維(棉+滌)的干重為A4=0.2974,B4=0.2915。
試樣經過第五種試劑硫酸處理后,剩余纖維滌綸的干重為A5=0.2805,B5=0.275。
2.4 數據處理
2.4.1 A樣
經過第一種試劑次氯酸鈉處理后,羊毛的凈干重量百分率p1=(干重-經過第一種試劑處理后試樣的干重)/ 干重×100% = (0.7473-0.4017)/0.7473×100%=46.25。
經過第二種試劑甲酸處理后,錦綸的凈干重量百分率p2=(經過第一種試劑處理后試樣的干重-經過第二種試劑處理后試樣的干重)/干重×100%=(0.4017-0.3661)/0.7473×100%=4.7。
經過第三種試劑二甲基甲酰胺處理后,腈綸的凈干重量百分率p3=(經過第二種試劑處理后試樣的干重-經過第三種試劑處理后試樣的干重) /干重×100%=(0.3661-0.3220)/0.7473×100%=5.90。
經過第四種試劑甲酸氯化鋅處理后,粘膠的凈干重量百分率p4=(經過第三種試劑處理后試樣的干重-經過第四種試劑處理后試樣的干重) /干重×100%=(0.3220-0.2974)/0.7473×100%=3.29。
經過第五種試劑硫酸處理后,棉的凈干重量百分率p5=(經過第四種試劑處理后試樣的干重-經過第五種試劑處理后試樣的干重) /干重×100%=(0.2974-0.2805)/0.7473×100%=2.26。
滌綸的凈干重量百分率p6=100-(羊毛的凈干重量百分率+錦綸的凈干重量百分率+腈綸的凈干重量百分率+粘膠的凈干重量百分率+棉的凈干重量百分率)=100-(p1+p2+p3+p4+p5)=100-(6.25+4.76+5.90+3.29+2.26)=37.54。
2.4.2 B樣
同A樣計算過程,其計算結果為羊毛的凈干重量百分率R1=46.79,錦綸的凈干重量百分率R2=4.94,腈綸的凈干重量百分率R3=5.9O,粘膠的凈干重量百分率R4=2.9,棉的凈干重量百分率R5=2.12,滌綸的凈干重量百分率R6=37.56。
各組分凈干重量百分率平均值(%)如下:
羊毛凈干重量百分率平均值=(A樣羊毛的凈干重量百分率B樣羊毛的凈干重量百分率)=(46.25+46.79)/2=46.51;
錦綸凈干重量百分率平均值=(A樣錦綸的凈干重量百分率+B樣錦綸的凈干重量百分率)=(4.76+4.94)/2=4.85;
腈綸凈干重量百分率平均值=(A樣腈綸的凈干重量百分率+B樣腈綸的凈干重量百分率)=(5.90+5.69)/2=5.80;
粘膠凈干重量百分率平均值=(A樣粘膠的凈干重量百分率+B樣粘膠的凈干重量百分率)=(3.29+2.90)/2=3.10;
棉凈干重量百分率平均值=(A樣棉的凈干重量百分率+B樣棉的凈干重量百分率)(2.26+2.12)/2=2.19;
滌綸凈干重量百分率平均值=(A樣滌綸的凈干重量百分率+B樣滌綸的凈干重量百分率)(37.54+37.56)/2=37.55。
結合各組分公定回潮率計算百分率(各組分公定回潮率%:羊毛14、錦綸4、腈綸2、粘纖13、棉8、滌綸0.4)計算結果如下:
羊毛凈干重量百分率=羊毛凈干重量百分率平均值-(1+羊毛的公定回潮率)/[錦綸凈干重量百分率平均值×(1+錦綸公定回潮率)+腈綸凈干重量百分率平均值×(1+腈綸的公定回潮率)+粘膠凈干重量百分率平均值×(1+粘膠的公定回潮率)+棉凈干重量百分率平均值×(1+棉的公定回潮率)+滌綸凈干重量百分率平均值×(1+滌綸公定回潮率)]=46.5×1(1+14)/[4.85×(1+4.5)+5.80×(1+2)+3.10×(1+13)+2.19×(1+8.0)+37.55×(1+0.4)]=49.3。
錦綸凈干重量百分率=錦綸凈干重量百分率平均值-(1+錦綸的公定回潮率)/[羊毛凈干重量百分率平均值×(1+羊毛公定回潮率)+腈綸凈干重量百分率平均值×(1+腈綸的公定回潮率)+粘膠凈干重量百分率平均值×(1+粘膠的公定回潮率)+棉凈干重量百分率平均值×(1+棉的公定回潮率)+滌綸凈干重量百分率平均值×(1+滌綸公定回潮率)]=4.85×(1+4.5)/[46.51×(1+14)+5.80×(1+2)+3.10×(1+13)+2.19×(1+8.0)+37.55×(1+0.4)]=4.7。
腈綸凈干重量百分率=腈綸凈干重量百分率平均值-(1+腈綸的公定回潮率)/[錦綸凈干重量百分率平均值×(1+錦綸公定回潮率)+羊毛凈干重量百分率平均值×(1+羊毛的公定回潮率)+粘膠凈干重量百分率平均值×(1+粘膠的公定回潮率)+棉凈干重量百分率平均值×(1+棉的公定回潮率)+滌綸凈干重量百分率平均值×(1+滌綸公定回潮率)=5.80×(1+2)/[46.51×(1+14)+4.85×(1+4.5)+3.10×(1+13)+2.19×(1+8.0)+37.55×(1+0.4)=5.5。
粘膠凈干重量百分率=粘膠凈干重量百分率平均值-(1+粘膠羊毛的公定回潮率)/[錦綸凈干重量百分率平均值×(1+錦綸公定回潮率)+腈綸凈干重量百分率平均值×(1+腈綸的公定回潮率)+羊毛凈干重量百分率平均值×(1+羊毛的公定回潮率)+棉凈干重量百分率平均值×(1+棉的公定回潮率)+滌綸凈干重量百分率平均值×(1+滌綸公定回潮率)]=3.10×(1+13)/[46.51×(1+14)+4.85×(1+4.5)+5.80×(1+2)+2.19×(1+8.0)+37.55×(1+0.4)]=3.3。
棉凈干重量百分率=棉凈干重量百分率平均值-(1+棉的公定回潮率)/[錦綸凈干重量百分率平均值×(1+錦綸公定回潮率)+腈綸凈干重量百分率平均值×(1+腈綸的公定回潮率)+粘膠凈干重量百分率平均值×(1+粘膠的公定回潮率)+羊毛凈干重量百分率平均值×(1+羊毛的公定回潮率)+滌綸凈干重量百分率平均值×(1+滌綸公定回潮率)=2.19×(1+8.0)/[46.51×(1+14)+4.85×(1+4.5)+5.80×(1+2)+3.10×(1+13)+37.55×(1+0.4)=2.2。
滌綸凈干重量百分率=滌綸凈干重量百分率平均值-(1+滌綸的公定回潮率)/[錦綸凈干重量百分率平均值×(1+錦綸公定回潮率)+腈綸凈干重量百分率平均值×(1+腈綸的公定回潮率)+粘膠凈干重量百分率平均值×(1+粘膠的公定回潮率)+棉凈干重量百分率平均值×(1+棉的公定回潮率)+羊毛凈干重量百分率平均值×(1+羊毛公定回潮率)]=37.55×(1+0.4)/[46.51×(1+14)+4.85×(1+4.5)+5.80×(1+2)+3.10×(1+13)+2.19×(1+8.0)]=35.0。
通過以上實驗,最終得出該毛混紡面料成分的結論如下表1所示。

成分聚酯棉粘纖腈錦羊毛A樣3 7 . 5 4 2 . 2 6 3 . 2 9 5 . 9 4 . 7 6 4 6 . 2 5 B樣3 7 . 5 6 2 . 1 2 2 . 9 5 . 6 9 4 . 9 4 4 6 . 7 9平均值3 7 . 5 5 2 . 1 9 3 . 1 5 . 8 4 . 8 5 4 6 . 5 1結合公定回潮率各組分百分率(%)凈干重量百分率( % ) 3 5 2 . 2 3 . 3 5 . 5 4 . 7 4 9 . 3
[1] 李 南.楊秀穩.紡織品檢測實訓.中國紡織出版社.
[2] 朱進忠,楊建民.紡織材料. 中國紡織出版社.
[3] 國紡織標準匯編(中文ISO篇).中國紡織工業協會檢測中心,中國流行面料檢測中心.2007(7) .
The qualitative and quantitative analysis of wool blended fabrics
It is very important for wool production enterprises and the inspection institution to do the qualitative and quantitative detection precisely on wool blended fabric .This article focuses on the physical and chemical methods for wool blended fabrics to make qualitative identification. The blended fabric groups are quantitatively analyzed by chemical sequential dissolution method. We conclude the net dry weight of components, each component average net dry weight and the ratio of moisture regain.
wool blended fabric; Chemical dissolution; qualitative identification; quantitative analysis
TS934.3
A
投稿日期:2014-09-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