崔彥紅
(山西通洲集團煤礦管理有限公司,山西 沁源 046500)
安全工作是現代化煤炭企業的生命線、幸福線,沒有安全,就沒有生產、沒有效益、沒有礦區的穩定發展和職工個人的家庭幸福。因此,只有穩抓、狠抓安全生產工作,才能全面提升企業的安全管理水平,才能確保企業安全生產,才能實現企業經濟效益最大化,才能更好地保持煤炭企業強勁的發展勢頭。
企業發展與生存的靈魂是安全生產思想,安全跟效益與生產緊密相連,所有企業生產的前提條件以及生產效益的保障都是安全,為此,煤礦安全生產的推進務必立足于管理思想。管理包括管理人員與被管理人員,即所有進行煤礦生產的職工與工作者,都務必增強安全觀念,在確保心態安全的基礎上,實現行為上的安全。以管理人員作為視角,倘若被管理人員誤認為安全思想是一種硬性的指標,那么就會出現應付上級檢查的情況,以及在進行檢查之后,開采過于盲目性,未能夠有效地預防事故,這屬于一種錯誤的安全思想。以廣大的員工作為視角,應當在所有員工的內心深處滲透安全思想,以標語、報刊、電視、安全知識競賽、安全知識講座等一系列的手段,在所有員工的內心滲透安全思想,進而自然而然地對人的行為活動進行規范。為此,應當樹立安全生產的思想,充分地體現其引導企業發展的向導功能。
煤礦安全跟效益與生產不可分割。只有搞好了安全,才可以確保更加順利地生產。企業生產的保障就是安全,而效益的前提就是生產。換言之,企業最大的效益就是安全,倘若發生了事故,無論是企業,還是個人,都會面臨相應的損失,也就無從談起效益。因此,我們能夠通過提高科學技術,注重采煤工藝的進步和采煤方法的完善,搞好企業的安全生產管理。現代化采煤工藝的發展方向是高穩定性、高安全性、高效、高產等,而有效地統一現代高新技術和采煤技術是主要的方式。國家關閉小型煤礦政策的時候,其目的是為了使不夠先進的生產工藝技術和設備淘汰。在煤礦生產中,高效礦井和先進機械設施的采掘技術包括研發采掘工藝和布置巷道技術、地下采取煤炭氣化技術等,這一系列的技術能夠確保生產的集中性,并且實現生產技術的集約化與高效化,最終確保生產的安全。
創建健全的培訓管理體系,以專業知識培訓、操作技能培訓、崗前培訓作為主導,實施個人自學、干部授課、領導授課、專家講座、全礦統一培訓等一系列形式的培訓教育,主要培訓管理工作者、特殊工種等,以使各個級別工作者的安全生產基本功提高,創建健全的考核培訓方法;新員工務必在培訓和考試合格之后,才可以上崗實習,并且在經過幾個月的上崗之后,進行又一輪的考核;實時地組織生產管理工作者進行特殊工種證與安全資格證的培訓工作,保障管理工作者與特殊工種工作者都持證上崗;并且根據規劃對通常的工種培訓和辦證,保障通常的工種都能夠持證上崗;實施月度的培訓,在每一個月,煤礦培訓部門安排各個業務科室根據業務分工實施專業性的安全技術授課,要么是聘請經驗豐富的技術工人、專家等授課,在培訓之后實施相應的考核;在新開工工程貫徹執行之前,組織員工認真地學習有關的作業規程;創建班組、區隊、礦隊的三級安全培訓制度,加強區隊的自我培訓。
創建完善的安全生產規制,從而規范與約束人的行為活動,最終有效地保障安全生產。完善安全生產規制不但能夠實現管理的科學化,而且還可以實現企業生產效率的提高以及企業凝聚力的增強,也屬于發展與建設煤礦的強大后盾。任何煤礦企業的安全生產規制現狀都能夠真實地體現煤礦產品的質量、工作效率,以及管理能力。以廣大的員工作為視角,應當確保其人身的安全;以煤礦企業的管理人員作為視角,需要確保資產安全、設施安全,以及人身安全;以我們黨作為視角,應當體現以人為核心的原則,確保資產安全和人身安全。無論以哪種視角看,都應當確保煤礦生產的安全性,煤礦企業務必結合自身的發展現狀,制定跟實際工作事項和地方、國家法規相符合的統一、高效、實用的規制,以及完善績效、責任等規制,進而從制度上實現煤礦企業生產的安全性。
總起來說,安全管理是現代化煤礦企業管理的一項重要工程,煤炭企業是一個整體。管好一個煤炭企業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現代化管理要求企業內部各部門之間必須相互配合,密切協作。企業中從事不同崗位工作的人員要能夠互相了解彼此的工作特點、性質和主要內容,這樣有利于互相溝通,更好地配合。對于現代化煤礦企業來說,安全是重中之重,煤礦企業必須始終堅持安全高于一切、安全重于一切、安全先于一切、安全壓倒一切,必須牢牢將“安全第一,預防為主”的方針貫穿在礦井的生產過程中,堅持先安全后生產,堅持管理、裝備、培訓并重的原則來保障煤礦安全生產,把敬畏生命作為工作的第一思考,真正實現煤礦企業安全發展,高效發展。對于煤礦企業來說,安全關系著職工的生命,關系著企業的和諧發展。現代化煤礦企業更應該從預防抓安全,從細節抓安全,實實在在地堅持狠抓制度落實,并加強技術管理,注重日常的基礎工作,才能使現代化煤礦企業沿著和諧、穩定、可持續發展的道路前進。
[1]許保國,趙衛強,王儀斌.國內外煤礦安全管理分析及建議[J].煤炭技術,2007(12):100-102.
[2]蔡衛,馬尚權.我國煤礦安全管理的現狀及對策[J].煤炭科學技術,2004(12):120-120.
[3]江克瑩.我國煤礦安全狀況分析[J].煤炭企業管理,2003(02):52-53.
[4]李新娟.煤礦安全管理體制機制必要性及其內涵的研究[J].管理現代化,2011(06):82-83.
[5]牛旭瓊,李鳳儀.淺談煤礦企業安全管理[J].中國礦業,2009(06):85-8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