馬 濤
(神華寧煤集團梅花井煤礦,銀川 750411)
煤礦機電運輸安全管理的思路及對策探析
馬 濤
(神華寧煤集團梅花井煤礦,銀川 750411)
隨著我國經濟的迅猛發展,對于能源的需求也不斷增大,刺激了煤礦開采業的快速發展,與此同時,各種煤礦安全事故也頻繁發生。作為煤礦安全管理重要環節的機電運輸管理內容多、要求高,對于整個礦井安全具有舉足輕重的地位。因此,煤礦企業要充分認識到煤礦機電運輸安全管理的重要性,分析面臨的困境,探討煤礦機電運輸安全管理的思路及對策,保證煤礦機電運輸的安全和煤礦企業的安全生產。
煤礦機電;運輸安全;思路及對策
在我國社會經濟快速發展的背景下,我國各行各業對于能源的需求也日益增大,相應的,煤礦開采業也得到快速發展,隨之而來的是各種煤礦安全事故的頻繁發生。煤礦機電運輸安全是保證煤礦安全管理的重要環節之一,由于路線長,涉及的安全管理內容范圍廣,對于技術要求高。煤礦機電運輸安全管理主要包含兩個方面的內容,其一是開采出的煤炭的安全運輸,其二則是生產設備的運輸。
根據權威部門統計,我國重大的煤礦安全事故中,由于機電事故引發的煤礦安全事故為第四位,而其中機電運輸安全又占到機電事故33%左右的比例。因此,機電運輸安全管理對于煤礦企業安全生產而言之至關重要的。
影響煤礦機電運輸安全管理的因素有很多,主要包括人員因素、費用投入因素和井下用電系統和通風系統設置等因素。
其中,費用投入因素主要表現在企業過分強調經濟效益,卻忽視了對機電運輸基礎安全設施的革新和優化,井下設備材料不合格,安全設備不齊全,缺乏必要的預警系統和搶救系統等,沒有從基礎設施上保障煤礦機電運輸的安全。而人員因素主要表現在井下生產操作人員對于機電運輸安全的重要性認識不足,安全意識不強,專業技能不強,存在著違規操作,不能夠及時的發現機電問題,加上技術因素和設備因素的影響,導致煤礦機電運輸安全管理存在嚴重的問題。此外,由于受到井下環境、空間等因素的制約,井下機電運輸設備的工作環境較差,機電運輸受到如移動、安裝、運行、維護等方面的限制。而且在煤礦開采過程中會產生大量的固體塵埃和大密度的易燃氣體,在通風不暢的情況下會引發爆炸,影響機電運輸的安全。而井下用電系統設置不科學以及井下濕度較大等原因也會影響機電運輸系統中用電系統的安全性。
在前面針對煤礦機電運輸安全管理主要因素分析中,可以明確煤礦機電運輸安全管理的基本思路就是從設備投入、人員培訓以及客觀因素等方面規避安全事故的發生,以企業的具體情況為依據進行機電運輸安全管理工作的開展和執行。
由于機電運輸基礎安全設施的投入不足是制約煤礦機電運輸安全管理的主要因素之一。因此,必須加大對礦井機電運輸基礎安全設施的投入,在井下安裝機電運輸安全事故預警系統和搶救系統,保證從基礎上和根本上杜絕機電運輸安全事故的發生,保證機電運輸的安全穩定運行,及時發現運行過程中的問題及時的解決和應付。為了保障井下基礎安全設施的穩定和安全運行,必須從費用上加大機電運輸安全設備的投入,以合格高質量的材料和先進的安全設備,保證硬件設備的質量。
人為因素也是影響煤礦機電運輸安全管理的重要因素。一方面,煤礦企業自身應該強化機電運輸安全管理的意識,樹立安全第一的理念和意識,將安全生產放到第一位,制定并嚴格落實各項機電安全運輸管理的獎懲機制。只有煤礦企業樹立了安全第一的理念,才能夠從實際上推動煤礦機電運輸的安全管理,才能夠從人力、物力和設備、資金等方面加大對機電安全運輸的投入。煤礦企業應該從實際上采用先進的技術,加強對機電運輸安全的監督檢查,嚴格落實崗位責任制,確保機電運輸的安全。
另一方面,煤礦企業應該加強對煤礦機電運輸安全生產作業人員從意識上和技能上的培訓,讓作業人員充分認識到機電運輸安全管理對于煤礦安全生產的重要性,從觀念和意識上提高安全的警覺性,樹立安全第一的意識,并且以安全意識指導自己的實踐。并且,煤礦企業要加強對員工作業的規范性,避免不必要的操作和違規不當操作。特別是要加強作業人員井下作業基本的安全知識和技能的培訓,嚴格落實合格上崗制,保證每一位施工人員都掌握了基本的煤礦安全隱患排除技能和自救知識。
6.1 建立良好的煤礦井下通風系統
在礦井下建立良好的通風系統,并且進行相應的除塵裝置的設置。對于煤礦井而言,易燃氣體的大量存在是最大的安全隱患。在通風不暢的環境下,及時很小的氣流也可能引發爆炸等重大的安全事故。因此,應該加強礦井通風系統的建立,對礦井中瓦斯氣體的密度進行定時有效的監測和分析,一旦發現異常情況,必須及時采取有效的解決措施,避免發生安全事故。并且,由于礦井下含有大量的固體塵埃,在加大對機電運輸摩擦導致安全事故的同時也可能會引起瓦斯氣體的爆炸,因此,必須進行相應的除塵設備的配置。通過良好的通風系統構建和有效的除塵裝置的配置為機電運輸安全管理提供優良的環境,避免出現機電運輸安全問題。
6.2 加強井下用電系統的管理
保障井下機電運輸安全的重要前提就是井下用電系統的有效管理以及電路設置的完善程度。因此,必須做好日常的井下機電運輸電路檢查和維修工作,以便能夠及時發現井下電機運輸中電路設備的問題,及時的應對和解決。并且,為了避免由于電力系統老化而引發的電機運輸安全事故,煤礦企業要對井下電機電路系統進行定期的更換,并且結合礦井開采規模的擴大,及時的優化和改善井下機電運輸電力系統,從電路上保障機電運輸安全管理。
煤礦機電運輸安全管理是煤礦安全生產的重要環節。各個煤礦開采企業都應該加強對煤礦機電運輸安全的管理,一方面有助于保障煤礦機電的安全和煤礦企業的安全生產,另一方面也有助于保障工作人員的生命財產安全。加強煤礦機電運輸安全管理勢在必行。
[1]閆文華.煤礦機電運輸安全評價及相關意見思考[J].現代工業經濟和信息化,2012(24).
[2]韓國平.對煤礦機電運輸隱患進行有效排查的討論[J].科技創新與應用,2013(02).
[3]劉新華.煤礦機電運輸事故多發的原因分析及控制對策[J].黑龍江科技信息,2012(35).
馬濤(1985—),男,2007年7月畢業于華北科技學院機電工程系機械設計制造及自動化專業,助理工程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