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義均
(國網攀枝花供電公司,四川 攀枝花 617000)
基于先期故障判定認知的電纜維護檢修解析
張義均
(國網攀枝花供電公司,四川 攀枝花 617000)
隨著電纜應用的增多,其安全問題越來越受重視,其故障判定工作顯得日益重要,必須做好維護檢修工作。在此主要介紹了小波變換方法和貝葉斯法,以供參考。
電纜先期故障判定;貝葉斯法;小波變換方法
電纜通常是指由若干相互絕緣的導線絞合而成的相似于繩索的纜線,主要負責電力或信息的傳遞工作,有電力電纜、通訊電纜、防火電纜、核級電纜很多類。由于多埋于地下,在實際運行中,受內外因素影響,極易因絕緣破損而引起電纜故障,如環境潮濕、負荷過重、化學腐蝕等,導致電纜溫度升高、性能下降、絕緣損壞,不能正常運行。因此,必須做好維護檢修工作,以減少因故障帶來的損失。
1.1 特點
電弧是一種放電現象,有時會有瞬間的火花出現,在電纜早期故障中時??梢?。早期故障帶有隨機性,而且電阻變動較大,所以其發生很不規律。電力系統中都會設置有電流保護裝置,但電纜早期故障時電流極不穩定,所以保護裝置往往并不能掌控電流的實際大小。電壓對電纜早期故障也有很大影響,一般來說,電壓在10KV以下,電纜極易發生早期故障,而電壓超過20KV時,發生率就大幅降低了。其早期故障多表現為單相接地,進而造成相間接地故障。
1.2 早期故障模型
為減少早期故障造成的各種損失,需結合故障特點建立起相關模型,通過對故障加以分析,采取解決措施。結合前面對電纜早期故障的產生和特點分析,構建起相應的模型。影響電弧電阻的因素主要包括固定電阻、時間常數、早期故障電阻、電弧初始長度和電弧伸展率。同時結合Bergeron Model電纜模型,構建起相應的配電網模型,逐步實現對電纜運行中早期故障的仿真。
共有4條電纜,最后一條電纜長60Km,而且在離母線18Km的位置安裝有一開關BRK1,接入早期故障模塊。圖中的BRK2開關則用來控制電容器的投切。從構建的兩個模型分析得知,當固定電阻為零值時,即可模仿出電弧故障,合理設計仿真時間和故障時間,便可進一步求出電弧的電壓、電流和電阻值。根據電纜早期故障的特點和表現,利用構建的仿真模型可完成電纜早期故障的模擬和判定工作。
在實際運行中,受內外諸多因素影響,很有可能會有各種故障發生,帶來嚴重的后果,所以必須采取適宜的方法加以檢測。小波變換就是比較有效的一種,因為信號很多特征都可以從時域和頻域中反映出來,所以該檢測方法也主要是通過對信號時域分析,來獲取電纜的狀態。一般來說,在高頻部分,小波變換的頻率分辨率較低,時間分辨率相對較高,但在低頻部分則正好相反。信號中常會帶有一些瞬間的反常,小波變換能夠對其進行精確地探測分析??梢赃@樣來理解電纜早期故障,即某段時間內的信號觀測時間發生變動,這一時間點為變點,通過對其進行分析可實現故障檢測。
信號如果在某一個間斷的點上出現斷節,則稱其為該點上的奇異性。數學上常用李氏指數來表示信號的奇異性,從其原理中可知,當尺度發生變化時,奇異點的小波變換系數的極大幅值也會發生相應的變化。所以在檢測奇異點時就很方便,可利用小尺度小波變換結果的極大值來判斷是否存在信號奇異點。
貝葉斯方法的原理為:在某固定時刻,如果樣本服從某特定的概率分布,假設為正態分布,如果原序列與正態分布矛盾,那么就可以用一個數學變化來產生與正態分布相符的新序列。如果序列在某一時刻發生變化,在這一時刻點的前后,對樣本服從正態分布的參數進行觀察發現,這些參數也必然會發生變化。
關于其算法分析,可做如下理解:當電纜出現早期故障時,監測序列會因故障而明顯變動。那么就把這一點視為變點,時間序列被其分為特征截然不同的兩部分。在分析變點時,主要是為了計算出它出現率最高的時間點,即出現在某一位置的后驗概率密度函數的最大值點。通過建立貝葉斯變點分析模型,對變點進行抽樣評估,因為貝葉斯分析方法在一組數據中只能對一個變點進行估計,因此對故障進行檢測時,開始時刻與結束時刻要兩組數據,對開始時刻進行檢測時要截取故障前的多周波數據,對結束時刻進行檢測時要截取故障后的多周波數據。從實際檢測結果來看,貝葉斯變點分析對突變的敏感性較強,但是在變化不明顯時的檢測準確性較差,所以在實際檢測中要根據故障的表現強度來合理選擇故障檢測方法。
電纜在電力系統中應用時,受地下環境及周圍環境影響,可能會出現各種故障,影響到電纜的正常運行。尤其是早期故障,若不及時處理,可能會演變成永久性故障。所以必須進行先期故障判定,此處介紹了兩種方法,實際應用時還應根據實際情況具體選擇。
[1]趙榮.電纜的維護檢查與定期檢查[J].科技風,2011(06):143-144.
[2]李桂蘭,馬桂榮.電纜的檢修維護和故障判定方法[J].煤礦機電,2009(04):176-17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