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宋桂妹
喊山喊出好身體
文/宋桂妹

我今年66歲,與其他老人喜歡打拳、跳舞來鍛煉身體不同,我愛爬山,更愛“喊山”。早上爬上山頂,登高長嘯,是我每天必做的功課。
每天早上7點半,我都會準時從桂林市七星區六合路的家中出發,一口氣登上附近的羊角山,再登高遠眺,大聲喊山。除非天氣特別不好,我每天都會完成一次,至今已經堅持了8年。身邊不少人看我每天“喊山”,身體變得越來越好,也跟隨我一起來爬山、喊山。他們哪里知道,8年前我第一次喊山,是多么尷尬。
當時我聽說喊山有益身心,就抱著試一試的心態跟朋友們一起去爬山,誰知道我好不容易爬上山后,卻十分扭捏,不敢當著大家的面放聲吶喊。后來,等大家都下山了,我才找了個沒人的地方,蹲在地上,對著一塊“無辜”的石頭喊了幾嗓子,算是完成了“喊山”。就這樣一來二去,我漸漸調整好了心態,不再“羞澀”了。如今登上山頂,無論身邊同行的是朋友還是陌生人,我都會高高地仰著頭,憋足了勁,向著天空放聲呼喊。
喊山不但讓我的嗓門更大,精神頭變足,還讓我的心態更輕松,身體更健康。老伴離開我已經有六年時間了。他才走的時候,我有一段時間吃不下睡不著,醫生診斷我患上了抑郁癥。我跟著鄰居們一起喊山,算是給自己不好的情緒找到了發泄的好方法。
后來我才知道,國外有專門從事喊山運動的人群,叫做“喊山族”,通過“喊”,可以增強人們的肺活量,可以化解人們心中的郁悶,減少疾病的發生。
心中有憂郁,或者食物滯積,登高長嘯之后便會感到心平氣和,心曠神怡。在喊山時,我還會仰面朝天,雙臂上舉,身體放松,使足力氣放大聲音,盡量延長尾聲,吐凈濁氣。當然,喊山不能太早或是太大聲,那樣不但影響到別人,還會傷到聲帶。我習慣等太陽出來后,再爬上山去喊一喊,不但氣血順暢,心情也格外愉悅。
現在,我早已走出了老伴去世的陰影,對生活積極而樂觀,不但經常參加社區的各項文藝活動,還在老年大學學習國畫。喊山和畫畫,動靜結合,讓我每一天都過得無比充實和快樂。
專家點評:
常言說:“長嘯益身心”,這是因為長嘯時能呼出肺部之濁氣,呼入新鮮空氣,讓每一個肺泡都得到代謝,從而舒張胸廓,調節神經系統和氣血的運行,消除心中的苦惱、憂愁、郁悶或悲哀,使身心健康處于最佳狀態。
養生學家認為,城市夏秋兩季早晨空氣清新,宜于晨嘯或喊山。人入睡后呼吸淺,肺泡的殘氣多,吸納的新鮮空氣少,仰天長嘯利于吐故納新。有點傷風感冒不適,吼嘯幾聲吐去幾口痰,有時不藥自愈。吼嘯時要仰面朝天,雙臂上舉,心情放松,使足力氣放聲,盡量延長尾聲,以利吐凈穢氣。
冬春季節的早晨空氣往往污染較重,特別是下霧的早晨,不宜長嘯,以免吸入煙塵,影響健康。環保專家指出,上午9—11時,下午2—4時是中老年鍛煉的最佳時間,此時氣溫漸升,逆流層現象消失,沉積在空氣底層的有害氣體逐漸散去,空氣較為潔凈。除此,長嘯還要“擇地”。要選擇郊外曠野、山林、河邊,或者地靜人稀的公園為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