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圣盼,金仁云
(寧波電業(yè)局 浙江 寧波 315200)
在電力網中,中壓配電網是連接上游高壓輸電網和廣大終端用戶的重要環(huán)節(jié),它起著承上啟下的橋梁作用?,F階段我國中壓配電網主要采用10 kV的電壓等級,其適用于較低水平的經濟建設和較小的電力負荷密度[1]。隨著國民經濟的快速發(fā)展,用電負荷猛增,特別是在工業(yè)密集的新興工業(yè)園區(qū),現有的10 kV供電已經不能滿足用戶需求,其供電能力不足、空間資源緊張以及網損較大等制約因素日益凸顯,因此,20 kV配電網就成了解決問題的有效措施。20 kV配電網在國外應用的較多,且已有非常成熟的技術經驗。俄羅斯20世紀初便有了20 kV電壓等級,1960年后,幾乎所有大城市都改成了20 kV等級;法國和德國自20世紀60年代初就開始使用20 kV配電網,運行效果良好。我國20 kV供電電壓等級的提出可以追溯到1980年,1992年以推薦方式列入國家標準,但注明僅在用戶要求時才采用,國家電網公司于2004年在輸配電網協(xié)調發(fā)展及電壓等級優(yōu)化研究中提出“在新發(fā)展電網的地區(qū)宜不失時機地試點推行20 kV作為中壓配電電壓等級”,但直到2007年國家標準才將20 kV作為標準電壓等級[2],2007年江蘇省開始試點推廣20 kV配電。目前,全國范圍內考慮采用20 kV作為中壓配電電壓等級的地區(qū)層出不窮[3-5]。
海島地區(qū)尤其是部分孤立分散海島的配電網受自身特點的限制,部分節(jié)點10 kV短路容量超標,嚴重威脅系統(tǒng)可靠性[6]。本文在結合寧波梅山島電網實際的基礎上,分析了梅山島配電網采用20 kV電壓等級的優(yōu)點,并針對梅山島的實際情況做了深入分析,可作為電網規(guī)劃和建設的參考。
當電壓等級由10 kV提高到20 kV后,電網供電能力、供電距離及損耗等指標均有提高與改善,具有明顯的技術和經濟優(yōu)越性[7]:
1)在線路導線線徑不變的情況下,線路輸送能力提高1倍;
2)配送同樣功率的電力,所需要的出線數目將減少一半,對線路走廊的要求將有較大幅度的降低;
3)允許電壓損失相同、輸送負荷電流保持不變的情況下,供電半徑可增加1倍,輸送負荷功率保持不變的情況下,供電半徑可增加3倍,電網輻射范圍更廣;
4)相同距離內傳輸相同的功率,線路壓降與電能損失明顯減小,減小至25%;
5)20 kV設備的價格雖是10 kV設備的1.1~1.2倍。但按容量考慮,除配電變壓器外,其他設備的每千伏安價格,20 kV要比10 kV的低。
寧波梅山島保稅港區(qū)成立于2008年02月,北靠寧波四期碼頭,西扼象山港,東臨舟山佛渡島、六橫島。梅山島現狀電網只有35 kV箱式變1座,10 kV出線4回且均為架空線,夏季負荷0.43萬kW。梅山島規(guī)劃目標年空間負荷在21.34~25.43萬kW之間,平均負荷密度為0.87~1.04萬kW/km2,其中負荷分布較為集中的梅山島東部沿海地帶 (增值服務區(qū))平均負荷密度接近2萬kW/km2。梅山島保稅港區(qū)作為新興工業(yè)功能區(qū),隨著經濟的發(fā)展,電力負荷密度的增大,10kV配電網供電的局限性開始表現出來,缺點也越來越突出。為更好的滿足梅山島保稅港區(qū)的功能定位和要求,實現電網規(guī)劃與港區(qū)規(guī)劃的匹配,有必要跳出10 kV配電網電壓等級的局限性,而采用20 kV配電網電壓等級,以更好的滿足其負荷、供電可靠性、電壓質量等各方面需求。
梅山島配電網采用20 kV電壓等級,除了常規(guī)優(yōu)勢外,還具有如下優(yōu)勢:
1)升壓改造對現有電網的影響較小。目前,20 kV電網的建設分兩類:一類是10 kV配電網成熟區(qū)域,20 kV電網是在原有10 kV電網基礎上升壓改造而來,通過大范圍建設與改造直接將電網升壓至20 kV;另一類是10 kV配電網空白或薄弱區(qū)域,先在一些新開發(fā)地區(qū)建全新20 kV電網,再以該地區(qū)為起點逐步將20 kV電網延伸與拓展。梅山島現狀供電資源薄弱,可不用太多的考慮現狀電網的供電情況以及存量資產的影響。
2)20 kV電壓等級適用于梅山島建設的始終。梅山島的建設是一個長期的過程。在建設初期,電源點較少,采用20 kV電壓等級在增加中壓線路的傳輸容量、擴大供電半徑、提高電壓質量等方面優(yōu)勢明顯;在梅山島發(fā)展成熟以后,地區(qū)負荷密度較大,單體用戶用電需求高,用地比較緊張,采用20 kV電壓等級供電可以減少變電站的密度,節(jié)省線路走廊和管線資源。故在梅山島建設的初期直至成熟,采用20 kV電壓等級供電都有較大優(yōu)勢。
根據梅山島的經濟發(fā)展情況、電網實際情況以及負荷發(fā)展情況,參考國內外20 kV配電網改造經驗,制定20 kV配電網升壓改造的總體原則。
1)必須清醒地認識到升壓改造是一項復雜的系統(tǒng)工程,應制定發(fā)展戰(zhàn)略規(guī)劃,在統(tǒng)一領導下有序開展工作;
2)原有線路和設備均按正常壽命周期使用,如用戶自身沒有增容改造需求,不強制性進行升壓改造,升壓換下但未達到壽命周期的10 kV設備可再次使用,最大限度地利用原有10 kV存量資產,充分保護供電企業(yè)和用戶的利益;
3)原10 kV供電區(qū)域內所有新建線路和設備以及使用壽命到期的10 kV設備,都按20 kV標準進行建設和更換,采用降壓運行模式,待條件成熟時再升壓到20 kV;
4)新開發(fā)區(qū)域統(tǒng)一采用20 kV供電方式,原則上不再拓展新的10 kV供電區(qū)域,以保證最終能夠全面實施20 kV供電方式;
5)20 kV配電網的建設須得到政府部門的支持,相關的建設方案應及時納入城市改造和建設的統(tǒng)一規(guī)劃當中。
中壓配電網設備類型主要包括主變壓器、配電變壓器、開關、線路、環(huán)網柜、熔斷器及電壓互感器等[8]。在改造期間,除雙電壓三相變壓器、20 kV/10 kV聯絡變壓器、帶抽頭電壓互感器外,電纜、導線、開關等設備均直接按20 kV標準進行建設,從而達到在改造過程中節(jié)省投資、平穩(wěn)過渡的目的。
4.2.1 雙電壓三相配電變壓器
升壓改造過程必定是個長期的過程,在這一過程中,新用戶有可能暫時使用10 kV配變,不久后使用20 kV配變,為避免現在投資的變壓器在日后遭淘汰,造成資源的極大浪費。最好的方法是采用10 kV/20 kV雙電壓配電變壓器。目前,10 kV/20 kV雙電壓配電變壓器主要有油浸式雙電壓配變和環(huán)氧樹脂干式雙電壓配變兩種。
1)油浸式雙電壓配電變壓器
國內目前所生產的油浸式10 kV/20 kV雙電壓配電變壓器為S11-M型,容量范圍在50~2 500 kVA。10 kV與20 kV轉換后聯接組別不變,分接電壓不變。該系列變壓器的主要優(yōu)點有:變壓器繞組安匝排列合理,抗短路能力強;兩種電壓運行狀態(tài)下無閑置匝數,變壓器負載損耗低;只需轉換設置在箱蓋上的兩個位置開關就能完成電壓轉換,使用方便。
2)環(huán)氧樹脂干式雙電壓配電變壓器
國內生產的環(huán)氧樹脂干式雙電壓配電變壓器有SDC(B)系列,容量范圍在400~3150 kVA。高壓繞組為結構相同的兩部分,進、出線端子引到高壓線圈外部,串聯時作為20 kV級、并聯時作為10 kV級配電變壓器使用。該系列變壓器具有低噪聲、低損耗、體積小、操作方便等性能。
4.2.2 20 k V/10 kV聯絡變壓器
在升壓改造過程中,10 kV和20 kV配電網勢必會共存,10 kV配電網和20 kV配電網需互聯,以便在緊急情況下進行相互轉供操作。行之有效的方法是采用20 kV/10 kV聯絡變壓器將10 kV和20 kV配電網互聯,從而減少線路上的損耗,提高經濟性。聯絡變壓器自身具有主接線簡單、占地面積小等優(yōu)點。
4.2.3 帶抽頭電壓互感器
在升壓改造過程中,使用帶抽頭電壓互感器能極大的提高利用率。國內生產的同時適用于10 kV和20 kV配電網的電壓互感器有JDZX系列,該系列產品為全封閉結構,所有繞組完全澆注在環(huán)氧樹脂中,具有體積小、重量輕等優(yōu)點,其二次側帶中間抽頭,通過二次抽頭改變一、二次電壓比。
4.3.1 改造前期的供電方式
具有20 kV出線間隔的高壓電源點尚未建成前稱為改造前期,改造前期的供電方式示意圖如圖1所示,為使新用戶能夠直接采用20 kV配電網供電,對35 kV梅山變的4個備用出線間隔進行升壓改造,從而為供電區(qū)域提供20 kV電源。為保證供電可靠性,梅山變I、II段10 kV出線都進行改造,形成聯絡,便于實現負荷轉移。

圖1 改造前期的供電方式Fig.1 Power supply mode in the prophase period of the reformation
4.3.2 改造中后期的供電方式
從建成第一個具有20 kV出線間隔的高壓電源點至升壓改造全部完成稱為改造中后期,主要任務是實現10 kV電網的完全退出,建成一個供電能力強、供電可靠性高的20 kV電網。改造中后期的供電方式如圖2所示,其將經歷雙射和單環(huán)、同一電源點雙環(huán)以及不同電源點雙環(huán)3個階段。改造中期由雙射和單環(huán)及同一電源點雙環(huán)兩個階段構成,當具有20 kV出線間隔的高壓電源點建成后,首先采用雙射或單環(huán)方式構建起具有一定供電能力的20 kV中壓配電網,然后通過聯絡進一步提高配電網的供電可靠性和供電能力,最終形成全面覆蓋的20 kV中壓配電網網架。

圖2 改造中后期的供電方式Fig.2 Power supply mode in the middle and later periods of the reformation
考慮到梅山島20 kV電網電源點相對較少,部分區(qū)域環(huán)網結構可能相對簡單,網絡運行靈活性不高。因此,為保障用戶供電可靠性,可采用開閉所的形式來實現目標網架。在兩座不同電源點間預留部分20 kV聯絡線路,在主供電源點退出運行時,由聯絡線路轉供重要負荷,實現在網絡拓撲結構不發(fā)生重大改變時,短時內轉移區(qū)域重要負荷。
4.3.3 10 kV與20 kV配電網的共存
在20 kV配電網的建設工程中,現有10 kV用戶的升壓改造不能同步完成;此外,隨著10 kV配電網的逐漸削弱,使得原有的10 kV線路不再具備環(huán)網開環(huán)運行的形式。為使現有10 kV用戶的供電不受影響并保證供電可靠性,提出了10 kV與20 kV配電網的共存方式,如圖3所示。在共存區(qū)采用20 kV/10 kV聯絡變壓器,新用戶直接接入20 kV配電系統(tǒng),10 kV用戶經過升壓改造逐步接入20 kV配電系統(tǒng)。當10 kV用戶完全具備升壓改造條件后,聯絡變壓器即可退出運行。該方式有利于充分利用原有資源,緩解20 kV配電網建設與原10 kV用戶供電的矛盾。

圖3 10kV與20kV配電網的共存方式Fig.3 Coexistence of 10kV and 20kV distribution networks
升壓改造過程中,對需要改造的線路和設備進行技術經濟論證和安全可靠性評估,確定改造時機和改造方案,供電部門還要認真做好宣傳工作,讓用戶充分認識到20 kV電壓的優(yōu)勢所在[9]。無論是改造時機的選擇,還是改造方案的制定,都要充分考慮用戶的利益,讓用戶成為升壓改造的助推器。只有在原10 kV用戶的報裝容量發(fā)生變化,或10 kV用戶側設備的運行時間達到規(guī)定年限時,才對原有10 kV設備實施升壓改造。升壓改造是一項長期艱巨的工程,必須結合社會經濟的發(fā)展和用戶對供電需求的新變化,對改造方案進行反復論證,避免重復建設;隨著物質生活水平的提高,人們對生活環(huán)境的要求也越來越高,在改造方案的制定中,要減少升壓改造帶來的電磁污染和噪聲污染,還應使線路和設備與周圍環(huán)境相協(xié)調以滿足美觀要求。升壓改造完成后,須對電價問題、用戶接入問題等方面的政策進行長期的追蹤調查,力爭達到供電企業(yè)和客戶的雙贏,促進經濟社會持續(xù)健康發(fā)展。
寧波梅山島的實例表明,中壓配電網采用20 kV電壓等級在社會資源方面比10 kV電壓等級有很大優(yōu)勢,所提出的建設方案充分考慮到梅山島電網的實際情況,保證了供電可靠性,達到了經濟上和技術上的雙重最優(yōu)。從分析可知:在土地資源日益緊缺的新興工業(yè)區(qū),可以不失時機地建設和發(fā)展20 kV配電網,但在10 kV供電成熟區(qū)要合理利用好現有10 kV設備,應分區(qū)、分步向20 kV過渡。
[1]范明天,張祖平,周莉梅.中壓配電電壓等級優(yōu)化與改造:20 kV電壓等級的論證及實施[M].北京:中國電力出版社,2009.
[2]符楊,袁紹山,李捍平,等.20 kV配電網的優(yōu)越性分析及實施方案[J].上海電力學院學報,2010,26(3):211-214.FU Yang,YUAN Shao-shan,LI Han-ping,et al.Analysis of superiority 20 kV power distribution network and its implementation plan[J].Journal of Shanghai University of Electric Power,2010,26(3):211-214.
[3]許珳,王非,李群炬.曹妃甸工業(yè)區(qū)及濱海新城建設20 kV電壓等級配電網的探討[J].華北電力技術,2010(1):17-19.XU Shen,WANGFei,LIQun-ju.Discussion of building 20 kV level distribution network at Caofeidian industrial area and at new seaside city[J].North China Electric Power,2010 (1):17-19.
[4]汪超,吳國梁,葛夕武.20 kV配電系統(tǒng)的探索與實踐[J].華東電力,2010,38(3):381-383.WANG Chao,WU Guo-liang,GE Xi-wu.Exploration and practice of 20 kV power distribution system[J].East China Electric Power,2010,38(3):381-383.
[5]趙波.20 kV與10 kV配電電壓等級規(guī)劃的比較[J].浙江電力,2009(2):10-13.ZHAO Bo.Comparison of planning in 10 kV and 20 kV distribution voltage[J].Zhejiang Electric Power,2009(2):10-13.
[6]鄭新龍,李世強.海島地區(qū)實施20 kV配電網的思考[J].浙江電力,2011(4):57-60.ZHENG Xin-long,LI Shi-qiang.Reflection on implementation of 20 kV distribution network in island areas[J].Zhejiang Electric Power,2011(4):57-60.
[7]司大軍,孫向飛.20 kV配電網優(yōu)越性分析及應用研究[J].云南水力發(fā)電,2009,24(6):81-84.SI Da-jun,SUN Xiang-fei.Analysis of superiority of 20 kV power distribution network and study of its application[J].Yunnan Water Power,2009,24(6):81-84.
[8]姜寧.南京電網推廣應用20 kV電壓等級的探索與實踐[J].供用電,2009,26(1):18-21.JIANGNing.Researchand practiceon theapplication of 20 kV voltage class in nanjing power network[J].Power Supply,2009,26(1):18-21.
[9]王世祥,楊曉東,高柳明.深圳光明新區(qū)配電網20 kV改造方案設計及優(yōu)化[J].南方電網技術,2010(4):23-27.WANG Shi-xiang,YANG Xiao-dong,GAO Liu-ming.Design and optimization of the upgrading scheme of 20 kV distribution network in Guangming New Area,Shenzhen[J].South Power System Technology,2010(4):23-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