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學海,鄭洪達
(黑龍江省水利水電勘測設計研究院,哈爾濱150080)
狹小場地深基坑水平位移監(jiān)測實例剖析
劉學海,鄭洪達
(黑龍江省水利水電勘測設計研究院,哈爾濱150080)
基坑是一種臨時性工程,基坑的安全施工是降低整個工程造價及保證工程質量的前提,而安全施工的基礎是工程監(jiān)測。文章在資料分析的基礎上,就哈醫(yī)大一院門診保健大樓工程建設施工中,對其基礎基坑的水平位移進行位移變形觀測這一實例,就其觀測方法和基坑是否發(fā)生位移變形進行了總結分析。
基坑;水平位移;監(jiān)測;監(jiān)測方法
基坑工程監(jiān)測是指基坑開挖施工過程中,用科學儀器設備和手段對支護結構、周邊環(huán)境(如土體、建筑物、道路、地下設施)的位移、傾斜、沉降等進行綜合觀測。
根據前一段開挖期間監(jiān)測到的巖土變位等各種行為表現,及時捕捉大量的巖土信息,并及時比較勘察、設計所預期的性狀及監(jiān)測結果的差別,對原設計成果進行評價,預測下一段可能出現的新動態(tài),從而為工程的優(yōu)化設計和合理施工提供可靠信息,對后續(xù)開挖方案提出建議,對施工過程中可能出現的問題進行及時的預報。
哈醫(yī)大門診保健大樓工程基坑深度18.5 m,局部承臺部位20 m左右,東側與6層實驗樓及4層食堂相鄰,北側與8層住宅樓(下設半地下室)及8層教學樓相鄰,西北角與8層培訓中心相鄰,西北臨鞍山街,南鄰東大直街(臨時宿舍距坑3 m,為工人宿舍)。
監(jiān)測的主要內容是基坑維護結構,包括地連墻及灌注樁的水平位移變形監(jiān)測。
在基坑護坡樁頂冠梁上設置水平位移觀測點,且相鄰點之間間距以15~20 m,均勻的分布在基坑周圍(靠近東大直街和鞍山街的觀測點設置在30~40 m),并繪制位移觀測點布置圖如圖1所示。

圖1 位移觀測點布置圖
埋設的位移觀測點應符合各施工階段的觀測要求,應考慮到施工中破壞或被材料掩蓋住觀測點,不能連續(xù)觀測而失去觀測意義。
基坑水平位移監(jiān)測點均布設在地下連續(xù)墻上部的邊梁上,基坑東側有5 個點(G、H、J、K、L),西側有2 個點(D、E),北側有4 個點(A、B、C、F),共計布設了 11 個點[1]。
1)《哈醫(yī)大保健大樓觀測方案》,由設計單位哈工大設計院提出。
2)《城市測量規(guī)范》(CJJ8—85),建設部。
3)《工程測量規(guī)范》(GB50026—93),建設部和國家技術監(jiān)督局。
4)《建筑變形測量規(guī)范》(JGJ/T8—97),建設部。
基坑的水平位移是指基坑的橫向水平位移和縱向水平位移。當基坑在平面上產生位移時,為了進行位移測量,應在其縱橫方向上設置觀測點。觀測點與控制點應位于同一直線上,控制點至少要埋設3個,控制點之間的距離及觀測點與相鄰的控制點間的距離要>30 m,以保證測量的精度[2]。
角度交會法既能測出基坑的縱向水平位移,同時還能測出基坑的橫向水平位移,所以我們選用此法來對監(jiān)測點進行觀測。
角度交會法需在基坑周圍設置相互通視的2個點E、F(E、F兩點的連線與基坑的縱、橫向中心線大致平行),然后在基坑上設置好監(jiān)測點,如圖2所示。觀測時,人不用到監(jiān)測點上,只需觀測圖中的水平角α1、α2、α3、β1、β2、β3,然后測量出 E 、F 兩點的水平距離d,根據圖中建立的平面直角坐標系E—XY,則可計算出基坑各監(jiān)測點的平面坐標:

式中:Xi為各監(jiān)測點的橫向坐標;Yi為各觀測點的縱向坐標。
因此,兩次觀測所得縱向坐標之差即為縱向位移量,兩次觀測所得橫向坐標之差即為橫向位移量。以此類推,可得出其余8點的位移量[3]。
水平位移監(jiān)測的基準點坐標(平面坐標、高程)是變形監(jiān)測的基本依據,因此,變形監(jiān)測時有一個前提,即基準點必須是穩(wěn)定不動的,這樣,基準點與監(jiān)測點的兩次坐標之差才是監(jiān)測點的位移量[4]。實際上基準點也有可能位移,為了判定基準點的穩(wěn)定性,必須對基準網進行檢測。
一般情況下,每作2~3次監(jiān)測,則需對基準網進行一次檢測。

圖2 角度交會法監(jiān)測基坑水平位移
監(jiān)測成果分析如下:
1)東西兩側 E、G、H、J、K、L 的橫向位移較大,只有D點的橫向水平位移較小。其中 G、H、J、K、L點的橫向與縱向水平位移相差較大,這主要是因為在基坑東側的原有建筑物的影響。而L點的橫向與縱向水平位移都較小,這是由于L點臨近基坑的邊緣,這完全符合地下連續(xù)墻的受力情況。基坑北側雖長,但最大位移并未出現在正當中,這主要是與當中加了水平橫撐有關[5]。
2)累計水平位移值最大的點為 G點達到78 mm,這位移值并不算大,因基坑當中加了水平橫撐,四周還有圈梁所致。F點靠近塔吊,A、B、C點臨原有建筑物特別近,B點附近曾出現過一次滲水,所以這個點的水平位移值較大,而K點緊靠基坑開挖時的出口,所以水平位移值很小。
3)水平橫撐和周圍圈梁拆除前,水平位移累計值均不大,開始拆除后才逐漸增大。
[1]李青岳,陳永奇.工程測量學[M].北京:測繪出版社,2008:14-18.
[2]顧孝烈.測量學[M].上海:同濟大學出版社,1996:6-9.
[3]侯建國.狹小場地深基坑水平位移監(jiān)測的實踐[J].測繪通報,2005(03):35-36.
[4]張成,賀躍光.基坑信息化施工中的監(jiān)測技術[J].測繪工程,2000(04):45-47.
[5]安忠利,甘洪杰.狹小場地深基坑水平位移監(jiān)測設計實施成果[J].黑龍江水利科技,2012,40(03):44-45.
TU433
B
1007-7596(2014)07-0138-02
2014-02-17
劉學海(1979-),男,黑龍江肇源人,工程師;鄭洪達(1978-),男,黑龍江肇源人,工程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