袁岳

即使遇到再多的挑戰,企業家總是與經濟學家對于經濟機會有完全不同的解讀:通常官方經濟學家會聚精會神地詮釋政府政策,而體制外經濟學會會著迷地批評政府經濟政策,而企業家則總是能從正面的政策信息或者負面的政策信息中找到不同的機會,而且總是相信只有不同的生意而不存在沒生意做的問題。
即使在最困難的情況下,民營經濟本身還是會保留著自己的能量,只是這些能量可能不再是代表前一代或者某一類產業的經濟集團來釋放,而由代表新一代或者新一類產業的經濟集團去釋放。身為民營企業家,壓力與動力并存。順便說下,對于我來說,只有民營企業家才是企業家。
企業家天生會面對問題,就像所有這些調查數據所證明的那樣,如果沒有這些問題那么人人都可以創業,個個都可以致富了。重要的是,也是因為選擇了去做生意才會有這些困難,如果不去做私人創業,那么這些問題也許就不存在于特定的個人,或者遇到的會是另外的一些問題。
真正的企業家是敢于甚至是樂于面對這些問題的,當然成功的企業家是不斷進化與提升,最終穿越這些問題的。在我們的訪問與研究中,我們需要去溝通的既有剛剛起步的創業者,也有效有成就的企業主,還有當下的商業領袖,他們要么正在面對一些初創時期面臨的困難,要么就面對一些大型企業才有的企業病與巨人才有的煩惱。沒有煩惱的企業家實際上是不存在的。
當一個普通的自然人而成為創業者尤其成為一個有一定規模的民營企業法人的領導者的時候,他就不再是一個普通人了。因為他的存在有了不同于個人與個人家庭的價值——員工、顧客、股東、供應商與合作伙伴。這是一個特別的超越個人的成長過程,其中可能發展出團隊領導的戰略戰術,也可能生長出豐富的博弈技巧,還可能滋長出商業賄賂與陰謀詭計。
但無論如何,今天的商業,不只有金錢與財富,還有社會化與技術含量,更有日益多元化的制約力量與長短期發展的平衡考慮,最終雖然生意不會變成完全純潔,至少會有更多的超越簡單的發財考慮與財富爭奪的社會考慮產生:商業領袖也正變得多種多樣。一個現代化的社會,需要鼓勵與容納大量的富有活力的民營企業與民營企業家,這甚至是這個社會是不是或者能不能不斷前進的關鍵要素。
要解決經濟生活中的問題,需要鼓勵更多的商業創業,這不只因為今天那么做中國人與中國企業的需求需要豐富多彩的供應,而且中國在全球的機會也需要有更加創造性的表現,同時更需要一代一代新的創業者創新地去滿足新的消費需求,并且用創新去加速經濟進化。在這個意義上,我們商界對于創業型企業、成長型企業要給予特別的關愛,在創新投資模式與資源整合模式上也要有新的探索。在這個方面前有張謇、榮德生、盧作孚這樣的民族商業前輩為楷模,后有新一代層出不窮的創業英豪來為我們做注腳。只有在這樣的角度上,才能理解為何我們有那么多的企業家投資家那么鐘情鼓勵創業。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