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央人民廣播電臺中國之聲早4∶30-4∶55播出,節目全文可登錄www.ngx.net.cn。
《蘋果產業現狀與發展趨勢》
我國栽培種植蘋果有2000多年的歷史,近代以來,我國大面積經濟栽培的蘋果品種大部分是從歐洲、美國和日本引入的品種。現在我們食用的大蘋果是19世紀后期從美國引入的,在華北、西北及遼東地區得到了迅速發展,到20世紀90年代我國已成為世界第一蘋果生產大國。
目前,我國蘋果主要有七大主產省,分別是陜西、山東、河南、山西、河北、遼寧和甘肅。蘋果栽培品種主要以“國光”、“金冠”、“秦冠”等為主,約占蘋果栽培面積的70%以上;“新紅星”、“紅富士”約占25%。到20世紀80年代,“秦冠”成為陜西及豫西主栽品種,栽培比例達90%。步入20世紀90年代,全國蘋果進入大發展時期,“富士”和“元帥”系發展最為迅速,目前,“富士”系蘋果產量占全國蘋果總產量的70%。
《黃淮海夏大豆免耕覆秸精量播種技術》
黃淮海夏大豆免耕覆秸精量播種技術能夠有效解決長期困擾黃淮海地區農業生產的麥秸處理、大豆保苗和土壤培肥難題,而且還能夠建立基于秸稈還田的土壤培肥制度和高度輕簡化的節本生產體系,對于大豆的增產增收效果顯著。
黃淮海夏大豆免耕覆秸精量播種技術是一項全新的技術,包括 “側深施肥、精量播種、封閉除草、秸稈覆蓋” 4個核心內容。操作方法是利用專門的播種機,在不對小麥麥秸、麥茬進行任何處理的條件下,直接進行播種。播種機前部為一個橫向撥草裝置,在拖拉機牽引播種機前行的過程中,將播種帶上的全部秸稈和部分麥茬橫向向左邊撥出,緊接著進行側深施肥和精量播種,等播種機回頭播種下一行時,將撥出的秸稈均勻地覆蓋在已經播種完畢的播種帶上。
《花生加工技術》
目前我國用于榨油的花生占總量的55%,用于直接食用和食品加工的僅占總量的30%。長期以來,我國偏重于花生油的榨取,忽視花生原料中的蛋白質的利用,近年來隨著科技進步,人們膳食結構改善,國內食品及工業開始注意到油脂或蛋白質兼取技術是花生食品產業發展的必然趨勢。用脫脂或半脫脂的花生可加工成花生蛋白粉、組織蛋白、分離蛋白、濃縮蛋白,這些蛋白粉是食品工業的重要原料,既可直接用于制作焙烤食品,也可與其他動、植物蛋白混合制作肉制品、乳制品和糖果等。花生蛋白可用于制作面包、面條、餅干及其他糕點的添加劑、強化劑,既能提高食品的營養價值,又能改善食品的功能特性。如用花生蛋白和牛奶生產的混合乳,非常適合學齡前兒童食用,混合乳的各種氨基酸含量,大部分高于聯合國推薦標準。花生在改變人類食物結構、提高人民生活水平方面,將發揮越來越大的作用。
《新型省柴節煤灶》
農村能源建設已成為關系到我國廣大農民生產、生活的大事。隨著農村改革開放的不斷深入,廣大農民吃飯的問題基本得到解決,但是如何燒柴、做飯、取暖已成為新形勢下徹底解決農民溫飽的突出問題。隨著農村經濟的發展,農村能源已不僅僅是農民的生活質量問題,它既關系到農村現代化進程,又關系到生態環境的改善。因此,黨和政府對此十分重視,提出了“因地制宜、多能互補、綜合利用、講求實效”,“開發與節約并舉”的農村能源建設方針。大力推廣新型省柴節煤灶,提高燃燒熱能利用率,以求盡快改變農村生活能源短缺的緊張狀況,促進農業生產和農村經濟的持續發展。
新型省柴節煤灶一年可節省柴草1382公斤或節薪柴1210公斤,相當于每年可節省標準煤691公斤。新型省柴節煤灶不僅達到了好燒、起火快、灶保溫,同時,又由于灶底部是采用縮進去的砌筑形式,所以用戶在炊事操作時不碰腳,美觀又實用。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