宮 婷
(吉林工商學院,吉林 長春 130062)
當今社會,人們的辦公和生活已經離不開計算機,隨著計算機技術的發展和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計算機已經在社會上普及,各行各業的企業系統中操作都已經由傳統的機械化操作方式轉變為數字自動化的管理模式,這些技術的變化導致企業的技術水平發生了巨大的變化,促進了企業的發展。同時,這些變化也就就業者的知識技術水平等綜合素質的要求有所提高,隨之影響的是高校的教學等工作。勢必要求高校的教學工作應該積極主動﹑靈活的適應社會發展需要,并可以根據社會上多數企業發展的需要來設置相應的課程,實現應用型人才和企業的需求的有效對接。
(1)計算機行業維修理念的更新。在我國的計算機維修行業中,維修人員的文化水平以及理論基礎水平較低,隨著計算機行業的快速發展,需要維修人員具有不斷的學習能力,了解最新的計算機維修理念,并能夠及時掌握最新的維修技術和一些專業的檢測設備。
(2)計算機行業維修檢測設備的更新。隨著計算機的快速發展,對計算機設備的維修設備也已經發生了巨大的變化,由以前簡單的工具逐漸發展成為許多小巧﹑精密的設備,檢測設備的更新,不僅提高了維修時的效率,也極大的提高了計算機故障的檢出率和精準度,尤其是針對大型的計算機系統。
(1)培養體系不能滿足培養需要。在師資培養方面,由于計算機應用人才的培養對于實際操作能力有著極高的要求,在人才的培養過程中,需要大量的時間進行實踐操作。而且,在一些高校中,由于師資力量不足,以及在教學過程中使用的教材缺少一定的權威性,無法保證企業需要和計算機應用人才培養的同步性。
(2)不能滿足個性需求。目前,在我國的很多企業中,計算機應用技術能力的強弱是企業競爭力的本質因素,企業培養的重點應該放在和計算機應用相關的關鍵技術管理和實踐操作上。但是,在企業的培養計劃中,往往不會對所有的企業員工進行系統的計算機應用技術的培養,而是將培養的重點放在企業的關鍵核心部門。因此,作為培養人才的高校有責任彌補這一缺點,在平時的教學中,適當增加計算機應用技術的理論教學和實踐,提高計算機應用人才培養和企業需求的對接效率。
(3)計算機應用人才的培養計劃仍然很關鍵。受到傳統計劃經濟的影響,很多企業對于計算機應用技術的教育培養習慣于指令,往往由于從事一線生產的人員,因其工作任務較重,沒有時間參見培訓,則會選擇一些時間較為充裕的其他崗位人員進行培訓。但是,針對企業主管部門提出的培養任務又不得不完成,導致學習常委的出現,降低了培養質量,也降低了企業的經濟效益。
(1)加強師資隊伍質量建設。將校內和校外學習培養的方式相結合,選擇計算機專業畢業生較為集中的學校召開座談,并通過座談進行問卷調查,對畢業生進行問卷跟蹤,積極吸取有利的意見。同時,通過和畢業工作后的畢業生進行交流,發現平時教學中存在的不足,并及時的給予改正。除此,學校或是企業均可以在資金條件允許的前提下,加強師資建設,引進優秀的師資人才,進而提高教學質量。
(2)完善計算機應用技術實習基地建設。可以通過企業的主管部門,和各個高校的計算機應用技術專業之間建立相應的實習基地,為高校的學生提供一些可以實習的崗位。通過這種聯合形式的培養,不僅可以增強學生的實踐能力,使學生的理論知識得以在實踐中得到應用,更可以激發學生的學習熱情,及時發現自己的不足,在日后的學習中給予及時的彌補。而且,通過和企業共同建立實習基地,也為企業培養了一些儲備人才,有利于企業的發展。
(3)加強理論實踐一體化教學。理論實踐一體化教學對于計算機應用技術專業的學生是很重要的。所謂理論實踐一體化教學是指在指定的計算機環境中進行實際應用技術的訓練,通過師生的協調,來完成某一教學目標。使用這種模式的教學可以實現和計算機應用技術的更新保持在同一水平。在計算機實踐教學過程中,應該主動將理論知識融入進去,實踐教學和技術服務﹑生產為一體,制造良好的學術環境。學生可以在模擬的環境中,圍繞教學和訓練項目,主動進行思維,不僅可以扎實理論基礎知識,也極大的提高了應用技能。當前,對于學生來說,他們的創新精神主要體現在是否能夠主動的思考和解決問題,作為學校,應該在培養學生應用技能的同時,重視對學生理論分析能力的培養。
(4)創新計算機應用專業技術的實踐教學方法。為了能夠保證學生在畢業后能夠有效的滿足企業對計算機技術應用的需求,實現計算機應用人才培養和企業需求的有效對接。作為教師,應該在教學中積極引導學生主動學習知識和技能。同時,教師還應該使用適當的方式將學生獲得的新知識和已有的知識聯系起來,逐漸形成自己的知識體系。由于學生在學校學習的時間有限,教師不能將所有的計算機應用技術知識和技能傳授給學生,因此,老師應該通過現代化的教學手段,將一些重難點用通俗易懂的方式展現給學生,并盡可能的使學生可以舉一反三。而且,還應該盡量將講解與實物教學,現場教學電化教學相結合。
隨著我國社會經濟的迅速發展,企業對于計算機應用技術人才的需要量在日益的增加。因此,為了提升學生的就業競爭力,學校應該加快計算機應用專業建設步伐,真正成為為企業培養實用計算機復合型人才培訓的搖籃。
[1]張家聰,韓清艷.如何實現職業院校的人才培養與企業需求的有效對接[J].無錫商業職業技術學院學報,2006(02).
[2]朱春艷.電力職業院校與行業企業對接培養人才的思考[J].中國電力教育,2012(03).
[3]何海軍.對接行業企業的高職物流人才培養模式研究[J].中國儲運,2012(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