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樹臣
(臨漳縣中醫院,河北邯鄲056600)
腭部高分化鱗癌頸部淋巴結早期轉移誤診1例
王樹臣
(臨漳縣中醫院,河北邯鄲056600)
腭部;頸部;高分化鱗癌;轉移;誤診
腭部腫瘤是口腔頜面外科的常見病,其中腭部惡性腫瘤約占口腔癌的10%。鄂部腫瘤的頸部淋巴結轉移有時容易誤診,我院收治1例,現結合該病例對其誤診原因進行簡要分析。
患者,女,55歲,因左腭部片狀白斑9個月伴左頸部腫物1個月入院。患者自己發現左腭部有一片狀白斑,偶有不適及疼痛,左頸部腫物可活動而無觸壓痛及其他不適。查體:一般情況好。左上頜第1、2磨牙所對腭部黏膜有1個2 cm×4 cm大小的突起,稍高出黏膜,表面呈白色顆粒狀改變,粗糙,無糜爛及滲出,無假膜,質硬,基底部大且固定,觸之不出血。其他部位口腔黏膜正常。左頸部有1個約2.5 cm×2.5 cm×2.5 cm大小腫物,質中等,較固定,與周圍組織無粘連,可活動,輕觸壓痛,無明顯炎癥反應,表面皮膚色溫正常。實驗室檢查:血紅蛋白 120 g·L-1,白細胞 9× 109·L-1,中性粒細胞比例0.75,淋巴細胞比例0.25,生化指標檢查無異常。X線檢查示雙上頜竇慢性炎癥,胸肺部正常,上消化道造影正常,心電圖檢查正常。術前病理學檢查:乳頭狀瘤。局麻下行腭部腫物及頸部腫物切除術,術后病理結果為腭部高分化鱗癌頸部轉移。隨后在氣管插管麻醉下行左上頜骨次全切除術加左側頸淋巴結清除術。術后化療加放療。隨訪2 a未見復發。
腭部惡性腫瘤多見,大多數需要手術治療,且術前大多需要通過病理檢查結果確定手術方案[1]。發生于硬腭的鱗癌細胞多高度分化,發展緩慢,常侵犯腭骨向上蔓延,而軟腭部鱗癌則分化程度較低,惡性度高,常侵犯鄰近組織,淋巴結轉移較早且較多,主要是頸深上淋巴結轉移[2]。本組病例為硬腭部高分化鱗癌頸部早期轉移。腭部惡性腫瘤與大多數口腔癌一樣,首先轉移至頸深上淋巴結,若口腔內有原發灶,又有頸部淋巴結腫大者,要考慮惡性腫瘤的可能[3]。所有腭部惡性腫瘤術前都要做淋巴結病理檢查,以排除口腔癌轉移,為口腔腫物手術方案的選擇提供可靠依據,本例可能由于取材不嚴格致使病理檢查不準確,而行二次手術,加重患者痛苦,值得反思。
[1] 翁友良,張春.76例腭部惡性腫瘤治療臨床分析[J].福建醫藥雜志,2010,32(1):14-15.
[2] 邱蔚六.口腔頜面外科學[M].3版.北京:人民衛生出版社,1995:261.
[3] 徐錦程,盧保全,馬士 崟.口腔鱗癌頸部淋巴結的處理[J].中華全科醫學,2009,7(3):303-305.
10.3969/j.issn.1673-5412.2014.03.034
R739.83;R73-37
D
1673-5412(2014)03-0273-01
2012-05-15)
王樹臣(1965-),男,副主任醫師,主要從事頜面外科臨床工作。F-mail:wsc4865@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