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刊訊 桂林市2013年水果總種植面積15萬hm2,比上年增長5.2%,約占廣西全區水果總面積的1/5;產量336.3萬 t,比上年增長9.4%,約占廣西全區水果總產量的1/3;水果產值85.7億元,比上年增長9.6%,約占廣西全區水果總產值的1/3;農民人均水果收入2 140元,比上年增長9.6%,超出全廣西區平均水平3倍。從面積、產量、單產、產值到人均水果收入均排名廣西全區第一。
水果產業已成為桂林市農村經濟的重要支柱產業。其典型有:荔浦縣修仁鎮板納村,沙糖桔生產年人均收入超6萬元;興安縣溶江鎮蓮塘村,葡萄生產年人均收入超3萬元;陽朔縣白沙鎮古板村,金柑生產年人均收入超2萬元;恭城縣蓮花鎮紅巖村,柿子生產年人均收入超8 000元。
2013—2014年產季桂林市水果生產呈現的主要特點:一是品種結構趨于合理。按照“早中晚合理搭配”原則,加快水果品種結構調整,實現了大宗水果優勢更優、特色水果異軍突起、珍稀水果競相發展,徹底改變過去柑桔獨霸天下的狀況,實現一年四季都有地產鮮果應市的格局。二是區域布局特色突出。按照漓江、湘江、桂江、資江四大流域及西部山區現代農業發展規劃,逐步建成了漓江金柑、桂江月柿、資江紅提、灌江黑李、湘桂走廓優質葡萄、海洋山脈優質桃等一批優勢特色水果產業示范帶。三是大力繁育和推廣柑桔無病苗木、簡易設施栽培、黃龍病防控、葡萄一年兩熟、葡萄熟期調控,水肥一體化等良種良法。四是果品質量明顯提高。繼續推進水果產業由數量擴張向質量提升方向轉變。全市建成了國家級標準果園8個,省級標準果園9個,市級標準果園50個。五是組織化生產進一步推進。培育合作經濟組織,開展水果土地流轉,推進水果規?;N植。六是功能拓展日益深化。推進果業連接第二產業和第三產業,實施果品拓能增效。建成了百林芳蜜桔、豐華園甜脆柿、晶美葡萄、亮靚沙糖桔等一批水果品牌;積極打造海洋桃花紅、古板金桔黃、南方吐魯番等休閑果業旅游精品線路,建成了恭城紅巖、陽朔古板、興安蓮塘、靈川秦岸、灌陽米竹山等水果休閑觀光村、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