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 /習小林
【導讀】 多年以來,江西贛南臍橙產業發展,存在著品種單一、成熟期集中、貯藏能力弱、果汁加工品少、交通不便等問題。2012年6月,贛南的臍橙產業迎來了國家的支持戰略《國務院關于支持贛南等原中央蘇區振興發展的若干意見》。本文對該意見中國家對贛南臍橙支持戰略最重要的四點進行了全面剖析,并就贛州市如何策應國家對贛南臍橙的支持戰略,提出了相應的舉措。
多年來,江西省贛南臍橙產業發展存在著一些隱憂,突出表現為:品種單一、成熟期集中,豐年憂豐收;產業鏈短、貯藏能力弱,果汁類產品少;難御天災,農業保險發展滯后;交通不便,銷路不暢;勞動力短缺,工資等成本快速上漲。總之,“規模在贛南,數量在贛南,利潤不在贛南”的現象日益明顯。2012年6月28日,國務院發布了 《國務院關于支持贛南等原中央蘇區振興發展的若干意見》(以下簡稱《若干意見》),提出要深入貫徹落實科學發展觀,弘揚蘇區精神,加大扶持力度,加快新型工業化和城鎮化進程,努力走出一條欠發達地區實現跨越式發展的新路子,使原中央蘇區人民早日過上富裕幸福的生活,確保與全國同步進入全面小康社會。借助《若干意見》的東風,贛州應采取相應措施,實現贛南臍橙產業的可持續發展。
《若干意見》的第12條指出“積極推進國家臍橙工程(技術)研究中心建設,研究建立臍橙交易中心。對臍橙實行柑桔苗木補貼政策和‘西果東送’政策”──這意味著國家將以贛南臍橙產業為基地,組建國家級的工程(技術)科研院所,最大限度地提升贛南臍橙產業的工程 (技術)含量;對臍橙實行柑桔苗木補貼政策,其實質是以國家財政轉移支付直接支持贛南臍橙產業;“西果東送”政策意味著贛南臍橙的銷售將全面駛上國家宏觀戰略的快速運輸通道,國家將對贛南臍橙在市場開拓、加工轉化、儲運調節、信息服務、出口促進等方面,給予資金支持。
《若干意見》的第 3、5、6條指出“著力培育壯大特色優勢產業;建設世界最大的優質臍橙產業基地和全國重要的特色農產品、有機食品生產與加工基地;依托贛州區域性中心城市的區位優勢,加快現代綜合交通體系和快速通道建設,建成連接東南沿海與中西部地區的區域性綜合交通樞紐和物流商貿中心;基礎設施建設取得重大進展,特色優勢產業集群進一步壯大”——這意味著培育壯大特色優勢產業,著力將贛南建設成世界最大的優質臍橙產業基地,并將贛州建成連接東南沿海與中西部地區的區域性綜合交通樞紐和物流商貿中心,這已經是國家宏觀戰略的一部分。
《若干意見》的第14條指出“編制贛州市綜合交通樞紐規劃,加快構建綜合交通運輸體系,加強與周邊城市和沿海港口城市的高效連接,把贛州建成我國重要的區域性綜合交通樞紐”──這意味著按國家戰略規劃,將建成以贛南為中心的重要的區域性綜合交通樞紐,也必將形成以贛南臍橙產業為中心的區域性果業流通樞紐。
《若干意見》的第15條指出 “完善鐵路網絡,加快鷹(潭)瑞(金)梅(州)鐵路、浦(城)梅(州)鐵路、廣(州)梅(州)汕(頭)鐵路擴能前期工作,適時開工建設。規劃研究吉安至建寧鐵路。研究瑞金火車站升級改造。加強公路建設,支持大慶─廣州高速公路贛州繁忙路段實施擴容改造工程,規劃建設興國─贛縣、尋烏─全南、樂安─寧都─于都、廣昌─建寧、金溪─資溪─光澤等高速公路。加大國省道干線公路改造力度,力爭縣縣通國道,重點推進通縣二級公路建設。加快推進國家公路運輸樞紐站場建設”──這些重大的交通基礎設施項目的實施,必將極大地促進贛南臍橙出縣、出市、出省、出國,物暢其流,迅即上市。當然,這一切都必須有國家的宏觀戰略為指導,強大的國庫支付為保障。
策應“推進贛南國家臍橙工程(技術)研究中心建設,研究建立贛南臍橙交易中心”戰略的新舉措。一是宏觀上著眼,各縣市區可成立相應的二、三級分中心。積極發現和培養一批贛南本土的臍橙工程(技術)研究人才,重點是猛攻品種單一、成熟期集中,產業鏈弱、貯藏力滯后,果汁產品少等制約贛南臍橙產業發展的瓶頸問題。此外,還應積極發現和培養一批本土的國內、國際的臍橙貿易職業經理類人才,鼓勵贛南的大中專院校、職校設立相關的專業。既要請相關研究專家上課,更要注重聘請有實戰經驗的商務人士到學校交流經驗。借助國家戰略的東風,面向國內、國際著名的臍橙產業基地招納各類人才。二是微觀上著手,首要解決贛南臍橙果汁加工品少的問題。目前贛南臍橙生產次果率一般為30%,需要加工成橙汁的次果約45萬~65萬t。而實際只有幾萬噸的次果被加工成橙汁,大量的次果以極低價格傾銷市場,嚴重沖擊了上等級果品的銷售,影響了贛南臍橙的整體效益。贛南發展橙汁加工業可以從美國、巴西等國和重慶忠縣等地汲取先行者的經驗與教訓,以后發優勢實現趕超;可以引進一些成熟的加工型企業,帶動當地橙汁加工業發展;還應鼓勵加工企業自己開墾果園,生產優質鮮果,以控制果汁生產成本。
貫徹好“西果東送”政策的新舉措。借“西果東送”國家戰略的東風,贛南臍橙除了要占領國內市場之外,還應積極地開拓國際市場。目前,贛南臍橙的銷售是靠兩條腿走路:一條是內銷,一條是出口。內銷價格較低,難于獲得較高的效益。這也是“有規模,有數量,但利潤薄”的原因之一。因此,應千方百計擴大出口。2008—2010年期間,贛南臍橙總產量依次為100萬 t、112萬t和110萬 t,出口量依次為10萬 t、19.18萬 t和14.37萬 t,出口量占總產量的比例分別為10%、17.1%和13%。影響贛南臍橙走出國門的主要障礙有3個:一是食品安全問題日益突出,導致進口國嚴設壁壘,高抬準入標準;二是自2008年全球金融危機暴發,導致各國貿易保護主義抬頭;三是贛南當地少數果農,法律和質量安全意識淡薄,濫用高毒高殘留農藥,導致出口被拒,敗壞了贛南臍橙的品牌聲譽。因此,必須嚴厲打擊濫用農藥的行為,防止發生因個別人的不法行為而危及整個產業的事件。
貫徹 “將贛南建設成為世界最大的優質臍橙產業基地”戰略的新舉措。贛南臍橙產業必須走新一輪的產業集群之路。如何才算新?配合“世界最大”──就要集群最大;配合“優質臍橙產業”──就要集群最優;配合“產業基地的國家戰略”──就要使集群體現贛南本土的基地特色,走有贛南特色的臍橙產業集群之路,不照搬照套。使贛南的臍橙產業集群之路與國家戰略合拍,以集群為大項目,爭取到國家更多的政策和財力支持。當前,贛南臍橙產業已經獲得了規模集約的經濟效益,但是還沒有獲得較高的產業集群效益。主要原因是贛南臍橙產業的效益受市場、氣候、社會因素的影響很大。近些年,臍橙銷價從20元/kg到今天的1~2元/kg,如考慮通脹因素,更表明其效益不穩。產業良好的市場效益與良好的規模效益,是產業形成集群的兩大要素,缺一不可。贛南臍橙產業雖有良好的規模效益,但市場效益不穩。因此,贛南臍橙產業并沒有出現產業集群與市場效益的良性互動。當務之急,應通過政府介入指導、指令,或直接投入幫助,提升贛南臍橙產業整體的市場效益,從而提升贛南臍橙產業整體的市場效益,形成產業集群與市場效益的良性互動。
策應 “將贛州建成連接東南沿海與中西部地區的區域性綜合交通樞紐和物流商貿中心”等戰略的新舉措。一是在以贛州為中心,東西南北中各地重大的交通基礎設施項目建設的同時,建設好沿途各地的物流冷鏈?,F有的保鮮冷藏工作大多在產地進行,而在運輸、銷售等環節就基本處于缺失狀態。要將保鮮冷藏工作貫徹于從產地到運輸到銷售目的地的全過程,這需要財力和科技的強力支撐,唯有如此才能延長銷售時間,提高鮮橙品質。二是要增產擴量。隨著以贛州為中心,東西南北中各地重大的交通基礎設施項目建設的國家推進,贛南臍橙產業的輻射半徑和物流縱橫的強度能夠迅捷地到達全國各地,整個中國都將成為贛南臍橙銷售3~4天時間的銷售經濟圈,加上能夠對周邊國家快捷出口,贛南臍橙將出現新一輪的供不應求的局面。三是要壓本增效。近些年來,贛南、珠三角和閩三角等地的勞動力緊缺問題已經日益凸顯,勞動力成本正在快速上升。隨著國家對贛南的一系列支持戰略的實施,勞動力需求激增,這無疑將加劇贛南用工短缺,勞務費快速攀升的矛盾。生產成本上漲,利潤空間被擠壓,臍橙產業的可持續發展必將受到嚴峻考驗。據調查,2003年,當地15元錢就能請到一個幫工;2006年,則要30元;2011年,請幫工的價錢漲到80元;2012年,則變成了200元。在臍橙的種植過程中,要降低勞動力成本,必須實行輕簡化栽培措施。如實行肥水一體化、機械化;實行生草栽培、機械化除草,適當使用除草劑等;實行疏行栽培,調解樹體矛盾,減少剪枝。而對于臍橙采摘帶來的勞動力消耗,可以與有關高校或科研院所合作引進、研發采摘機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