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會玲,姚麗蓉,鐘菁蕓 (吉林醫藥學院附屬醫院,吉林吉林 132013)
·臨床與轉化醫學·
瘢痕子宮再次妊娠分娩方式選擇的研究
劉會玲,姚麗蓉,鐘菁蕓 (吉林醫藥學院附屬醫院,吉林吉林 132013)
目的:探討瘢痕子宮二次妊娠的分娩方式選擇.方法:對200例瘢痕子宮再次妊娠孕婦的相關臨床資料進行回顧性分析.結果:瘢痕子宮陰道試產成功 40例,擇期剖宮產160例.結論:瘢痕子宮陰道分娩是具有一定可行性的方式,B超檢查對于瘢痕子宮二次妊娠分娩的方式選擇具有十分重要的意義,如瘢痕子宮妊娠具備擇期剖宮產的指標,宜38周后及早終止妊娠,避免急診剖宮產.
瘢痕子宮;妊娠;分娩;陰道試產
瘢痕子宮是指因剖宮產手術、子宮肌瘤剔除術或子宮穿孔修補術等導致瘢痕存留的子宮.剖宮產術是解決難產和其他產科領域并發癥的常見手術,對挽救母嬰生命有著重要意義.近幾年,由于社會因素的介入日益增多導致剖宮產的概率明顯增高,因此瘢痕子宮再次妊娠分娩的數量不斷增加[1-2],對于選擇瘢痕子宮再次足月妊娠的分娩方式,目前成為困擾很多婦產科醫師的一個難題.本文對200例瘢痕子宮二次足月妊娠孕產婦的相關臨床資料進行回顧性分析,從而探討了對瘢痕子宮再次足月妊娠最佳的分娩方式選擇.
1.1 一般資料 選擇 2009-09/2013-05入住本院的200例瘢痕子宮再次妊娠的孕婦,年齡 25~41歲;孕周36周(3 d~41周),距上次剖宮產的時間為18個月 ~15年,對于既往子宮手術的原因有:剖宮產的社會因素40例、相對頭盆不稱 33例、胎兒宮內窘迫 32例、產程停滯 25例、重度子癇前期 20例、15例妊娠合并內外科疾病、臀位15例、前置胎盤10例、子宮肌瘤5例、骨盆出口狹窄5例.
1.2 方法 充分清楚本次妊娠的產前檢查相關資料,采用彩超對子宮切口瘢痕的情況和胎兒胎盤的成熟程度等進行檢查,從而制定相應的分娩方式,并根據孕周以及宮頸 Bishop的評分來決定分娩的時間.
分娩方式選擇:①陰道分娩方式:宮頸Bishop的評分≤7分者則先進行誘發宮縮,促使宮口成熟;大于7分者則給予人工破膜使之誘發宮縮,與此同時嚴密觀察宮縮情況、產程及胎心,并監測生命體征,觀察子宮下段有無壓痛感、子宮形狀,如若發現胎兒宮內窘迫、先兆子宮破裂或產程停滯,則應立即停止陰道試產,并以剖宮產終止妊娠.在宮口開全后,要盡可能縮短第二產程,且適當助產,防止第二產程中子宮強烈收縮而引起的子宮瘢痕處破裂.②剖宮產方式:進行常規子宮下段剖宮產手術.
選擇瘢痕子宮陰道分娩的病例 40例,彩超檢查子宮下段切口均為I級瘢痕,產后出血量180~650(平均350)mL,發生新生兒輕度窒息1例.
選取160例瘢痕子宮擇期剖宮產的病例,彩超檢查子宮下段切口均為II級瘢痕或 III級瘢痕,術中出血量380~1200(平均 550)mL,1例發生新生兒輕度窒息.
瘢痕子宮二次妊娠分娩究竟是選擇陰道分娩還是剖宮產分娩?現如今,大多數產婦選取擇期剖宮產的方式進行分娩,這與目前的醫療壞境、患者對醫療意外承受能力有限且缺乏理解、醫患關系緊張等諸多因素息息相關[3].據文獻[4]報道,對有過剖宮產史的孕產婦,如果上次剖宮產指標不存在,而且子宮下段為橫切口者,那此次陰道試產的成功率則與正常孕產婦相似.因此對于瘢痕子宮二次妊娠的孕婦,但凡符合陰道試產的條件應不放棄試產的機會,從而可以降低手術幾率及減少并發癥的發生率.
檢查彩超對瘢痕子宮二次妊娠選擇分娩方式有著十分重要的意義.子宮下段瘢痕彩超判斷標準[5]為:I級瘢痕的子宮前壁下段的厚度≥3 mm,子宮的下段各層有連續均勻的回聲;II級瘢痕的子宮前壁下段的厚度小于3 mm,其不具有連續性的回聲層次,局部出現肌層缺損,對其加壓時羊膜囊并無隆起現象;III級瘢痕的子宮前壁下段厚度小于 3 mm,局部的羊膜囊趨向子宮下段的前壁隆起.所以,I級瘢痕子宮的瘢痕愈合程度良好,II級瘢痕和 III級瘢痕被看作子宮瘢痕缺陷癥狀.彩超檢查中顯示子宮下段切口若均為 I級瘢痕者則可選取陰道分娩方式,彩超檢查顯示子宮下段切口為II級瘢痕或者 III級瘢痕者則均采取剖宮產的方式.
總而言之,選擇瘢痕子宮妊娠二次的分娩方式,要從各個方面進行綜合考慮,并認真評價.雖然陰道分娩方式具有一定的風險,但并不是所有瘢痕子宮妊娠都可以作為剖宮產術的絕對指標,清楚了解瘢痕子宮陰道分娩相關的適應癥和禁忌癥,對孕產婦做好心理指導,消除患者對陰道分娩方式的恐懼心理,并給予陰道試產的機會,要經臨床醫生和孕婦以及家屬相互交流溝通且取得孕婦的同意,并由經驗豐富的醫師和助產師負責觀察產程情況,若發現異常情況,則及時進行相應的處理,不僅避免了手術帶給患者的痛苦與創傷,而且降低了剖宮產率.
[1]徐 俊,張菊新,李金鳳,等.子宮切口瘢痕妊娠7例臨床分析[J].中華實用診斷與治療雜志,2010,24(3):296-297.
[2]李 睿,張菊新,羅穗豫,等.剖宮產術后子宮瘢痕妊娠29例臨床分析[J].中華實用診斷與治療雜志,2010,24(11):1119-1120.
[3]黃 磊.剖宮產術后再次妊娠208例分娩方式臨床分析[J].醫學臨床研究,2008,25(3):551-552.
[4]Rosen MG,Dickinson JC,Westhoff CL.Vaginal birth after cesarean:A meta-analysis of morbidity and mortality[J].Obster Gynecol,1991,77(3):465-470.
[5]王海波,周艾琳.應用B超篩查妊娠晚期子宮瘢痕缺陷初探[J].中華圍產醫學雜志,2003,6(5):263-265.
2095-6894(2014)05-055-02
R719.8;R714.4
A
2014-08-27;接受日期:2014-09-04
劉會玲.本科,副主任醫師.Tel:0432-64560525 E-mail:thywb2003@126.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