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3年胡潤百富榜上,包括357位大中華地區富豪,上榜富豪平均年齡63歲,其中153位女性,是男性富豪的1/10。1/4的富豪財富來源為繼承,富豪財富普遍繼承到第二代,繼承超過三代的有22位。
受傳統文化影響,誰都不想讓家族的大權和財富落入旁門,因此,血脈相連的接班人是企業家們的最佳選擇。但事與愿違的是,鮮有企業的第二代接班人能夠煥發出比父輩們更耀眼的光彩;另外,富二代大都受過高等教育,很多還有海外留學的經歷,他們對于個人的職業規劃有自己的見地,他們只愿接過前輩手中的錢,不愿意接過父輩手中的槍,如何讓第二代順利接班就成了令很多第一代企業家撓頭的事情。
在中國,企業家選擇接班人的方式都比較傳統:傳給兒子。創業難,接班難,對于家有千金的企業家來說,讓女兒繼承家族事業,更是難上加難。
在康奈集團總經理鄭秀康看來,盡管女兒更早進入公司,并做出了不斐的成績,但他依然把企業交給了小兒子。“女孩比男孩發育早幾年,到了50歲,女兒就要走下坡路,她弟弟那時候精力還正旺盛”。在中國民營企業中,鄭秀康代表財富一代的主流意志。
但隨著時代的變化,人的思維也發生了變化,現代研究也表明,女性接班人更能在守成上發揮更大的能力。一批批“商界花木蘭”因此涌現,如娃哈哈的宗馥莉、新希望集團的劉暢、絲寶集團的梁爽……同時,作為女性,她們也面臨著更為復雜的環境和挑戰。
2013年8月26日,宗馥莉在接受媒體采訪時抱怨“跟政府打交道”花費了太多精力與時間,直言“我覺得政府需要面對我們這一代,我們這一代永遠不可能像我老爸那一代一樣”。機智的記者立馬追問道:“難道要把企業整個搬到國外去嗎?”宗馥莉反問:“真是有可能,你知道李嘉誠都已經搬出去了,為什么我以后不可能搬出去呢?”一語既出,輿論嘩然。
雖然宗馥莉一時的心直口快多多少少與記者的語言陷阱有關,但也暴露了她的稚嫩。相比宗慶后所感悟到的“中國的經濟是政治經濟學,懂政治才能知道整個社會發展方向”的經營真諦,宗馥莉成為其父那樣的企業家領袖還需更多更久的歷練。
新希望集團董事長劉永好花了十幾年時間培養自己的女兒劉暢。劉暢2001年就從海外留學歸來,但按照劉永好的安排,并沒有急于讓劉暢出現在公眾眼前,也沒有讓其進入新希望的管理層,而是被安排在北京接觸政商關系,再到新希望下屬公司南方希望、新希望乳業等學習,而后在新希望涉足的投資領域學習,全面經歷新希望多元化的歷練。
劉永好交棒劉暢,還是體現了中國特色的交接班模式,即“不完全交班”,扶上馬,送一程。因為劉永好雖然辭去了新希望股份公司的董事長,但仍然擔任母公司新希望集團的董事長。同時還外聘了一位聯席董事長輔佐劉暢。
與劉永好對女兒劉暢的“十年雪藏”不同,匯源果汁的接班是因為兒子不愿接班,只好由女兒頂上;碧桂園的交接班則更有內部競爭的味道。
接班前,家族企業的女兒們似乎都遵循一種模式:出國留學,攻讀管理、金融或者與家族企業主營項目相關的學科,回國后被安排入讀商學院,廣結人脈,接通地氣。但真正的挑戰在接班后,積極上位也好,無奈頂替也罷,掌舵大船,平穩航行,女當家人將面臨更大的考驗。
(作者系華盛智業·李光斗品牌營銷機構創始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