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效雷 李 紅
(1.山東省濰坊市坊子區坊城街道衛生院外科;261200;2.山東省濰坊市坊子區荊山洼衛生院)
淺談小兒狹窄性腱鞘炎
王效雷1李 紅2
(1.山東省濰坊市坊子區坊城街道衛生院外科;261200;2.山東省濰坊市坊子區荊山洼衛生院)
本文介紹小兒狹窄性腱鞘炎的發病機制、臨床表現、診斷及治療。
狹窄性腱鞘炎;小兒;淺談
狹窄性腱鞘炎是一種成年人特別是手工勞動者的常見病、多發病,主要是由于慢性勞損所致。嬰幼兒不可能像成年人那樣進行繁重的手工勞動,但在臨床中,發現有些嬰幼兒也患有狹窄性腱鞘炎。現就小兒狹窄性腱鞘炎的發病機制、臨床表現、診斷依據及治療措施作一簡單介紹。
嬰幼兒屈肌腱狹窄性腱鞘炎,以拇指多見,又稱拇指狹窄性腱鞘炎或扳機指,此外,無名指、食指及小指也偶有發病,屬于先天性疾病。很多學者認為,小兒狹窄性腱鞘炎與成年人腱鞘炎發病機制相同,是由于“某個部位的水腫”而導致肌腱在腱鞘內卡壓。其實不然,目前對于小兒腱鞘炎的病因還沒有確切的報道,但是拇指掌指關節處籽骨發育異常,兩枚籽骨相距過近從而導致腱鞘過窄,是其主要發病原因之一。此外,也有學者認為,胎兒在母體內時,拇指持續處于過度屈指位,使得掌指關節掌側纖維鞘管入口處形成狹窄壓迫,近端屈肌腱腫大,肌腱難以通過鞘管,但沒有確切的臨床證據。
患有狹窄性腱鞘炎的小兒一般出生時并不出現癥狀,多于6個月~2歲左右才表現出患病手指屈曲不能伸直。好發于大拇指及第二、三指的掌指關節處,可觸及圓形隆起硬結,有輕壓痛,伸屈時有彈跳感,而指間關節呈固定屈曲狀態,移動伸展時有彈響感,患兒常哭鬧。
①多見拇指發病,食指、中指也可發病,表現為指間關節屈曲,不能伸直。患指被動伸直時,小兒因感疼痛而哭鬧。②掌指關節處可觸及增粗的肌腱,如小腫物狀,隨手指屈伸活動,有時有壓痛。③輔助檢查,如X線未見異常。
對于嬰幼兒先天性屈指肌腱狹窄性腱鞘炎,有少部分患兒可在6個月內自愈,所以,在剛發現時可采取保守治療,局部按摩,幫助患兒活動手指。但是,根據筆者多年臨床經驗,大多數狹窄性腱鞘炎患兒經保守治療后痊愈的希望較小。小兒狹窄性腱鞘炎不主張封閉治療,因此,筆者認為,手術是最好也是最有效的治療措施,通過手術切開狹窄的腱鞘,松解被卡壓的肌腱。
現將手術方式及過程介紹如下。①手術宜行掌指關節掌側橫紋處橫切口,將狹窄的腱鞘縱形切開,使膨大的肌腱可以通過,術中一定要將狹窄松解徹底,避免損傷血管神經。切口與指紋重合,愈合后不會留有明顯疤痕。②手術最好采用全麻,因為局麻可使患兒產生疼痛和恐懼感,術中患兒不配合,不利于手術操作。全麻使患兒處于安靜狀態,手術安全、可靠。目前,還沒有報道稱全麻會對患兒的發育及智力有負面影響,而且目前國外學者也越來越推薦全麻,認為全麻是最有效也是最安全的麻醉方法,手術后,患兒能夠即刻蘇醒。③術后第2天即開始幫助患兒鍛煉手指,避免粘連復發,促進患兒早日康復,術后2周拆線。④主張早期行手術治療,時間越久,越有導致患兒手指在不良位置發育畸形的可能。筆者認為,手術是必須的,應早期發現、早期治療,患兒痛苦小,且療效確切。
綜上所述,小兒狹窄性腱鞘炎是一種先天性疾病,其發病機制、治療原則與成人有所不同,原則上,小兒狹窄性腱鞘炎一經確診應早期行手術治療。以上觀點僅為筆者拙見,如有不足之處,請同道斧正。
1672-7185(2014)05-0031-01
10.3969/j.issn.1672-7185.2014.05.016
2013-12-09)
R726
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