盛春曉 閆桂華
(山東省威海市石島管理區斥山衛生院,264308)
綜合性療法治療周圍性面神經炎的臨床研究
盛春曉 閆桂華
(山東省威海市石島管理區斥山衛生院,264308)
目的 探討綜合性療法治療周圍性面神經炎的臨床效果。方法 收集周圍性面神經炎患者20例,給予三棱針放血、針灸、中西藥結合及康復訓練的綜合性治療。結果 治愈15例、好轉5例,有效率為100%。結論 中西醫結合治療周圍性面神經炎療效確切,值得在基層醫院推廣應用。
面神經炎;周圍性;綜合治療
周圍性面神經炎,中醫稱面癱,俗稱口眼歪斜,為顱神經病變中最常見的疾患,任何年齡均可發病,分為中樞性面癱和周圍性面癱兩種。周圍性面癱多因急性非化膿性莖乳突孔內的面神經發炎,以及面部受風吹或著涼引起,亦可能與面部的病毒感染有關[1]。目前,關于面神經炎發病原因并未完全明確,尚無特異性治療手段,單純應用西醫治療手段療效難以令人滿意。2011—2013年,本院采用中西結合療法治療周圍性面神經炎20例,療效滿意。現報告如下。
1.1 一般資料 收集2011—2013年我院收治的周圍性面神經炎患者20例。其中,男12例、女8例;年齡35~66歲,平均(51.4±13.2)歲;病程3個月~1年。全部病例診斷均符合《貝爾面癱治療指南》診斷標準:無明顯誘因出現一側口眼歪斜,額皺紋消失,眼裂增大,蹙眉、閉目困難,鼻唇溝變淺,鼓腮時口角漏氣,進食時食物殘渣易滯留于病側齒頰之間[2]。入選病例均排除中耳炎、腮腺炎、顱底腦膜炎、鼻咽部腫瘤等其他可引起周圍性面神經炎的病變。
1.2 治療方法
1.2.1 三棱針放血療法 急性期在患者口腔內黏膜取三點,使用三棱針點刺出血,點刺點外緣相對應地倉穴,再向內平行每隔1 cm再取兩點,出血后用拇指與食、中指按摩擠壓,體壯者多出血,體弱者少出血,直至血色鮮紅為止。注意:操作時應嚴格消毒,有出血傾向者及孕婦禁用本法。
1.2.2 針灸療法 急性期針刺患側風池、列缺、翳風、外關,輕刺陽白、迎香、顴髂。1周后針刺患側陽白透頭臨泣、攢竹透魚腰、地倉透頰車、迎香、顴髂、夾承漿、牽正、外關、雙側合谷、足三里等,中等刺激。并用TDP神燈照射患側面頰部,熱度以患者能耐受為度,照射30 min。
1.2.3 西藥治療 急性期給予地塞米松5 mg靜脈滴注3~5 d;維生素C注射液2.5 g,維生素B6注射液0.2 g,胞磷膽堿注射液0.5 g,血栓通針劑0.45 g,丹參注射液20 mL,阿昔洛韋注射液0.5 g,靜脈滴注7~15 d;甲鈷胺注射液0.5 g肌內注射,1次/2 d,注射15 d。1.2.4 中藥治療 以牽正散為主方對癥加減,方藥組成:白附子、川芎、羌活、當歸、白芍各10 g,防風、地龍各15 g,甘草、全蝎各6 g,僵蠶12 g,蜈蚣3條,水煎服。
1.3 康復訓練 在該病病程的前7~10 d病情可能出現進行性加重,要讓患者有正確的認識,并樹立戰勝疾病的信心,鼓勵患者對著鏡子練習皺眉、舉額、用力閉眼、露齒、鼓腮、吹口哨等動作,多做按摩、熱敷,出門戴口罩、帽子,注意防風、避涼。
1.4 療效判定標準 ①痊愈:患者雙側額皺紋、鼻唇溝恢復對稱,蹙眉與閉眼正常,鼓腮時口角不漏氣,進食時齒頰間不滯留食物殘渣,說話和歡笑時無口角歪斜,面部表情正常。②好轉:患者雙側額皺紋與鼻唇溝基本對稱,眼閉合欠實,鼓腮時口角不漏氣,進食時齒頰間不滯留食物殘渣,歡笑時可見口角略不對稱。③無效:經2個療程治療未達到上述標準[3]。
治愈15例、好轉5例,有效率為100%。
周圍性面神經炎臨床癥狀多,而癥狀是在一段時間內逐一顯現,開始時可僅有一側面部不舒適感,隨后逐漸表現為患側鼻唇溝變淺,眼瞼不能完全閉合,口角下垂,口涎外流,不能做吹口哨、鼓腮等動作,進食時齒頰之間多有食物滯留。癥狀出現后再讓其消失往往較為困難[4]。
中醫認為,周圍性面神經炎為風寒侵襲面部陽明,少陽脈絡,以致經氣阻滯、經筋失養,肌肉縱緩不收所致。西醫認為,病毒感染是周圍性面神經炎最常見的原因,感染后導致組織水腫,對面神經造成壓迫;也可因為局部血管痙攣而導致神經組織缺乏相應的氧供和血供[5]。因此,常應用激素類藥物及抗病毒藥物進行消炎鎮痛、消水腫、解除局部神經受壓及病毒感染,并配合營養神經藥治療,從而解除患者痛苦而達痊愈。
本研究中,筆者采用三棱針放血、針灸及中西藥結合、康復訓練在內的綜合性療法治療周圍性面神經炎,有效率100%。因此,筆者認為,對于周圍性面神經炎,應采用中西醫結合等綜合性治療手段,以提高療效。
[1] 邱其光,林信章.中西醫結合治療特發性面神經麻痹30例臨床體會[J].新醫學,2006,37(12):829.
[2] 全世明,高志強.貝爾面癱治療指南[J].國際耳鼻咽喉頭頸外科雜志,2006,30(4):274.
[3] 閆欽生.中西醫結合治療特發性面神經炎30例臨床體會[J].醫學信息:手術學分冊,2007,20(4):368-369.
[4] 薛廣生,黃買林,張令君.中西醫結合治療特發性面神經麻痹98例[J].國醫論壇,2003,18(1):39-40.
[5] 曾紅蓮,張志民.面肌操輔助治療周圍性面神經炎的臨床療效觀察[J].河北醫學,2012,18(12):1717-1719.
1672-7185(2014)05-0054-02
10.3969/j.issn.1672-7185.2014.05.029
2013-12-06)
R745.12
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