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振宇
股骨粗隆間骨折是髖部骨折的常見病及多發病,多發于老年人,非手術治療病程長,合并癥多,目前多主張手術治療,避免各種并發癥的發生[1]。手術方法按固定方式可分為髓內固定及髓外固定;根據手術切口的開放程度可分為微創手術及開放手術。吉林省松原市中醫院自2009年11月~2013年5月共收治42例股骨粗隆間骨折患者行閉合復位PFNA內固定術,取得了良好的臨床治療效果,現總結如下。
1.1一般資料 42例患者均是本院骨傷科于2009年11月~2013年5月間收治的患者,其中男性29例,女性13例,年齡在58~76歲之間,左側受傷者24例,右側受傷者18例;損傷原因均為自行跌倒的閉合性損傷,受傷時間自2~4 h不等,所有患者完善檢查并確認無手術禁忌證后擇期手術。
1.2骨折分型 按照Evans分型[2]: ⅠA型3例,ⅠB型18例,Ⅱ型9例,Ⅲ型9例,逆粗隆間骨折3例。
1.3手術方法 全部患者均實施硬膜外麻醉,取仰臥位于手術牽引床,閉合牽引復位,C型臂X光機透視確認骨折復位滿意,于大粗隆尖端上方做長約3~4 cm斜形切口,沿切口切開深筋膜,鈍性分離臀中肌,顯露大轉子尖端,用開路錐沿大轉子尖端前中1/3交界處鉆入,C型臂X光機透視確認進針點準確無誤,將導絲沿進針點置入髓腔,用擴孔器沿導絲擴大大轉子尖端髓內釘入口,根據髓腔大小選擇長短及粗細合適的髓內釘,沿導絲將髓內釘置入髓腔,C型臂X光機透視確認髓內釘在髓內且深淺適宜,拔出導絲,安裝近端導向套筒,沿套筒向股骨頸內置入導針,C臂監視導針置入位置及深淺適宜,用測深尺測量股骨頭頸內導針長度,根據此尺寸選擇螺旋刀片并沿導針打人股骨頭頸內,逆時針旋轉螺絲刀完成螺旋刀片加壓,安裝遠端導向套筒并放置遠端鎖定螺釘,正側位透視螺旋刀片及遠端鎖定螺釘位置良好,縫合手術切口,完成手術。
2.1患者臨床治療效果 骨折愈合情況:所有患者均至少隨訪一年,42例患者均成功復位,平均愈合時間3個月。按照Harris評分標準評價髖關節功能,記錄患者對手術效果的滿意度。其中滿意23例,比較滿意14例,一般4例,不滿意1例,優良率達88%。
2.2并發癥情況 1例患者術后出現切口脂肪液化,經換藥及積極抗感染治療后痊愈;4例患者出現大腿中上段疼痛,經局部理療及服用舒筋活血類中成藥后緩解。
當前治療股骨粗隆間骨折的方法很多,固定方法的選擇應根據骨折的分型來確定,一般來說穩定型骨折選擇髓內固定和髓外固定均可,但不穩定型骨折應選擇髓內固定系統[3],本組患者年齡較高,均采用閉合復位PFNA內固定術,此術式具有以下幾點優勢:首先穩定性高,PFNA屬髓內固定,從力學的角度上講屬于均分負荷固定材料,固定穩定,不易彎曲折斷,螺旋刀片減少了骨丟失,同時可給予骨折端加壓,不易出現主釘脫落,適合各種類型的粗隆間骨折。其次,此術式屬MIPO技術,手術切口小,損傷小,失血少,對患者的打擊小,從而大大提高了手術的安全性。第三,PFNA的原料是鈦質,有良好的組織兼容性,在體內不易發生電解反應,且不影響患者做CT及MRI等檢查。因此,作者認為采用閉合復位PFNA內固定治療股骨粗隆間骨折具有良好的穩定性,骨折復位良好,髖關節功能恢復良好,是一種較好的選擇。
[1] 王福權,張華儔,駱燕禧.80歲以上老年人髖部骨折的手術治療:附81例報道.中華外科雜志,1994,32(4):204-206.
[2] Jensen JS, Michaelsen M.Trochanteric femoral treated with Mclauhlin Osteosynthesis.Acta Orthop Scand, 1975(46):795-803.
[3] 姜磊,禹寶慶,傅青格.閉合復位PFNA治療高齡股骨轉子間骨折的體會.中國骨與關節損傷雜志,2006(21):59-6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