彭朝陽
在臨床上,直腸癌是經常遇見的一種消化道惡性腫瘤。對于直腸癌的治療,往往會采取傳統的開腹手術治療[1]。但是隨著醫學技術不斷進步,采取腹腔鏡手術治療直腸癌的的病例也越來越多,該手術治療直腸癌,能有與開腹手術相同的治療效果,同時其創傷性更小、安全性更強。本文針對腹腔鏡手術與開腹手術治療直腸癌的臨床效果,進行簡要分析,取得優質的效果,現報告如下。
1.1一般資料 隨機選取本院收治80例直腸癌患者,將其分成兩組,即A組(腹腔鏡手術治療)與B組(開腹手術治療),每組40例。在A組中,有22例男,18例女,年齡在40~70歲之間,分別有5、15、20例是Dukes A、B 、C分期;有3例是高分化腺癌,30例中分化腺癌,7例低分化腺癌;有(4.3±3.2)cm的肛門離腫瘤距離。在B組中,有27例男,13例女,年齡在42~71歲間,分別有2、28、10例是Dukes A、B 、C 分期,有3例高分化腺癌,28例中分化腺癌,9例低分化腺癌,有(4.0±3.1)cm的肛門離腫瘤距離。兩組患者在性別、年齡等方面比較,差異無統計學意義,具有可比性。
1.2方法 給予所有患者進行截石位,并放置導尿管,氣管插管以及全身麻醉。A組:給予患者采取腹腔鏡手術治療,具體操作:臍孔穿刺,人工建立氣腹,以2 kPa作為腹壓,并將腹腔鏡置入;通過超聲刀將結腸系膜進行解剖,將背腰交感神經末端給予確認,在輸尿管保護妥善的情況下,于根部將血管切斷,把游離乙狀結腸系膜至腹膜進行反折,并呈現水平狀態,游離直腸前壁及直腸周圍間隙。在左前上棘和臍連線中外1/3點處位置,作為腹壁切口,其切口達4 cm的直徑,將腸段取出至腫瘤上緣10~15 cm處,并把乙狀結腸切斷,所有的切除物與直腸標本均通過陰部手術給予取出。B組:給予患者采用開腹手術治療,利用切割閉合器在腫瘤遠端處進行切閉,遠端與近端腸管的吻合,利用管狀吻合器進行吻合。

通過觀察與對比兩組患者進行手術治療后的臨床效果,可知: A組患者住院時間、出血量、使用止痛劑時間以及并發癥相對于B組,具有顯著的優勢,P<0.05,差異具有統計學意義。
對于直腸癌患者,采用開腹手術治療,雖然能夠將該疾病的腫瘤進行完全切除,但是其具有相對較長的手術切口,同時手術中的出血量較多,患者在腸道功能恢復方面比較緩慢以及具有比較高的并發癥發生率[2]。經過Patrck Leahy第一次將腹腔超低位Dxion術后進行成功完成后,對于采用腹腔鏡手術治療直腸癌的報道也逐漸增多。腹腔鏡手術治療直腸癌具備以下幾個特征:首先是將患者機體免疫功能因手術受到影響的概率進行降低,創傷性小,具有相對比較強的安全性,能夠促進患者快速恢復健康;其次是防止了手術操作對于患者的腸系膜與神經的損害;最后就是降低了患者術后發生并發癥的概率,即腹腔內炎性反應以及術后切口感染等。總之,通過本次研究結果得知,對于直腸癌患者,采用腹腔鏡手術治療與開腹手術治療,其治療的臨床效果相同,不僅如此,腹腔鏡手術在出血量、住院時間并發癥發生以及手術創傷等,均比開腹手術治療具有優勢,在臨床上值得廣泛應用[3]。
[1] 溫學文,張彤,羅勁根.腹腔鏡下直腸癌根治術與開腹手術的療效比較.廣東醫學,2011,8(10):78-80.
[2] 王斌.開腹手術與腹腔鏡治療直腸癌臨床比較分析.中國醫藥指南,2010,6(32):34-40.
[3] 劉永光,郭澎,孫軍席,等.腹腔鏡結直腸癌根治術與同期開腹手術的回顧性研究.中國腫瘤臨床與康復,2010,4(05):23-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