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 月
(廣州中醫藥大學2011級碩士研究生,廣東 廣州 510405)
山藥枸杞豬腰湯出自《圓運動的古中醫學》一書中“麥門冬湯證治推論的意義”的一則醫案,“曾治一老人,口舌咽俱干,脈弱不振。余用山藥枸杞豬腰湯見效。滋養脾胃之津液,溫升脾腎之陽氣也”[1]。在臨床上遇到患者有類似證,現選經典案例,介紹如下。
案例:肝腎陰虛,津不上承之口舌干澀證。
患者,女,65歲。2009年10月12日初診。
主訴:口舌干澀2周,加重1周。患者自覺舌頭干澀,近1周每因舌質干澀、僵硬難忍,于凌晨3~5點驚醒,喝水不能緩解,含服冰糖后稍有緩解。白天癥狀較輕,患者平素喜辛辣,食用辛辣刺激之食物后舌干、麻木加重。
診見:精神委靡,納差,飲水不多,大便難,小便黃,舌質紅,無苔,有裂紋,脈細數。
診為:病屬燥證;證屬肝腎陰虛,津不上承。
治則:滋養脾胃,補腎益陰。
處方:山藥枸杞豬腰湯:新鮮懷山藥30g,枸杞子20g,新鮮豬腰一對(鹽水泡10min),麥冬10g。7劑,水煎服,喝湯吃肉頻飲。囑患者禁食辛辣刺激之物。再診:口舌干澀癥狀減輕,納可,夜間癥狀有所減輕,二便調,舌紅、少津,脈細。治守原法。處方:同上,原方去麥冬,繼續服14劑,痊愈。
按:本案病人年近古稀,年事已高,肝腎虧虛,陰精漸衰,從其舌紅無苔有裂紋,有津虧、陰虛之候;再者,患者的病位在舌,足厥陰肝經絡舌本;足少陰腎經循喉嚨,夾舌本。患者平素喜辛辣,易耗傷胃陰;況其年老,陰液已漸衰少。結合其舌脈,辨其病屬燥證,肝腎陰虧,津不上承。此案恰符山藥枸杞豬腰湯方義,有滋養脾胃、補腎益陰之功。豬腰一則為血肉有情之品,二則取其“以形補形”之義,用豬腰以補腎水,益脾胃,有奇效;輔以枸杞子滋陰津,補肝腎;山藥健脾,益胃;加麥冬寒潤以治標,潤其口舌之燥。二診時患者癥狀減輕,方中去麥冬,因“麥冬寒潤,極敗脾陽”,口舌干澀之標已緩,緩則治其本,守原方山藥枸杞豬腰湯調理。
《彭子遺書》曾云:“宜多食豬腰湯以補命門相火自效”,“但多食亦能動熱,如其動熱,須以養陰之品配之”[1]。山藥枸杞豬腰湯可謂藥食同源之方,補腎以益陰,養脾胃以濟生化之源,對于陰虛津虧者尤宜。口舌干澀只此一癥候,卻能反映患者機體津液已虧,須急補其陰液,應以“上工不治已病治未病”之精神指導診治過程,否則晚矣。且滋陰又不能滋膩,不能礙脾,選用山藥枸杞豬腰湯,以血肉有情之品,以形補形,既補腎益陰,又健脾益胃。山藥枸杞豬腰湯作為藥膳食療之品,尤其對于陰虛體質者及老年人有積極的調養作用,有延緩衰老之效。
[1]彭子益.圓運動的古中醫學[M].北京:中國中醫藥出版社,2007:138-14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