于 萍 李建國 張萬蕾 高松源 趙藝超
(北京大學人民醫院超聲診斷科,北京 100044)
假性血栓性靜脈炎(PTP)是指具有血栓性靜脈炎的癥狀,經關節造影證實并發現有分離、破裂或完整的滑液囊腫〔1〕。在臨床診斷中如何鑒別PTP與真性血栓性靜脈炎有重要意義。近年來,逐漸認識到腘窩囊腫患者所表現的臨床癥狀與血栓性靜脈炎非常相似。腘窩囊腫是腓腸肌內側頭的滑膜囊腫〔2〕,是骨科的常見病。在軟組織病變的診斷中,超聲檢查是主要的診斷方法之一。隨著醫學科技的不斷進步,超聲的診斷準確性也越來越高〔3〕。本次研究通過對老年人腘窩囊腫患者的二維及彩色多普勒超聲回顧性分析,旨在探討多普勒超聲在老年人PTP中的診斷價值。
1.1研究對象 選取我院2009年1月至2013年6月收治的腘窩囊腫老年患者26例,其中男12例,女14例;年齡61~86〔平均(67.2±3.7)〕歲;左側10例,右側11例,雙側5例。所有患者的臨床表現均為腘窩部位的包塊逐漸增大,一部分病人存在膝關節后腫脹異物感,膝關節障礙及下肢水腫,存在下肢血栓性靜脈炎癥狀。對患者的體格檢查發現在腘窩處存在囊性腫塊,表面較光滑,邊界清晰,不存在壓痛。
1.2儀器與方法 使用儀器為GE LogiqE9型及西門子Acuson Sequoia 512型彩色超聲診斷儀,探頭頻率7.5~13 MHz?;颊呦轮熘?,取俯臥位,使膝關節的腘窩處充分暴露,利用高頻探頭對患者的檢查部位采用直接掃查法,開展縱、橫、斜的多切面連續掃查,二維觀察膝關節腘窩部有無腫塊、腫塊位置、腫塊大小以及腫塊形態、內部及周邊回聲,調節增益以助于鑒別病灶近遠場的性質〔4〕。并利用彩色多普勒對血流情況和血管病變開展觀察,并與對側腘窩開展比較。
26例患者經超聲檢查均存在不同大小的囊腫,與手術和病理的證實情況相同,超聲診斷的符合率為100%。囊腫最大的為6.4 cm×3.3 cm,最小的為2.2 cm×1.3 cm。其中,左側10例(38.5%),右側11例(42.3%),雙側5例(19.2%)。檢測的多普勒超聲像圖具體表現為囊腫位于膝關節側后方,囊壁較薄,囊腫邊緣顯示清楚并且光滑,縱切顯示為橢圓形,橫切顯示為豆彎形,形態規則,囊腫的囊性液透聲較好,囊液清晰,無回聲并無搏動感。囊腫較大患者,可見延伸到腓腸肌下方處。存在合并的出血或感染情況者,囊腫內可見細密散點狀回聲。周圍的血管未見與囊腫處的血管通連,彩色多普勒超聲結果顯示,囊腫內部和周圍處無血流信號。
依據超聲像圖顯示,判斷I型單純腘窩囊腫患者10例,表現為囊腫獨立存在,與關節腔未相同,囊腫形態成圓形或橢圓形的規則狀。其中,2例囊內透聲略見渾濁或出現分隔光帶。Ⅱ型繼發性腘窩囊腫16例,像圖表現在關節腔與囊腫間存在管道結構的連通,囊腫縱切為橢圓形,橫切為彎豆形。其中,12例囊內透聲出現渾濁,囊壁薄厚不一,多為合并出血或感染。
在血栓性靜脈炎患者的診斷中,彩色多普勒超聲是一種方便、快捷、無創的檢測方法。像圖表現的靜脈炎情況一般有以下特征〔5,6〕:①二維檢測像圖表現患者的病灶處靜脈內膜明顯毛糙、增厚,其血管管壁的層次不清晰,管腔內出現狹窄情況;②在病灶處與健康處的分界位置顯示較清楚,血流速度明顯減慢,彩色多普勒顯示管腔內的血流信號轉為淡紅色,在狹窄處表現充盈缺損。血栓像圖的一般特征為:①急性血栓性靜脈炎患者中,1 w內血栓患者無回聲,1 w后的出現低回聲,邊界顯示光滑,血管腔存在擴張,病灶處的靜脈腔未出現壓癟狀,2 w后彩色多普勒顯示血流沿血管壁續通,呈現“輪廓征”或“雙軌征”,測得血流信號為低速,阻塞完全時未有血流信號。②亞急性血栓性靜脈炎患者中,血栓出現多周后的患者二維多普勒超聲呈現血栓回聲逐漸增強,血管壁可見局限性增厚,回聲程度表現不等,彩色多普勒超聲呈現血栓的再通處出現細小的分支血流。③慢性血栓性靜脈炎患者是指血栓存在數月甚至多年,二維多普勒超聲表現在血管管腔內部存在較強的回聲,管腔逐漸變細,靜脈壁增厚,彩色多普勒超聲顯示不同再通程度的管腔內信號頻率不同。
腘窩囊腫是骨科臨床常見的一種滑液囊腫,其囊腫在腘窩處,一般表現為囊性腫塊,其臨床表現與血栓性靜脈炎十分相似,是一種常見的假性血栓性靜脈炎〔7,8〕。腘窩囊腫患者多數合并半月板損傷、類風濕關節炎或骨關節炎等其他關節疾病,大多由于連續的輕微關節外傷共同作用所引發。囊腫處的囊壁表現完整、規則且清晰,內部充滿滑液。病人明顯感覺到腘窩處腫脹并存異物感前來就診,膝關節的活動受限或不受限,大多數為單側囊腫。在體格檢查時腘窩部位的腫塊清晰完整,不存在搏動或雜音,且壓痛不明顯。對該病以往的診斷通常利用關節造影或者放射性的核素掃描,雖然檢測的結果比較有效,但會對患者身心造成較大的痛苦,所以存在很大的弊端。McDonald在1972年首次開展研究利用超聲檢測對腘窩囊腫的診斷,效果顯著且對患者造成的影響較小,現以逐漸成為診斷該病的主要方式。
腘窩囊腫在臨床中主要有2種類型〔9,10〕:單純性腘窩囊腫為Ⅰ型,繼發性腘窩囊腫為Ⅱ型。Ⅰ型腘窩囊腫不與關節腔相通,Ⅱ型腘窩囊腫與關節具有相通性。通過高頻超聲可以清晰顯示Ⅱ型腘窩囊腫其與關節腔之間管道樣結構互通,利用探頭對囊腫加壓時,囊液會出現流至關節腔的情況,導致囊腫變形,關節腔由于囊液流入,可以清晰表現出囊液的流動情況,而Ⅰ型腘窩囊腫并無該種表現。通過這種表現可以直觀準確地判斷腘窩囊腫的類型。腘窩囊腫在超聲像圖中的表現主要有3種類型:①囊腫獨立出現,囊腫表現為圓形或橢圓形,囊壁薄且邊緣光滑清楚,囊液清晰透聲性較好,未存在與關節腔的相通為單純囊腫型;②囊腫未獨立存在,表現為不規則的形態,囊壁的薄厚程度不均勻,在囊腫內部存在隔光帶,且有點狀回聲,與關節腔存在相通,通過超聲表現為關節腔與囊腫間有管道連接,利用探頭對囊腫加壓會出現囊液的流動,進而囊腫由于壓縮產生變形,這種囊腫為分葉囊中型。③囊液混濁型多為存在出血或感染的患者中,囊腫的形態為單房或多房,囊壁表現毛糙并且薄厚不均勻,在囊液內有回聲,利用探頭對囊腫加壓表現點狀回聲漂浮。利用多普勒超聲不但能準確診斷出腘窩囊腫,還能明確觀察到囊腫的各種特征,進而判斷患者囊腫的基本類型,對臨床醫治可以提供有力的依據,對臨床治療提供指導性意見。
綜上所述,腘窩囊腫是老年人中較常見的PTP綜合征,其治療與血栓性靜脈炎不同,因此二者的鑒別對于臨床診治過程具有重要價值。應用彩色多普勒超聲對腘窩囊腫老年患者開展臨床診斷工作,具有診斷準確率高、價格低廉、簡便易行、痛苦較少的特點,可以準確清晰的顯示囊腫的數量、大小、形態、內部回聲、關節腔相通性及腘窩血管等情況,對治療與隨訪有很高的輔助作用,是臨床首選的檢查方法。
4 參考文獻
1孟憲武.假性血栓性靜脈炎綜合征〔J〕.國際外科學,1978;5(30):157-8
2鄧鵬鵬,李鵬飛,涂天雄,等.中醫“治未病”防治腘窩囊腫的探討〔J〕.中國民族民間醫藥雜志,2013;22(15):45-6.
3Taurino M,Rizzo L,Stella N,etal.Doppler ultrasonography and exercise testing in diagnosing a popliteal artery adventitial cyst〔J〕.Cardiovasc Ultrasound,2009;7:23.
4郭生軍.高頻彩色多普勒超聲對腘窩囊腫的診斷價值〔J〕.山西醫藥雜志,2010;39(8):729-30.
5Ju JH,Kang KY,Kim IJ,etal.Non-invasive quantification of popliteal cyst volumes by three-dimensional ultrasonography〔J〕.Rheumatology (Oxford),2008;47(1):104-6.
6周永昌,郭萬學.超聲醫學〔M〕.第4版.北京:科學技術文獻出版社,2003.
7李鎮超,唐榮德.高頻彩色多普勒超聲對肢體局部腫物定性診斷的應用研究〔J〕.中國超聲醫學雜志,2010;26(9):1126-8.
8曹 煒.彩色高頻超聲對腘窩囊腫的診斷價值〔J〕.中國醫藥導報,2011;8(1):140
9孫魯寧,沈計榮,杜計斌,等.關節鏡下清理術結合囊腫-關節腔交通口擴大術治療胭窩囊腫〔J〕.臨床骨科雜志,2009;12(6):630-2.
10付茂利.彩色多普勒超聲診斷腘窩囊腫的臨床價值〔J〕.醫學影像學雜志,2013;23(7)1105-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