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世紀以來指導“三農”工作的第11份中央一號文件 《關于全面深化農村改革加快推進農業現代化的若干意見》1月19日由新華社受權發布。這份文件約10000字,共分8個部分33條,包括:完善國家糧食安全保障體系;強化農業支持保護制度;建立農業可持續發展長效機制;深化農村土地制度改革;構建新型農業經營體系;加快農村金融制度創新;健全城鄉發展一體化體制機制;改善鄉村治理機制。
《意見》確定,進一步解放思想,穩中求進,改革創新,堅決破除體制機制弊端,堅持農業基礎地位不動搖,加快推進農業現代化。
《意見》指出,要鼓勵探索創新,在明確底線的前提下,支持地方先行先試,尊重農民群眾實踐創造;要因地制宜、循序漸進,不搞“一刀切”、不追求一步到位,允許采取差異性、過渡性的制度和政策安排;要城鄉統籌聯動,賦予農民更多財產權利,推進城鄉要素平等交換和公共資源均衡配置,讓農民平等參與現代化進程、共同分享現代化成果。要以解決好地怎么種為導向加快構建新型農業經營體系,以解決好地少水缺的資源環境約束為導向深入推進農業發展方式轉變,以滿足吃得好吃得安全為導向大力發展優質安全農產品,努力走出一條生產技術先進、經營規模適度、市場競爭力強、生態環境可持續的中國特色新型農業現代化道路。
中央一號文件指的是中共中央每年發布的第一份文件。自2004年以來,歷年中央“一號文件”均以三農為主題,有力地促進了農村改革和農業生產,給我國農村帶來巨大變化。
近日,農業部印發了《關于加強農產品質量安全全程監管的意見》(以下簡稱《意見》),要求各級農業部門把農產品質量安全擺在更加突出的位置,堅持嚴格執法監管和推進標準化生產兩手抓、“產”出來和“管”出來兩手硬,用最嚴謹的標準、最嚴格的監管、最嚴厲的處罰、最嚴肅的問責,落實監管職責,強化全程監管,確保不發生重大農產品質量安全事件,切實維護人民群眾“舌尖上的安全”。
《意見》提出,要通過 3~5年的努力,使農產品質量安全標準化生產和執法監管全面展開,專項治理取得明顯成效,違法犯罪行為得到基本遏制,突出問題得到有效解決;用5~8年的時間,使我國農產品質量安全全程監管制度基本健全,農產品質量安全法規標準、檢測認證、評估應急等支撐體系更加科學完善,標準化生產全面普及,農產品質量安全監管執法能力全面提高,生產經營者的質量安全管理水平和誠信意識明顯增強,優質安全農產品比重大幅提升,農產品質量安全水平穩定可靠。
《意見》圍繞加強產地安全管理、嚴格農業投入品監管、規范生產行為、推行產地準出和追溯管理、加強農產品收貯運環節監管、強化專項整治和監測評估、著力提升執法監管能力等七大方面,提出了27條具體的推進全程標準化生產和執法監管措施,覆蓋了農產品從產地到進入市場或生產加工企業前的生產、收購、貯藏、運輸等環節,實現了農業部門監管職責范圍內的全覆蓋。
《意見》強調,當前和今后一個時期,確保農產品質量安全既是農業發展新階段的重大任務,也是農業部門依法履職的重大責任。各級農業行政主管部門要切實負起責任,勇于擔當,加強組織領導,積極與編制、發改、財政、商務、食藥等部門協調配合,加快建立農產品質量與食品安全監管有機銜接、覆蓋全程的監管制度,以高度的政治責任感和求真務實的工作作風,全力抓好農產品質量安全監管工作,不斷提升農產品質量安全整體水平,從源頭確保農產品生產規范和產品安全優質,滿足人民群眾對農產品質量和食品安全新的更高要求。
2013年全年糧食總產12039億斤,比上年增加247億斤,再創歷史新高,首次實現 “十連增”。1月24日,農業部新聞辦公室舉辦新聞發布會,種植業管理司司長曾衍德表示,糧食“十連增”創造了奇跡,來之不易,但繼續增產從技術和工作的角度上還是可以的,他介紹了糧食穩定生產需要抓的三方面工作。
科技增產有潛力。去年糧食畝產是358.5公斤,相對十年前糧食畝產提高69.6公斤,單產水平相當高。未來還有沒有潛力?科技的潛力,從良種來看,現有的一些品種,包括區試的品種產量水平和現有的品種有50%~80%的差距。我們考慮,預計到2020年,我國糧食作物還要完成1~2次品種更新,未來糧食單產可以提高15~20公斤。
地力的潛力。就是耕地質量,這是提高單產的重點,沒有耕地質量做基礎提高單產是不可能的。下一步,要通過實施全國高標準農田建設總體規劃,計劃到2020年新建8億畝高標準農田,更新提質2億畝高產田。專家測算,高產田更新提質后單產可提高5%,中低產田改造后單產可以提高20%,將新增生產能力1000多億斤。
防災減災的潛力。農作物每年氣象災害面積大概在5~6億畝,還有生物災害,發生病蟲害的面積是70多億畝次。這樣下來,每年因氣象災害和生物災害損失的糧食1000多億斤。損失減少就是增產,這一塊還有潛力。當然,這些潛力的發揮和挖掘,都需要有持續不斷的投入,來實現產能的提升。
1月15日至17日,農業部副部長于康震赴廣東省佛山市、云浮市等地督導生豬定點屠宰管理和病死動物無害化處理工作。于康震強調,要認真貫徹落實國務院機構改革和職能轉變要求,進一步增強責任感和緊迫感,積極推進生豬定點屠宰管理職責調整,扎實做好病死動物無害化處理工作,確保畜禽產品質量安全。
督導期間,于康震還聽取了有關省市縣領導、畜牧獸醫專家、家禽業協會和企業代表對當前H7N9禽流感防控和養禽業穩定發展的意見建議。于康震強調,要堅持兩手抓,既要扎實做好H7N9禽流感防控,嚴防病毒從活禽市場和環境向養殖場擴散傳播,也要充分發揮政府、行業協會、企業和專家學者各方面的作用,加強部門協調配合,把握正確輿論導向,科學引導禽肉消費,千方百計穩定和保護家禽業生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