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劉 蓉
每天上午,儀化公司設備管理部主任王書馮只要坐在辦公室輕敲電腦鍵盤,登錄設備管理信息系統——EM系統,就可以知道公司各裝置設備運行的實時數據和檢修信息。而在以前,這些數據都要到各裝置現場檢查時才能知道,有時所獲得的信息還不夠全面準確。該系統實現了即時信息共享,推進了全員設備管理,起到了減少設備停機率、延長設備使用壽命等效果,因設備導致的非計劃停車、生產波動和臨時檢修得到了有效控制,2013年公司設備故障總次數比上年降低了39.2%,設備故障總時間比上年降低了62.65%。在總部34家煉化企業EM模塊規范應用考核中,儀化公司連續名列前茅。
3月25日上午9點28分,PTA生產中心二裝置值班長張榮在現場巡檢時,發現氣提塔進料泵機封泄漏。回中控后,他立即登錄EM系統,熟練地敲打著鍵盤,按照規范建立了一個故障通知單。中心設備技術人員和設備工程公司六工區的維修人員及時按流程進行了處理。“EM系統不僅明確了責任、提高了工作效率,而且為設備信息化管理提供了平臺,可以自動形成缺陷統計表,關鍵設備的故障現象、故障原因、故障發生時間等信息,一目了然,便于進行故障分析和管理。同時,也把基層設備管理人員從手工編制報表的重復性勞動中解脫出來。 ”該中心運保室技術人、EM骨干用戶耿新春說。
儀化公司從EM系統準備上線開始,就按照總部三年登高計劃和新的EM達標細則的要求實施,選用了總部推廣及個性流程39個,創新制定線上決算流程,推進檢修費管理和固定資產報廢申報流程;首家使用故障體系和通知單作業代碼,為推進預防性維修和設備壽命周期管理積累基礎數據,實現了包括連鎖變更、工藝變更在內的所有機、電、儀管理工作全部在線上操作。
該公司設備管理部儀表主管謝獻勇上班后,照例打開EM系統,根據操作維護標準,巡回檢查各單位的日常工作和日常記錄,以及故障處理閉環和檢修信息歸檔等信息。下午,他根據EM系統的操作記錄,來到熱電中心,實地跟蹤檢查汽輪機連鎖保護解除變更的危害識別、方案措施的落實情況和儀表分析處理過程。
“我們的管理方式發生了變化。”說起EM系統,謝獻勇頗有感慨。現在的設備管理標準更高,更注重本質管理。設備管理人員改變了原來開晨會、等報告的工作流程,每天定時通過生產運營管理平臺、調度日志以及EM系統,查詢設備運行情況,跟蹤處理現場缺陷,確保設備穩定運行。現在,設備管理部要評價一個單位也變得很容易,哪個設備出問題,就重點排查哪個設備;哪個單元設備有批量循環的信息,就跟蹤排查哪個單元。檢查的自主性、及時性和檢查標準都有了很大提高。
要確保信息系統安全穩定地運行,離不開規范完善的制度。儀化公司建立了全面細致的EM系統管理制度,編制了《儀化公司ERP系統設備管理模塊運行管理細則》《EM主數據維護規定》《EM操作手冊》等等,明確了各級單位的職責,統一了操作維護標準,有效地確保了平臺維護工作的規范運行。同時,設備管理部與信息技術公司共同開發了監控程序,通過監控程序和監控報告,EM用戶能及時有效地自查自改,穩步提升應用水平。
EM系統的正常運行,需要各個業務環節、各個工作崗位操作人員的熟練運用和有效配合。儀化公司EM系統正式上線前,設備管理部專門制作了培訓視頻資料,舉辦各類運行、維護、管理、技術人員操作培訓班28期,共1135人。公司領導高度重視EM運行,在每月的設備例會上,分管領導都督查EM規范運行情況,落實各單位主管領導日常監控責任。
為了提升設備管理關鍵績效指標,公司瞄準中國石化系統內和煉化板塊先進單位,開展了EM系統深化應用“比學趕幫超”勞動競賽,推行日檢查、周排名、月考核的工作機制,并通過《儀化公司EM監控簡報》,統計分析“比學趕幫超”工作指標完成情況,通報工作動態,推廣工作典型,督促后進,保證EM系統的規范和正常運行。從正式上線開始,儀化公司EM模塊在總部BI自動監控考核檢查中都沒有發現問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