牛耿欣
摘 要:現代展示活動中,審美信息的傳播促進了審美文化和展示藝術設計文化的實現,不斷充實和豐富了藝術設計本身的相關內容,擴大了展示藝術的傳播范圍并加大了影響力,對民眾的時尚潮流、語言文化、思想文化以及審美等有著一定的引導性,同時對社會主義精神文明建設和經濟的發展也發揮著重要作用。
關鍵詞:展示藝術;審美文化;審美心里
引言
隨著我國科學技術的進步和社會主義市場經濟的快速發展,多元化的展示設計藝術憑借著科技、藝術和民眾生活的融合,形成了一種富含多維文化意境的設計空間,引領大家步入了一個嶄新的歷史時代。人類利用視覺感受來認知世界,接受各式各樣的信息,人類的生活環境、生存空間和思維模式等在視覺文化的影響下,發生了巨大的變化。所以,在某種程度上講,我們正處于視覺感知的形象時代,現代展示藝術的特有傳播特性和豐富的表現形式已經成為了重要的藝術語言。
現代展示藝術具備信息傳遞的特性和獨特的審美特征,不僅向大眾傳遞展示的主題信息,還傳遞著審美信息給人以美感。主要通過藝術設計對藝術造型和媒介手段等恰當和綜合運用,創造出審美和藝術的視覺感受,營造良好的展示藝術環境,向大家展示文化精神,體現文化內涵,滿足大眾對現代審美信息和審美文化的要求。這同樣也要求我們要正確認識自己肩負的文化與審美的社會責任,重視客體與主體的審美性和文化性,并注重審美信息的傳播,從而帶領大家樹立健康的審美標準,完善和豐富我國的文化特色。
一、現代展示藝術與審美文化
現代展示藝術設計活動作為時代傳媒的主流,對傳媒有著積極的導向作用,不僅引導大家進行時尚生活和消費,還兼具傳播藝術信息與審美文化的責任。這種審美文化的傳播途徑也恰好符合了當前社會的發展需要。人們物質生活水平的提高將自己的生活變得豐富多彩,同時思想的解放和精神生活的追求使得人們都有著各自不同的生活態度和方式,人們自己就渴望著漂亮、有品位和與眾不同。現代展示藝術信息的介入,契合了人們的這種要求。大眾通過展覽和展示了解未來的時尚潮流,這些展示信息不僅傳遞了產品的質量、樣式和色彩信息,還傳遞了新的生活方式和生活氣息。換句話說,展示藝術的環境、陳列和外界直觀感受,可以間接的影響大家對審美文化的認識,在承擔傳媒導向的同時,提高社會整體的的審美文化和審美信息,加快社會主義精神文明建設。
審美文化從其自身性質來看,不僅具備了感性特征的審美存在,還具備了感性形象特征傳承著文化意義。主要表現為:(1)審美文化通過感性的形象符號呈現在大眾面前。在展示活動中,展臺的藝術制作通常由文字、色彩、線條和材料等的有效組合形成感知世界,是一種特定的審美文化符號。審美文化產品通過功能和自身的使用價值把它形象的造型呈現在人們眼前,人們最先接受的就是藝術化的美感和形式。(2)審美文化主要包括兩個方面:形象、文本和語言與意境、情感和感知。傳統審美文化的這兩方面是聯系緊密的對應協調關系,構成了藝術展品自身形象化造型和大眾群體之間的審美文化意義,影響著人們的價值觀念、生活觀念和文化觀念等體現了審美文化的重要性。(3)大眾的審美文化有很多都是通過不知不覺、潛移默化的影響實現的,所以被動的認知形象刺激無疑會增加大眾的審美趣味,對整個民族的審美文化有著深刻影響。
二、現代展示藝術與審美心理
現代展示藝術傳播的過程中,大眾審美心理結構通常由感知、想象和情感等三種心理功能組成,它們之間相互滲透、相互影響。審美心理中的感覺認知通常是審美活動中的先導。想象主要是審美主體直接從審美對象中獲得的形象與以往獲取的表象相互結合,形成嶄新的心里活動。審美對象的感性認識和情感活動聯系緊密,而對審美對象的感知和表象等是情感因素,在審美活動中又推進了審美的情感活動。審美的心理過程都要經歷初始階段準備的先決條件,高潮階段精神上的愉悅,還有彌散階段所獲得的審美經驗以及對審美理想的升華。人們在實際參與時,要充分調動想象和情感等心理能力對展示對象形式和意境的認識與體驗,這是人們在改造世界活動中獲得的精神財富,簡介提高認識美和欣賞美的能力,豐富精神生活。
(一)藝術傳播中的審美心理
無論大眾普遍存在還是個體特有,審美心理的產生、形成和發展,都是兩個運動軌跡。一個是自然需求向社會需求的過渡,一個是物質需求向精神需求的過渡。這一過程,審美心理需要經歷簡單到復雜、單一到多樣的變化過程,并且由追求功利到超越功利而享受的心理發展態勢。
(二)藝術語言對審美心里的影響
現代展示藝術不僅綜合性強、設計范圍廣泛,而且設計內容和語言也豐富、多變。因此,設計師們要對藝術語言認真分析、合理安排,真證發揮其作用。在大家認可和接受的情況下,為主題更好的服務。
三、結束語
綜上所述,筆者認為,現代展示藝術活動不僅承擔著社會信息的傳播任務,還肩負著社會精神文明的宣傳重擔,在構建人們審美方式和審美文化中發揮著重要作用,并影響著當代人們的生活行為和審美觀念。
參考文獻:
[1]任仲泉.現代商業空間展示設計[M].濟南:山東科學技術出版社,2004.
[2]金元浦,王軍,邢建昌.美學與藝術鑒賞[M].北京:首都師范大學出版社,1999.
[3]李建盛. 當代設計的藝術文化學闡釋[M].鄭州:河南美術出版社,20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