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洪雙 (遼寧輕工職業學院 遼寧大連 116100)
農村住宅要本著“遵循自然”“可持續發展”的原則,以充分利用原地形地貌并保持原自然生態平衡的理念為主導,較為客觀的創造了以良好的氣候環境、物理環境和人際環境為根本的鄉村住宅,最終形成一座人類與自然、建筑與環境和諧共存的生態居所。要與自然環境的有機結合,層層交錯,相互掩映,既突出強調了開放疏松的布局,又反映了與地形、山石、流水、林木的自然結合,使人工的造園藝術與自然景色互相對應,互相滲透、相得益彰、基本達到了與環境相映成趣的效果。
環境、建筑與人的統一。農村住宅從選址開始就考慮融入自然環境,中國人講究最大限度地結合自然,融人于自然之中。農村建筑更是這樣。在村落的選址上,水旁臺地,既便于生活生產用水,又可避洪水之患;背山向陽,可以充分利用日照資源,遮避寒風,減輕潮濕;農耕地的邊緣,便于農業耕作,同時也節省可耕地。在村落布局上,一般沒有統一的規劃,但順山就勢,疏密得當,街巷尺度合理;不拘泥于一定的規制和模式,強調人、建筑與環境的對話。
農村住宅建筑材料應強調以地方材料為主,不能不加分析的套用城市住宅的結構形式。建筑材料能利用當地資源(如:茅草做屋頂、墻體填充物等)取暖方面利用、生態利用。如黃土高原的窯洞民居,則是以削減建筑材料——黃土的方式建造的住居,不用一草一木即可建成,可謂“一把镢頭的建筑”;以北方草原蒙古包為代表的帳篷式住居,材料輕便,易于拆裝,則是“可移動的房屋”;以維吾爾族的“阿以旺”住宅為代表的密肋平頂式住居,墻體既有圍護功能,又要承負屋頂的載荷,顯然自成一個體系。
生態農業模式,給農村住宅提出了新的課題。在農村住宅中,照明、做飯、取暖等所需的能源不再是傳統的秸稈、煤炭等,而是全由環保能源提供,先進的農村能源環保設施和技術,將向人們展示生物質、沼氣、太陽能三大環保能源的誘人前景。把沼氣池、廁所、豬舍、蔬菜生產進行有機組合,全都置于大棚之內,形成了一個種植業、養殖業、沼氣工程三結合的物質循環利用型生態系統。人畜糞便進入地下沼氣池,經過厭氧發酵后,生成沼氣、沼液、沼肥。沼氣為住宅提供生活用熱能,沼液、沼肥為蔬菜生產提供高效有機肥,沼液又可以作為養殖的優質飼料,既讓人畜糞便得到了合理有效利用,又改變了農村庭院“臟亂差”的狀況,可謂一舉多得。
農村住宅在融入自然的基礎上體現民族特色和地域特色。新疆各地的維吾爾族民居盡管各有地方特色,但共同的民族風格更為突出。房屋為土坯平頂,以前室和后室相結合。布局不講究對稱統一,自由而靈活。依地形高低布置,建筑形體錯落多變。為防止風沙而不開外側窗,多用天窗通風采光。房前多設外廊,多邊形廊柱,柱頭形式多樣,精雕細刻,裝飾華美。建筑裝飾精于內而疏于外,形成簡樸的外觀和華麗的內部生活空間。喜用各式壁龕盛放日用物品,少用家具。裝飾流行石膏花飾、雕刻和彩繪。
為適應當地地形特點,大理地區的白族民居多背靠蒼山,面向洱海。根據當地風大的特點,屋頂外出檐用青石板封檐,以防窩風吹壞屋檐。外墻也不開窗,營造出“風不進屋”的舒適環境。院內則為木構架的大出檐,以適應多雨的氣候。大理地震多,房屋結構的防震措施極為嚴密,木構架本身和相互間設置縱橫穿坊數道,形成較為完善的縱橫拉結連成整體的建筑結構。水多,是蘇杭一帶自然環境最突出的特點。城鎮村莊就是在那密布的水網和眾多的湖泊之間展開的。城市沿大河,村鎮傍支流,無水不成村。一般的村鎮,都是沿河帶狀展開;河網交叉地區,村鎮呈放射狀布局,或呈團狀展開;有山丘之地,村鎮則建在山南向陽、靠近水道的平地上。城鎮之中,因水成市,因水成街,住宅沿河而建,相互間往往緊相毗鄰,或僅留窄小的弄道,形成與水道密不可分的街巷格局和民居布置,各種形式的臨水住宅也應運而生生活環境和工作環境相結合(如菜園即花園)院落是農村住宅的重要組成部分,在院落中可飼養畜禽,堆放柴草,晾曬衣物,存放農具、雜物等。有的院落還可搭瓜棚、栽葡萄、種植蔬菜或房前屋后植樹栽花、改善居住環境的小氣候。在菜園里小小的西紅柿露出了頭,青的像蘋果,紅的像小燈籠;挺著大肚皮的茄子,紫里透紅就像一個大力士,把枝頭壓彎了腰;白色的蘿卜悄悄地從泥土地里探出了身子。每家的菜園種的東西都有大同小異,有白菜、蘿卜、辣椒等,四季常青,各種蔬菜應有盡有當我們徜徉在綠意盎然的菜園、果園、茶園、竹園、花園中,可以盡情享受其中的快樂。
由于各地區氣候條件差異很大,風俗習慣也不相同,建筑的地方特色比城鎮住宅更為明顯。南方地區氣候炎熱多雨,空氣潮濕,農村住宅要考慮通風散熱及防水防法潮的問題,應盡量使主要房屋有良好的朝向。鄉村生態住宅可以把自然引進室內,室內外通透或連成一片。可采用半落地大窗以增加采光度,這樣使房間更加敞亮,也與室外景觀更加貼近。在室內環境創造中采用模擬大自然的音聲效果、氣味效果的手法,如花香鳥語、風聲浪濤等動態環境效果,讓人們在室內就能獲得進入大自然的嗅覺、聽覺感受。
陶淵明的世外桃源,“芳草鮮美,落英繽紛”“土地平曠,屋舍儼然,有良田美池桑竹之屬。阡陌交通,雞犬相聞……”詩句中美好的田園風光似乎讓我們想起了現在農村的美好風景。讓農村住宅融入自然、超越自然。這里原本是嶙峋的怪石,那就保留,不做刻意的綠化破壞原本的景致。這里是一片油菜地,那就不做遮擋把它露出來,讓人去欣賞……總之農村住宅要營造的就是一種暢然于自然中的感覺,要符合當地土地所散發出來的靈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