魏江曼 (河北省衡水廣播電視臺新聞部 河北衡水 053000)
新聞編輯對社會文化能夠進行有效傳播,同時新聞編輯的個人因素、組織因素以及所處環境因素等相關因素都能對社會文化的構建產生重要影響,因此,新聞編輯應當不斷提高編輯水平、尊重新聞規律、推進媒體思想教育功能以及妥善解決傳統文化和現代文化的繼承與創新,推動和諧社會文化的構建。
新聞編輯包括兩方面含義:一方面含義是新聞工作者對新聞信息和稿件進行選擇和優化的整個過程,另一方面指的是對新聞信息和新聞稿件進行加工和選擇的專業技術人員,即記者和編輯。新聞信息的時效性決定了新聞編輯工作的及時性。新聞和文化間存在較強關聯,人類社會的發展不斷充實著文化的具體內容。科技的不斷發展,推動了新聞傳播技術的發展,新聞媒介對社會影響不斷提高。新聞傳媒構建社會文化主要通過大眾媒介實現,在新聞信息的傳播過程中,新聞媒介是非直接經驗的主要來源,編輯活動在本質上是反映社會主體的主流意志,新聞編輯通過編輯活動的中介作用,是思想觀念、知識和信息等文化內容的記載者,同時也是構建社會主流文化的成果。
新聞編輯是社會中的單一個體對社會主流的思想觀念、行為邏輯以及文化產品有較強的認同性。人們的社會實踐和思想往往會受到文化產品的約束,然而編輯正是為了將該類文化形式轉化為人們能夠接受的價值觀,同時使人們認同社會的主流意識和文化現象,新聞編輯正是為了對主流意識和相關文化信息進行傳播。新聞工作者由于長期從事新聞編輯,會逐步形成自己的興趣愛好、性格、世界觀以及價值觀等主觀因素,直接影響到新聞編輯的思想和行為方向,同時貫穿于整個新聞編輯過程,導致新聞編輯在選擇新聞傳播內容時,很大幾率選擇自身愛好、性格、世界觀以及價值觀等主觀因素的新聞。因此,新聞編輯的個人因素在一定程度上會對文化信息的全面性、客觀性以及傳播方向產生影響,從而影響社會文化的構建。
新聞編輯需要個人和整個編輯組織的統籌規劃,因此,新聞編輯組織因素也會對社會文化的構建產生重要影響。新聞編輯工作者為了滿足在社會中的生存和發展的基本需要,必須依靠群體組織來保持以他人的社會關系,同時組織成員會對新聞編輯工作者的認知水平、思想觀念行為邏輯以及視界范圍產生限制和影響,新聞編輯工作者也可能受到組織群體觀念的影響而放棄自己的理念來屈服組織的強勢觀念。然而,組織的對新聞編輯的影響也可能是積極的,使得新聞編輯工作者更加全面的看待事物。
大眾傳播的過程往往與社會大小相同,相比于其他形式的組織,大眾傳播的社會地位也有所不同,同時一些社會活動往往制約著各項大眾傳播活動。作為大眾傳播主要領導力量的新聞編輯,需要對各類社會關系進行創造和維護。政治、文化以及經濟共同組成了社會系統,同時新聞編輯也是在現實社會活動中進行的,又是社會生活的重要組成部分,因此,社會系統中的政治、經濟以及文化直接制約或影響著新聞編輯,從而影響社會文化的構建。
新聞編輯社會文化的構建,可以通過以下方式實現:
新聞編輯工作中由于長期從事新聞工作,會逐步形成自己的興趣愛好、性格、世界觀以及價值觀等主觀因素,直接影響到新聞編輯的思想和行為方向,因此,新聞編輯工作者應當不斷提高身上的新聞編輯水平,不斷提高自身的文化品位、文化自覺以及文化底蘊,同時樹立正確的人生觀、價值觀、世界觀以及主體意識,并不斷加強媒介自律。新聞編輯應工作者當具備開放的意識和視野,在對新聞進行優化和傳播過程中應當具備創新和超前意識,同時克服商業利益對新聞傳播的約束及限制,從而實現社會文化的有效構建。
新聞信息有著相當強的地域性和時效性,新聞編輯應當尊重新聞規律。大眾傳播會對社會系統的組織及運行產生重要的影響,作為大眾傳播主要領導力量的新聞編輯同樣會對社會系統的組織及運行產生重要影響。新聞編輯應當對文本的內容及形式進行規范,注重對社會文化的收集以及選擇性加工,制作出語言規范的新聞信息來對人類的知識和智慧進行傳播,以實現對公眾思想和行為的塑造,推動和諧社會文化的構建。
由于新聞工作是黨領導下的工作,因此,新聞編輯應當推進媒體思想教育功能,以實現提高公眾的文化修養和媒介素養目的。新聞編輯工作者在進行新聞的加工和處理中應當不斷加強學習,不斷提高自身的職業道德和文化素質修養,同時將受眾作為工作中心,不斷提高文化信息的指導性。為了實現對公眾思想和行為的積極引導,新聞編輯應當倡導科學的新聞意識,使得公眾的文化素質和修養得以不斷提高。此外,新聞編輯也應當不斷提高新聞信息的文化含義,使得公眾對文化信息的分辨能力得以不斷提高,同時使公眾接收相關新聞信息時受到潛移默化的文化熏陶,并使公眾獲得有價值的文化信息,不斷提高媒介的公信力,推動和諧社會文化的構建。
新聞編輯工作者在進行新聞編輯時,應當妥善解決傳統文化和現代文化的繼承與創新。在進行新聞編輯的過程中應當加強對受眾媒體素養的培養,以加強新聞媒介在受眾中的威信,同時妥善解決自身文化與外來文化之間的矛盾沖突、社會效益與經濟效益間的關系以及公民隱私權與新聞傳播之間的沖突,并注重對文化的更新與發展,對優秀的、先進的文化進行積極弘揚,最大限度突破新聞在時間及空間方面的限制。此外,新聞編輯也應當不斷深入民眾和社會,根據民眾需求以及社會的發展需求,不斷對新聞編輯工作進行創新,推動和諧社會文化的構建。
科技的不斷發展,推動了新聞傳播技術的發展,媒介對社會影響不斷提高,新聞已成為信息傳播的主要媒介,同時也是現代文化的重要組成部分,能夠有效傳播社會文化,因此,在進行新聞編輯時,應當不斷提高編輯水平、尊重新聞規律、推進媒體思想教育功能以及妥善解決傳統文化和現代文化的繼承與創新,推動和諧社會文化的構建。
參考文獻:
[1]欒海坤.芻議新聞編輯的社會文化構建[J].華章,2012,(11):288,290.
[2]姜濤.新聞編輯社會文化的構建探究[J].科技傳播,2013,(22):48-48,31.
[3]周艷.社會文化中的編輯話語[J].出版科學,2010,18(6):28-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