姚文婷 (蘭州城市學院 甘肅蘭州 730000)
文化創意產業作為21世紀的朝陽產業之一,各個國家都希望在21世紀的競爭中,文化創意產業能夠站穩腳跟,所以清楚了解文化創意產業與藝術教育間的關系,研究與尋找藝術教育發展的方向,讓文化創意產業能夠更好地適應新時期的發展顯得尤為重要。
文化藝術教育是高等教育中的重要組成部分,隨著高校教育的不斷完善與發展,藝術教育也取得了不同程度的進步,如今,藝術教育就已經與現代技術相互融合,并由此產生了許多新的藝術產業與藝術奇葩。文化創意產業這一概念是由一些發達國家所提出并興起。早在1948年,文化創意產業就在應該得到推廣,最先是根據人的天分產生的,以后推廣到了知識產權,將人的知識產權,能力財富等有效的結合在一起,也是創意產業的重要內容,以文化創意作為重要思想的產業。文化創意人才不僅要要專業的藝術技能,還要擁有良好的文化藝術素養。因此高校藝術教育是培養文化創意人才重要基地。
藝術不僅僅是一種具有創意的活動,同樣也能對新的事物及形象進行創作,這同樣也是在不斷出藝術品的關鍵,往往由許多藝術品所決定的,將藝術作為重要的研究內容,這同樣也是藝術的魅力所在。傳授藝術的知識技能及精神就是藝術教育,它是一種能夠充分啟迪對人藝術的智慧的教育。所以說在學理背景和人才基礎的層面藝術教育和文化創意產業是有著傳承相依的關系。從一篇名為創意的崛起文章中得到:藝術產業要想得到快速發展,就必須將大量的人力資本投入到藝術文化設計過程中,這也是對文化創意的主旨。由此可見,藝術教育是文化創意基層所興起的基礎藝術教育。
藝術教育的魅力所在是培養具有創新思維的人才。我國著名學術認為,藝術教育的發展是多方面的,是將人們的感知力,創造力,想象力等多種不同的思維結合在一起的能力,多種思考方式,是通過知覺的選擇而后培養教育所生成。藝術教育承擔了輸送人才的職能,是在人類文化藝術生活中的重要思想,通過長期的藝術教育,使藝術教育的水平不斷得到提高。同樣也使得人才能接軌社會文化生活及文化創意產業。
原有的藝術教育模式很容易忽視了人文素質,一旦忽視了人文素質,那么就會與所提出的中心內容與思想相反,這同樣也是中國文化產業的重要內容之一,具有非常重要意義。高校藝術教育應以人文素質教育為本,通過第二課堂的形式為學生提供創新硬件支持,通過營造一個利于文化創新的人文環境來熏陶學生的情智。
美國教育學家曾經指出,學生對藝術品的掌握應當聚焦于對藝術品的鑒賞,由此可以更好的發揮藝術的創造性,這樣能夠更好使學生融入藝術創造中,在資本家看來,藝術和技術是社會發展的重要指揮點,由此,在文化創意以及文創意中的重要要求,并不斷的轉移至藝術教育中。從此使文化產業中的核心要求轉化至藝術教育體系中,并將其轉換,將體驗性的藝術教育和技能培訓模式做出轉換,在體系中做出轉變,這并不意味著摒棄了傳統的技能型教育。創新的藝術教育,要求學生主動學習,提高自我的決策,學習獨立分析能力,它的方向是創新和創造力的意義。
高校藝術教育的教學內容都需要有一個“綜合性”。 高校藝術教育應要主重教學環節中的實踐。同時,高校藝術教育要在教學理念和教學水平中對老師提出的新要求。
創新型的教育模式與文化產業的發展是相互適應的,尤其是在市場發展方面,將不斷地使藝術教育的優勢得到發揮,同時也要及時調整訓練方法和教育內容。
高校藝術教育要與現實生活的緊密結合。高校藝術教育應緊密連接藝術創作的本質,并讓產、學、研的更好的結合起來。高校藝術教育與市場接軌的實踐基地,積極融入產業市場。
藝術教育的發展方向是多個角度的,并且在改革與發展等方面做出了較大的貢獻,但是藝術教育發展急需加大步伐,將培養創新型人才為目標,并高度結合文化產業的市場,重視學生的全面發展,讓藝術教育能夠具有新鮮的生機與活力,培養具有高文化素質創新型人才。
參考文獻:
[1]劉軼.我國文化創意產業研究范式的分野及反思[J].現代傳播.2007(1).
[2]莊永成.藝術概念與設計教育[J].關術研究,2005 (1 ).
[4]彭吉象.藝術學概論[M].北京:北京大學出版社,1994.7.
[5]約翰?馬赫爾曼,劉沛譯.關國藝術教育國家標準附錄二[M].北京:北京師范大學出版社,1994.
[6]喻仲文.張道一藝術教育思想研究Is}設計藝術,2005(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