喬旭東 (河南職業技術學院 450007)
教學內容是教學活動中最為重要的組成部分,教學內容的好壞關乎學生的演奏能力提升,鑒于此,筆者建議從以下幾方面進行調整來改善教學。
鋼琴教學主要包括鋼琴的教學內容、教學時數、教學順序以及教學評價,這些不僅是對于教師教學能力的考驗,也讓教師把注意力放在“如何教”上,教材只是一個平臺,教師充當的執行者的角色,因此,根據學生自身的特點選取教材尤為重要。
所謂的鋼琴即興伴奏是指鋼琴彈奏者為歌曲快速并有效的伴奏,也是音樂作品的有機組成部分,是在只有旋律譜而沒有伴奏譜的情況下,為歌曲或樂曲所配彈的伴奏,簡單地說就是左手部分運用和弦、和聲技巧等完善右手部分演奏的歌曲旋律,它對歌曲是起到補充和襯托的作用。即伴奏者拿到一首歌曲首先要通讀曲譜,感受歌曲的基本情感,了解歌曲的調式和曲式,臨時發揮,進行音樂創作,設計音樂的伴奏音型,要求表演者在短時間內即興的編配,彈奏出美妙動聽的歌曲伴奏,并與演唱者配合默契。
當前,學生所接觸的曲目非常有限,往往一個學期才會精心練習四五首曲目,這對于教學量來說是嚴重的不足。而擴大學生曲目數量最有效的方法就是加入鋼琴鑒賞課程,在藝術鑒賞中有效提升學生的音樂欣賞水平,同時教師也應注意講解曲目演奏的技法與特征,幫助學生快速了解曲目特點。這樣做的效果是非常明顯的,只有全面的了解音樂,才能熟悉音樂的表現與演奏。
鋼琴教學中,教師作為這樣的一個角色顯得尤為重要,一個老師的很多習慣和舉動常常會無形的被其學生繼承。在教學過程中教師就成為了一個典范,典范要是做好了,會影響學生一生受益;典范不好,則會讓學生一生都蒙受陰影。在鋼琴的學習和演奏中,“嚴謹”二字又顯得尤為重要。鋼琴上琴鍵復雜,手指的形態難辨,譜面上的音符千變萬化,如果沒有一個嚴謹的態度去學習、練習、演奏,那么勢必會讓曲子變得面目全非。所以教師應該在教學中嚴把嚴謹教學、嚴謹示范、嚴謹要求的關口,并以自身做起,身體力行的為學生做到典范的作用。
教育教學中最關鍵的一個問題就是切忌死板教學,教師在教學過程中絕對不能千篇一律的使用模式教學法,一種模式多重套用去教學。實踐證明,教學的方式是千變萬化的,每個學生的個體差異有很多,正如戈 特弗里德·威廉·萊布尼茨 所說:“世界上沒有完全相同的兩片樹葉”,學生個體差異的存在是教學不能千篇一律對待的根據。每個學生都有自己獨特的一面,因此,教師應當根據學生的不同情況,以當下教材為依據,開拓新的教法,不恪守教條,才能讓每個學生都發揮出應有的水平。
在鋼琴教學中,常常有這種或那種的技巧學習與練習,但是這些技巧的練習往往是伴隨著一定的曲目基礎上,這就使得學生在學習、練習的時候措手不及。這就需要教師在教學中實時把握學習進度,在需要學習的技巧開始之前的適當時期就用自己的方式訓練即將用到的技巧,不需要講解,只需做到各技巧的要求即可。
我們到底應該把高職鋼琴課上成怎樣的一門課?毋庸置疑,運用鋼琴課來講解即興伴奏,其實就是即興伴奏課;運用鋼琴課來講和聲,其實就是和聲課。教學中我們應加強對鋼琴課本身技能的訓練,保持基本練習、練習曲、樂曲學習的主要地位。而對于伴奏環節,我們應根據課程的自身特點,多引向對伴奏的分析和演奏上去,多注重對學生伴奏意識、感性方面的培養和積累,切不可將其擴大成如何編配伴奏,以免造成教學的重復和鋼琴教師自身壓力的增大。
分組教學可以部分的緩解學生之間程度差異對教學的影響。具體的做法可以從以下三方面入手:
對新生進行鋼琴程度考核,按照程度分組(不超過5人一組為宜),使同一組的學生在程度上不會相差太大。
合理運用合奏、重奏的教學方式。任何集體課教學都存在學習效果的普遍差異。
集體課與個別課結合教學,目的是通過集體課來講授教學中的共性問題,通過個別課來解決學習中的個性問題。
鋼琴集體課的教學目標和教學內容有別于鋼琴個別課。因此,不能完全沿用鋼琴個別課的評價體系和考核方法對學生進行考核。鋼琴集體課的考核應在嚴密論證的基礎上,緊密圍繞培養符合中小學音樂教育師資這一目標,建立起一套科學、合理的評價機制。
開展專業的觀摩會與鋼琴演奏會,對于學生自信心的培養與技術的提高都有極大的好處,在鋼琴演奏會上,學生們會對自己的演奏水平提出更高的要求,也調動了大家的積極性,使得學生鋼琴水平整體上有突飛猛進的變化。當前,針對弱勢群體,即演奏水平較差的同學,需要展開特殊的教學指導,從觀摩會中吸取優秀經驗,從而達到整體進步的目的。
鋼琴教學復雜萬千,作為鋼琴教學的主導——教師在教學中的角色定位,更是是需要多樣性,各種角色互換。多重角色扮演,其目的只有一個——有效的推進教學實踐,大幅度的提高教學的成果,全方位的促進學生成長。相信在千萬鋼琴教育者孜孜不倦的實踐、總結、探討與反思的基礎上,21世紀的高職鋼琴教育一定會更加繁榮。
[1]宋妍.關于高職鋼琴教學的若干思考[J].中國職業技術教育,2009(32).
[2]蔡瑜.高職院校鋼琴學習方法及教材選用芻議[J].文教資料,2009(12).
[3]邵海波,李志弘.高職院校鋼琴教學改革與教學方法分析[J].吉林教育,2009(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