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西貴溪電力檢修公司燃修分公司,江西 貴溪 335400)
300MW汽輪機軸端汽封節能改造
黎龍醒
(江西貴溪電力檢修公司燃修分公司,江西貴溪335400)
某發電有限公司1#機組汽輪機和水泵汽輪機都存在軸封漏氣嚴重、熱耗與設計值相比偏高的問題,為此對軸端汽封進行部分改造,將原有的梳齒式汽封改為接觸式窩蜂汽封。改造后有效地提高了汽輪機和水泵汽輪機的熱效率,減少了軸封漏氣量,有利于機組經濟運行。
汽輪機;汽封;改進;節能
某發電有限公司1#機組汽輪機型號為N300-16.7/537/537-8,結構形式為亞臨界、單軸、雙缸雙排氣,再熱凝汽式。自2006年投產以來,存在機組熱耗與設計值相比偏高的問題,高、中壓部分軸端汽和低壓缸前、后軸端汽封真空泄漏量較大,嚴重影響了機組的經濟運行。
1.存在的主要問題
高壓缸效率偏低,高中缸夾層溫度高軸封內外漏嚴重等。該機組軸封及進橋汽封采用高低齒迷宮式汽封和梳齒式汽封。
根據不同電廠同類型機組大修揭缸檢查情況,汽封均沒有明顯磨損,表明設計間隙大,汽封漏氣量嚴重,密封效果差,使汽輪機缸效降低。
兩臺給水泵型號為G3.6-0.78-1,型式為單缸、單流、單軸、沖動式、純凝汽、新汽內切換。運行過程中存在軸端蒸汽以外漏氣量較大的問題,外漏蒸汽凝結成水后順著排水管流到地面。
2.節能改進措施
通過分析同類型機組改進情況,結合某廠300MW亞臨界汽輪機的結構,以及廣泛收集的接觸式汽封、布萊登汽封、窩蜂汽封、側齒汽封等資料,經對安全性、經濟性比較,決定采用某公司生產的王長春接觸式汽封,并制定了以下汽封改造和間隙調整措施和預期目標。
(1)利用機組大修的機會檢查測量汽輪機各部汽封間隙,對不改造的汽封間隙進行調整,確保汽封間隙調整到靠近最小值,減少級間漏損,提高汽輪機的缸效。
(2)將高、中、低壓軸封改造為接觸式鐵素體汽封,高中壓間汽封采用浮動齒鐵素1汽封。1#機具體改造內容如下:高中壓間軸6道,高壓缸后軸封4道,低壓缸前后軸封各3道。每臺給水泵汽輪機汽封改造3道,高壓側軸封1道,側壓軸封2道,兩臺給水泵汽輪機改造共計6道。
(3)解決高、中壓缸軸端漏氣,提高機組的效率,降低機組熱耗,避免蒸汽進入軸承室導致潤滑油乳化,確保機組安全運行;解決低壓缸軸端漏空問題,防止真空側空氣漏入,提高真空嚴密性,降低供電煤耗。
3.新型汽封
(1)汽封尖齒采用低硬度鐵素材質片。鐵素體片為鐵素體不銹鋼。鐵素體不銹鋼是在使用狀態下以鐵素體組織為主的不銹鋼。這類鋼具有導熱系數大、膨脹系數小、抗氧化性好、抗應力腐蝕優良等特點。
因鐵素汽封的汽封尖齒與軸發生碰磨不傷害轉軸,故汽封尖齒與轉軸的間隙較傳統汽封小,有利于提高密封效果。
(2)汽封改造方案。
①接觸式蜂窩汽封結構
接觸式窩蜂汽封密封部分主要由接觸齒、鐵素體齒、窩蜂帶組成。接觸齒的作用是保持與轉軸接觸,實現無間隙密封,并且具有自潤功能。鐵素體齒的汽封片采用低硬度鐵素體材質片,汽封尖齒與軸發生碰磨時不傷害轉軸,密封效果好。蜂窩帶由內孔表面為蜂窩形狀的六邊形小蜂窩孔組成,其芯尺寸為2.5mm、厚板0.1mm、蜂窩深度為3.2~6mm。主要作用是干擾氣流流動,降低內外氣流壓差。
②接觸式窩蜂汽封密封原理
當氣流通過高齒進入蜂窩帶時,氣流在壓力的作用下進入窩蜂汽室,氣流在六角形汽室中形成渦旋,正壓蒸汽由層流狀態轉換為紊流狀態,致使正壓蒸汽壓力減弱,減弱的正壓蒸汽同時在接觸齒的阻隔作用下形成渦旋回流蒸汽,回流蒸汽與正壓蒸汽的碰撞進一步削弱了正壓蒸汽的強度,最大限度地降低蒸汽泄漏量。
蜂窩結構是磨損材料,可以將轉子與缸體間隙設計到最小值,從而減少漏氣量,提高效率,降低能耗,同時又可提高轉動系統的穩定性,保證轉子不會與缸體產生摩擦而發生危險。
接觸式蜂窩汽封裝配中,調整汽封的徑向間隙、周向膨脹間隙、退讓間隙應在設計值范圍內,使汽封塊處于最佳安置狀態。
(1)改造后經運行證明,軸封漏氣量大大減少,軸封供氣壓力改造前需維持在0.09MPa。
以上改造后只需維持在0.06MPa即可。改造前由于軸封漏氣過大,需要啟旁路閥運行,改造后無須再開旁路閥運行。
(2)給水泵汽輪機軸封改造前漏氣較大,并且漏氣凝結成水沿著給水泵排氣管流到地面,改造后完全消除了該現象。
(3)改造后高中壓夾層溫度降低了7~8℃,證明高中壓缸夾層漏氣大幅度減少,達到了改造的目的。
對1#機組汽輪機和給水泵汽輪機軸端汽封進行改造后,接觸式汽封比原有的梳齒式汽封密封性更好,能確保機組安全穩定運行,節能效果明顯。汽輪機汽封改造后熱耗為8 061.485kJ/kW·h,比改造前降低93.073kJ/ kW·h,折合降低標準煤耗約3.18g/kW·h,達到了節能改造的預期目標。
[1]常咸伍,霍如恒.汽輪機本體檢修實用技術[M].中國電力出版社.
[2]王紹艷,袁紹華等.工業汽輪機技術問答[M].化學工業出版社.
TK26
B
1671-0711(2014)11-0022-02
2014-07-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