鄧虹
中西醫結合治療泌尿系統感染的研究
鄧虹
目的 分析2009年6月~2013年6月用中西醫結合治療泌尿系統感染的臨床療效。方法將本院收集的泌尿系統感染患者180例隨機分為對照組和中藥治療組, 每組分別為90例, 對照組只給予抗生素類藥物靜脈滴注, 中藥治療組在對照組治療的的基礎上合用中藥治療。結果 中藥治療組總有效率為97.8%, 對照組總有效率為80.0%, 中藥治療組要明顯的好于單純抗生素治療組(P<0.05)。結論中西醫結合治療泌尿系統感染方法簡單、療效較好, 值得在臨床治療中得到推廣。
中西醫結合;泌尿系統感染;抗生素
泌尿系統感染(urinary tract infections, UTIs)屬于較為常見的一種臨床疾病, 此病多由細菌感染尿路黏膜或組織所引起, 發病時會有一系列的尿路炎癥反應[1]。UTIs多發于絕經后婦女或育齡期女性, 這可能和女性特殊的生理因素影響,另外在成年男性特別是老年男性人群中的發病率也不可忽視[2]。當前對于UTIs的治療, 我國多數醫院采用敏感抗生素為基本手段, 中藥治療較少, 為此作者收集了2009年6月~2013年6月在昆明市中醫院急診科進行門診或住院的患者共180例, 分析臨床中藥治療效果, 現報告如下。
1.1 一般資料 本組共收治180例UTIs患者, 其中男54例,女126例;所有患者均符合WHO制定慢性泌尿系統感染診斷標準;患者年齡分布為32~78歲, 平均年齡為(47.8±10.4)歲;患者病程為3個月~12年, 平均病程為(3.4±1.2)年, 患者治療分組時采用隨機分配的原則, 兩組在性別、年齡、病程等一般資料方面比較差異無統計學意義。
1.2 治療方法 對照組給予敏感抗生素治療, 中藥觀察組在對照組治療的基礎上輔助以中藥。使用中藥的品名主要為:黃芩、半夏、生地、柴胡、石韋、黨參、扁蓄、山茱萸肉、山藥、甘草、澤瀉、茯苓、丹皮、滑石、金銀花、蒲公英、車前子等, 在治療時根據患者的病情適當加減。
1.3 療效判定 患者療效分為治愈、顯效、有效以及無效四個評價標準。①治愈:患者尿頻、尿急、尿痛、排不盡、尿滴瀝等癥狀均消失, 且經尿常規檢查所有指標均恢復到在正常范圍;②顯效:患者尿頻、尿急、尿痛、排不盡、尿滴瀝等癥狀均明顯減輕, 尿常規中WBC較治療前減少>50%;③有效:患者尿頻、尿急、尿痛、排不盡、尿滴瀝等癥狀均有一定的好轉, 尿常規檢查WBC較治療前減少30%~50%;④無效:患者臨床癥狀幾乎沒有改善。
治療組有效以上為72例(80.0%), 其中治愈30例, 顯效25例, 有效17例, 無效為18例(20.0%)。對照組有效以上為88例(97.8%), 其中治愈45例, 顯效32例, 有效11例, 無效者為2例(2.2%)。兩組有效率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
UTIs在臨床中較為常見, 當前關于UTIs的治療仍以抗生素為主, 這主要是由于抗生素具有藥效強, 起效快、可直接有效抑制細菌生長等優點, 但不可否認, 抗生素多由腎臟代謝, 過量使用可能會增加腎臟的負擔, 同時也可能會使患者產生耐藥性[3]。
中醫認為, 尿路感染屬于久病體衰、外感濕熱、飲食不節、情志不暢等引起的一種淋證病理, 此病應積極且早期治療, 若治療不及時, 可使病癥由實轉虛, 從而造成脾腎兩虛之癥, 加大了治療的難度[4]。本次作者治療UTIs患者, 在抗生素治療的基礎上, 加用中藥治療, 中藥的配方主要為黃芩、半夏、生地、柴胡、石韋、黨參、扁蓄、山茱萸肉、山藥、甘草、澤瀉、茯苓、丹皮、滑石、金銀花、蒲公英、車前子,治療時根據患者的不同病癥給予加減, 收到了很好的效果,中藥治療組有效率要明顯的高于常規抗生素治療組。
總之, 中西醫結合治療泌尿系統感染其方法簡單、療效較好, 應在臨床應用中得到推廣。
[1] 王靖,王敏.中西醫結合治療老年女性慢性尿路感染62例.中國老年學雜志, 2013,33(11):2682-2683.
[2] 王海燕.腎臟病學.北京:人民衛生出版社, 1998:801-828.
[3] 葉進,朱碧紅,王曉東,等.尿路感染病原菌分布及藥物敏感趨勢分析.中華醫院感染學雜志, 2007, 17(5): 591-593.
[4] 牛清軍, 曹秀清, 孫君雅.中西醫結合治療泌尿系統感染42例臨床療效觀察.中國實用醫藥, 2012,07(21):162-163.
650051 昆明市中醫院急診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