趙素藏
產婦產后抑郁情緒的原因分析和護理體會
趙素藏
目的 探討產婦產后抑郁情緒的產生原因及護理措施。方法 選取本院自2012年6月~2013年6月收治的 67例分娩患者, 并通過抑郁自評量表及自制問卷量表進行調查, 并對調查結果和產婦抑郁評分進行總結分析。結果 本組876例患者中67例患者伴有明顯產后抑郁情緒, 其中42例患者為輕度抑郁, 15例患者為中度抑郁, 10例患者為重度抑郁。缺乏孕期保健知識、新生兒性別、經濟狀況、情感支持等是導致產婦產后抑郁的幾種常見因素。結論 以導致產婦產后抑郁情緒的原因為依據, 給予患者針對性的護理干預是預防及減少產婦產后抑郁發生的關鍵。
產婦產后抑郁;原因分析;護理體會
為探討產婦產后抑郁情緒的產生原因及護理措施, 減少產婦產后抑郁現象發生, 對河南省濟源市第二人民醫院分娩并出現產后抑郁情緒的產婦的臨床資料進行了回顧性分析,并取得了良好的效果, 現將具體報告如下。
1.1 一般資料 選取本院自2012年6月~2013年6月收治的 876例分娩患者, 其中67例患者發生產后抑郁現象, 產婦最小年齡為20歲, 最大年齡為36歲, 平均年齡26.9歲;孕周最短為36周, 最長為41周, 平均38.8周;其中45例產婦為大專及以上學歷, 15例產婦為高中學歷, 7例產婦為初中及以下學歷;分娩方式:20例患者為剖宮產, 42例患者為自然分娩, 5例患者為陰道助產。
1.2 方法 采用本院自制問卷調查表對患者的基本情況、分娩情況、新生兒性別及健康情況、家庭關系、家庭經濟狀況等情況進行調查;并利用抑郁自評量表對患者的抑郁情緒進行評分, 并對調查結果和產婦抑郁評分進行總結分析。
本組876例患者中67例患者伴有明顯產后抑郁情緒,其中42例患者為輕度抑郁, 15例患者為中度抑郁, 10例患者為重度抑郁。缺乏孕期保健知識、新生兒性別、經濟狀況、情感支持等是導致產婦產后抑郁的幾種常見因素。
3.1 產婦產后抑郁情緒產生原因
3.1.1 體內激素水平變化 由于妊娠期間孕婦體內的孕激素及雌激素水平較高, 而雌激素又具有多種神經功能調節作用, 分娩后產婦的雌激素水平驟然降低, 這也會在一定程度上對產婦的情緒造成影響, 導致產婦出現產后抑郁情緒。
3.1.2 缺乏知識 產婦由于缺乏對預期檢查、孕期指導、分娩知識、喂養與護理等知識的認識, 使得其不能及早適應母親的角色, 因而極易導致孕婦出現焦躁、疲乏、恐懼等不良情緒, 嚴重時甚至會導致孕婦出現自責、悲觀絕望等情緒,從而導致產婦產后抑郁現象發生。
3.1.3 缺乏情感支持 產婦對婚姻不滿意、家庭支持不到位、分娩時丈夫未陪伴等都會對產婦的情緒造成影響。此外,分娩導致產婦失去就業機會, 使得家庭經濟來源減少等也會影響產婦情緒, 從而使出現產后抑郁情緒[1]。
3.1.4 分娩因素 產婦對分娩疼痛的恐懼極易使得機體出現神經內分泌失調等現象, 從而對產婦的子宮收縮造成影響,造成產程延長, 甚至會導致難產、剖宮產等, 從而使得產婦的不安情緒加重, 進而引起產后抑郁現象。
3.1.5 新生兒性別及健康狀況 部分產婦極其家屬因受傳統思想的影響, 具有重男輕女等思想觀念, 產婦生女孩后極易出現壓抑、自卑等不良情緒, 特別是對于第二胎仍為女孩的產婦, 其煩躁、自卑等情緒更加嚴重, 從而極易引起產后抑郁[2]。此外, 新生兒健康狀況也會對產婦的情緒造成影響,一旦新生兒出現少許不適, 產婦就會出現自責、擔憂等情緒,這樣會在一定程度上導致產后抑郁現象發生。
3.2 護理對策
3.2.1 做好孕期指導 產婦懷孕后就應加強對孕期指導的重視, 及時向產婦介紹孕期保健知識, 并且要向產婦接受定期檢查項目, 指導產婦掌握正確的自我監測胎兒的方式, 并且要指導產婦養成正確的飲食習慣, 并以孕周情況為依據指導其進行適當的活動, 從而逐漸增強其體質;對于高危產婦則應做好充分的產婦預防工作。同時護理人員還應認真了解導致產婦出現抑郁情緒的主要因素, 并給予其針對性的心理疏導, 使產婦明白不良情緒對自身及胎兒造成的不良影響。從而使產婦盡可能維持平和、健康的心態;如果需要可聘請專業心理輔導人員對產婦進行心理疏導, 從而盡可能的消除產婦的不良情緒, 預防或減少減少產后抑郁情緒發生。
3.2.2 加強情感支持 產婦分娩時應安排其丈夫或家長陪伴左右, 并及時給予產婦相應的鼓勵和安慰, 從而逐漸增強產婦的信心和勇氣;同時護理人員應以產程進展為依據給予產婦相應的指導, 指導產婦在鎮痛發生時應放輕松。另外,護理人員還應及時對產婦補充水分及易消化的食物, 從而減少分娩中體力的消耗[3]。對于行剖宮產術的產婦應加強對其心理護理的重視, 使其明白手術的重要性及安全性, 從而逐漸消除其不良情緒。此外, 護理人員還應囑咐產婦的丈夫及家屬給予產婦更多的關心及照顧, 使產婦感受到家人的關心及愛護, 從而逐漸消除其不良情緒。
3.2.3 營造良好的產后環境 產婦分娩后應為其營造一個舒適、安靜的休息環境, 產婦生產期間需消耗大量的體力,因此, 產后應確保其得到充分的休息。因此, 護理人員應合理的對其親友探視進行限制, 且護理工作應盡可能集中進行,從而盡量避免影響產婦休息。同時護理人員還應耐心的與產婦進行溝通和交流, 以患者的實際需求為依據給予其相應的幫助, 且要耐心的指導產婦掌握正常的母乳喂養方式及嬰兒護理知識;同時還要告知產婦良好情緒對乳汁分泌、子宮收縮、排除產后惡露的重要性, 從而使其盡量保持愉悅的心情。對于伴有剖宮產后疼痛癥狀的產婦應及時給予其止痛藥治療, 從而及時緩解其焦慮情緒。
3.2.4 營造良好氛圍 產婦產后往往因身體疼痛、缺乏育兒知識等因素而極易出現情感脆弱、易發脾氣、哭泣等現象,丈夫應給予其更多的理解及關心, 使產婦感受到來自丈夫的關心及愛護, 從而逐漸消除其不良情緒, 增強其信心和勇氣;同時護理人員還應指導產婦合理的對其心態進行調整, 使其以良好的心態應對生活中的各種變化, 從而有效的防止產婦產后抑郁現象發生。
總之, 以導致產婦產后抑郁情緒的原因為依據, 給予患者針對性的護理干預是預防及減少產婦產后抑郁發生的關鍵。
[1] 彭博.產后抑郁的臨床特征及治療進展.實用醫學雜志, 2012, 28(18):2991.
[2] 侯永梅.認知行為治療聯合系統性家庭治療改善輕中度產后抑郁.中國心理衛生雜志, 2012,26(10):741.
[3] 陳露露.產后抑郁癥相關因素分析.重慶醫學, 2010,39(8):982.
459000 河南省濟源市第二人民醫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