企業動態
11月1日,“湖北華豐十周年慶典暨高塔復合肥項目投產儀式,第二屆新型肥料發展與創新論壇暨2014年冬儲訂貨會”在湖北隨州順利召開。中國石油和化學工業聯合會副會長趙俊貴、農業部全國農業技術推廣服務中心土肥處副處長楊帆、中國農業科學院研究員林治安、廣西財經大學副院長羅勝、隨州市政府、武漢理工大學、武漢大學、湖北宜化集團、山東施可豐、新聞媒體及來自全國各地的經銷商代表近700人參加了此次盛會。
湖北華豐生物化工有限公司成立于2004年,十年來,華豐人承載著“構建和諧企業、打造百年華豐”的企業愿景,以“為員工創造幸福,為客戶創造利益,為社會創造價值”的堅定信念執著追求,發展至今已形成了占地500多畝,擁有高塔、氨化、氨酸、緩控釋肥、生物肥等6條生產線,年產能100多萬噸(20萬噸高塔硝硫基肥、20萬噸MDU緩控釋肥、20萬噸氨化硫酸鉀復合肥、20萬噸尿基復合肥、20萬噸生物肥)、員工800余人,總資產達3.5億元的大型化肥企業。
隨著湖北華豐二期項目的竣工投產,華豐的產品結構不斷優化升級,其中MDU緩釋肥引領國際緩釋肥進入MDU新時代,高塔硝硫基復合肥、氨化硫酸鉀復合肥實現了對傳統肥料的多項突破。同時借二期項目投產之際,華豐公司“五新工程”全面啟動,該工程包括新產品、新技術、新形象、新模式、新戰略,營銷體系全面升級,展開規模浩大的萬畝示范田建設工程和農化服務,將華豐的服務貫穿中華大地,華豐公司不斷深入廠商關系,堅持以客戶為重,廠商一體的理念,全面貫徹五星級經銷商激勵政策,為廣大經銷商合作事業的發展提供強大支撐。堅持技術引領、產品升級、服務創新、營銷落地,堅定的進行產業升級和戰略轉型,推進企業二次改革進程,迎接湖北華豐歷史發展的新紀元。
面對未來,華豐公司董事長兼總經理孫世軍先生表示,華豐公司將在全國實現四戰略總布局,構建七大公司,五大生產基地,綜合產能突破300萬噸/年,打造中國新型肥料航母級企業。
(李霞)
11月1日,魯西杜邦安全改善項目啟動儀式在魯西總部舉行,此舉標志著魯西杜邦安全管理項目正式啟動,也標志著魯西集團成為全省率先全面接受杜邦公司安全管理咨詢的企業。
杜邦公司是一家以科研為基礎的全球性企業,在212年的發展歷史中,杜邦始終以安全這個核心價值觀和“所有事故都是可以預防”的理念作為指導企業安全管理的原則,在安全管理方面取得了卓越的業績。魯西與杜邦進行合作,就是希望杜邦能帶給魯西集團先進的理念和做法,幫助魯西集團進一步提升和進步。
魯西杜邦安全管理項目啟動儀式的順利舉行,開啟了雙方全面深化合作的良好開端,杜邦公司有先進的管理理念和實用的管理工具和方法,魯西集團有優秀的文化和優良的作風,兩者的結合,一定會取得良好的效果,把魯西集團打造成中國化工行業安全管理的典范,實現做百年企業的宏偉目標。
(江燕霞)
由河南蓮花味精股份有限公司主辦的第六屆中國有機肥與土壤健康峰會于10月19日在云南省麗江市隆重召開。會議深入研討了我國的耕地質量現狀、解決病態土壤和亞健康土壤的途徑與對策、今后肥料的發展方向及農業增產增效的主要措施,并高度贊揚蓮花肥料對改良土壤、實現農業可持續發展所做的貢獻。
鄭州大學教授王巖,著名農資行業營銷實戰專家董三星等專家、學者蒞臨本屆峰會,并相繼發表了精彩演講。他們從不同側面、不同角度闡述了有機肥在發展現代農業、促進農業持續健康發展、實現公眾食品安全方面發揮的重要作用,對“蓮花”一直以來為推動中國農業向綠色、高效、環保、產業方向做出的積極貢獻給予了充分肯定,對蓮花公司的技術革新和產品升級大加贊賞,并對蓮花肥料的市場前景寄予厚望。論壇期間還有數名經銷商代表逐一登臺分享與“蓮花”成功合作的經歷與收獲,對升級后的蓮花肥料新品種充滿信心,決心一如既往地與“蓮花”真誠合作。
本屆峰會發出了關愛土壤健康倡議書,對以往給土壤健康行動做出突出貢獻的單位和個人頒發了獎杯和證書,與會者滿懷激情地宣誓“關愛土壤健康,從我做起”,并紛紛在關愛土壤健康倡議墻上簽名。今年,蓮花公司與鄭州大學聯袂攻關,實現了蓮花有機肥的配方改良和工藝流程升級。伴隨著“金養地”系列新品的面世,蓮花肥料系列產品又添新成員,不僅使蓮花公司肥料業務板塊更加生機盎然,而且也給廣大農資經銷商帶來了良好的商機,給廣大農民朋友帶來了珍貴的福祉。
(張文學)
10月29日,由天津嘉磷丹肥業有限公司主辦的“嘉磷丹肥業2014感恩年會暨新產品發布會”在天津薊縣隆重召開。天津嘉磷丹肥業有限公司創始人張子忠先生、張文英女士、董事長張志剛、中國人民大學農業與農村發展學院主任羅天生等領導、行業媒體及來自全國各地的經銷商200余人參加了此次會議。
“雙膜雙控肥、有機雙效肥、腐植酸涂層肥料”為本次會議的亮點,同時更是嘉磷丹肥業2015年隆重推出的新產品。雙膜雙控肥,區別于傳統的復合肥,該種肥采用硫包衣和樹脂包衣,有雙重緩釋的效果,使得肥效更長,效果更好;有機雙效肥,針對目前國內土壤問題嚴重,特別是濫施無機肥導致的土壤肥力下降、土壤板結等問題,施用后可提高土壤有機質含量,提升土壤肥力,優化土壤環境;腐植酸涂層肥料,具有活化土壤、使作物增產增收、提高農產品品質的效果。
天津嘉磷丹肥業有限公司是美國嘉磷丹化肥國際集團在中國大陸的全資子公司。該公司擁有總資產1.1億元,職工200余人,具有專業的土壤肥料專家教授科研隊伍,并與多所農業院校合作,進行科研開發項目。擁有年產控釋肥、摻混肥等各種肥料36萬噸/年的生產能力,是國內生產規模較大的BB肥生產企業之一。
服務三農、回報社會,為客戶提供優質高效的服務,使客戶在激烈的行業競爭中獲得絕對優勢,是嘉磷丹肥業成立以來一貫堅持的原則。在行業產能過剩、產品日趨同質化的今天,嘉磷丹肥業勇于將企業的著力點放在高能效、低能耗、低排放的“雙膜雙控”緩控釋肥的研發與推廣上來,主要是因為企業對緩控釋肥產業美好前景充滿信心。嘉磷丹肥業董事長張志剛在會議上表示,近年來,嘉磷丹工作重點是專注于品牌塑造和培育,把產品做好,讓服務落地,讓農民得到真正的實惠。張志剛強調,目前行業雖然產能過剩,但好產品永遠缺乏,關鍵是如何把握市場機遇。2015年嘉磷丹將征地200畝打造嘉磷丹化肥生產基地,三年內建成并投產30萬噸/年高塔硝硫基項目,30萬噸/年腐植酸涂層復合肥項目,60萬噸/年雙膜雙控肥項目及與其配套的20萬噸/年顆粒鉀肥項目,10萬噸/年硫包衣、10萬噸/年樹脂包衣項目,達到總產能160萬噸/年,總投資2.7億元。
(李霞)
10月28日,由南京國昌化工科技有限公司和山東華魯恒升化工股份有限公司合作開發和應用的GC-HS1000噸/日低壓節能氨合成成套系統在北京通過了中國石油和化學工業聯合會組織的科技成果鑒定。該成果在工藝開發、關鍵設備設計和制造、大型機組設計選型、設備配套等方面均實現了國產化突破,綜合能耗等關鍵指標達到或優于國外先進技術,在大型低壓氨合成領域完全可取代國外先進技術。鑒定委員會認為,該成果已達到國際先進水平。
今年4月,石化聯合會專家組對1000噸/日低壓節能氨合成成套系統進行了72小時連續運行考核,各項經濟技術指標均達到或優于設計指標。考核結果表明:該成套系統運行安全穩定,考核期間平均產量1019.71噸/日;塔阻力(合成塔進口至蒸汽過熱器出口)平均為0.16MPa,系統阻力平均為0.6MPa;在11.4MPa低壓下實現16.53%的氨凈值;噸氨副產4.0MPa過熱蒸汽0.97噸;合成系統節能效果明顯,綜合能耗低,噸氨的水、電、汽綜合能耗僅為73.04MJ,具有良好的經濟和社會效益。
為鞏固和拓展氮肥板塊,華魯恒升2010年計劃上一套30萬噸/年(1000噸/日)合成氨項目,在對國內外的合成氨技術進行全面分析比較后,最終選擇南京國昌公司作為合作單位,共同完成該項目。該裝置于2013年5月順利投產,運行一年多來,實現了節能高效長周期運行,達到了預期的要求,經濟效益顯著。
隨著世界能源供應日益緊張,合成氨工業向大型化、低壓化、節能化、安全環保方向發展成為必然趨勢。該成套系統的成功應用,完全符合我國氨合成工業的發展方向,在今后將會有更多的企業應用國產化技術。
11月13日,河南心連心化肥有限公司三分廠造氣系統固定床煤氣發生爐增氧間歇氣化改造取得成功,產量較增氧工藝投運前提高4.2%,噸氨耗煤下降33千克,電耗降低4.5千瓦時。
經過4個多月的連續生產運行,心連心公司對增氧制氣進行了階段性綜合評價:能夠提高單爐產氣量達15%以上,22臺爐能夠滿足六機滿氣量生產,增加合成氨產量20噸/班以上,達到班產總氨450噸,尿素有足夠液氨供應;采用增氧制氣后,造氣爐單位時間產氣量提高,有1-2臺備爐,每年節約大修爐費用約10萬元;降低煤耗30千克/噸氨,全年節約白煤1.2萬噸;降低電耗4-5千瓦時/噸氨,年降成本40萬-50萬元;能夠降低返焦2%左右,折合煤1.8噸/天,僅此一項全年節約成本51.54萬元。
經計算,在增氧濃度25%條件下,與傳統工藝相比,新工藝每生產1噸合成氨可減排CO2約70立方米,心連心公司現有12臺爐采用增氧工藝技術,每天生產合成氨780噸,年減排CO2約1800萬立方米,合1.77萬噸。
據介紹,該項目采用北京儀峰龍元節能科技股份有限公司節能專利技術——增氧間歇氣化新工藝、心連心公司四分廠空分富余的約3000立方米/時高純度氧氣、湖南儀峰優化控制技術有限公司自主研發的專用的造氣增氧DCS控制技術,將三分廠供氣車間西系統12臺造氣爐入爐空氣中的氧濃度由21%提高到25%-27%,并調整吹風、制氣時間及相應工藝指標,以提高吹風效率和蒸汽分解率,從而達到提高能源利用率、單爐發氣量,降低原料煤消耗、合成氨能耗和生產成本,減少污染物排放的目的。
化肥生產的主要成本是:煤耗、電耗、汽耗。而在這三大消耗中煤耗所占比例最大,達到60% -70%。因此企業要想降低生產成本就必須先降煤耗,目前大多數化肥企業采用的氣化方式還是成熟的固定床間歇氣化技術,要想進一步降低消耗非常困難。增氧制氣項目實施后,使心連心公司在節能降耗、降低生產成本上取得了較大成功。
心連心公司造氣系統4個多月的生產實踐證明:增氧氣化工藝在原有造氣生產裝置的基礎上,配置相應的增氧裝置、工藝控制和充分優化氣化條件后,在節能降耗、減排及單爐生產能力提高等方面取得的效果十分明顯。目前我國采用固定床間歇氣化生產的合成氨產量約占一半,如能將這一先進技術在全國推廣,將會作出更大的貢獻。
固定床增氧間歇氣化工藝的開發為國內幾千臺傳統的固定床間歇氣化爐又帶來了新的希望,固定床氣化用戶的技術升級并不只有粉煤氣化唯一方法,固定床增氧間歇氣化工藝值得積極推廣。該工藝由于氣化效率提高、氣化強度增大,單爐發氣量明顯提高,節煤節電效果明顯,同時CO2減排量也很可觀。希望下一步能夠通過不同用戶的生產實踐盡快摸索出針對增氧濃度、投資、氣化效率以及不同原料的最佳方案。
據介紹,固定床增氧間歇氣化工藝是在傳統的固定床間歇氣化工藝的基礎上,在進入煤氣爐的空氣中加入O2,通過提高入爐空氣中O2的濃度(22%-50%),提高O2與C的反應速度,縮短吹風、吹凈、回收階段的總時間,使其放出的熱量足以滿足C與水蒸氣反應所需要的熱量。當O2的濃度達到一定值時其凈吹風時間為零,增氧空氣與C反應生成的氣體全部回收到氣柜,制取合格的半水煤氣。這樣可減少甚至不對大氣排放CO2,減少污染,還可以大大提高煤氣發生爐的生產能力,降低造氣煤耗。
(錢伯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