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策要聞
8月15日,中國氮肥工業協會組織中石油、中?;瘜W、晉煤集團、陽煤集團、湖北宜化、魯西集團、中農、中化化肥等大型尿素生產和經營企業負責人座談,討論目前國內外尿素市場形勢及后期市場走勢。會議認為,當前國內雖處于用肥淡季,但國際市場需求旺盛提振了國內市場信心,尿素銷售形勢好轉,尿素價格出現連續上漲之勢。
本輪價格上漲主要有以下幾方面原因:
一是出口拉動。印度IPL招標后,外商陸續從中國尋貨,短期內集中采購拉動價格上漲。此外,國際尿素市場需求旺盛,美國、拉美等地區價格上漲明顯。
二是企業開工率低位運行,市場資源量減少。據協會統計,國內尿素產量已連續4個月同比下降,1-6月累計產量同比僅有0.3%的增長。而1-6月份累計出口量達417萬噸,比去年同期增加286萬噸。因此,國內尿素資源量同比減少了276萬噸。據協會8月14日統計,尿素日產量僅16.8萬噸,開工率約為64.5%,其中煤頭開工率68.6%,氣頭開工率55.3%。
三是上半年尿素總產能下降。今年上半年尿素實際新增產能160萬噸左右,退出產能達400萬噸,導致總產能比2013年底減少240萬噸左右。
四是企業、社會庫存均處于低位。目前國內尿素企業庫存量僅58萬噸左右,同比減少32萬噸。社會庫存也連續下跌,經銷商操作謹慎,庫存量同比下降約30%。
五是價格已跌破企業成本線,沒有繼續下跌的空間。
專家們表示,前期尿素價格過低,導致大多數企業虧損嚴重,本輪價格上漲屬于市場合理回歸。會議認為,尿素市場最低迷的時期已經過去,后期市場會逐步走出低谷。上半年尿素價格應是近些年及今后幾年的最低點,今后隨著各項優惠政策的陸續取消以及氣頭尿素產量的減少,價格會趨于上漲。
就短期來看,市場存在較多支撐因素:
一是明年政策存在一定變數?;试鲋刀惪赡芑謴?如果開征增值稅,大概測算尿素成本會上升30 -50元/噸。由于目前大部分企業已在成本線下運行,增加的成本企業難以自行消化,勢必會轉嫁到市場。
二是工業用天然氣價格從9月1日開始上調0.4元/立方米。雖化肥用存量天然氣氣價暫不調整,但目前西南地區氣頭尿素企業用氣約有30%左右的非化肥存量氣,氣價上漲將增加企業生產成本。另外,氣價上漲推動甲醇等化工產品價格上漲,也將對氮肥市場形成支撐。
三是四季度尿素產量不會明顯增長。一方面新增產能都將在年底投產,對全年產量貢獻很小;另一方面,進入冬季用氣高峰,氣頭企業勢必減產。目前氣頭企業開工率僅55%,年底有可能下降至40%以下。
四是印度仍有較大需求。據統計,今年印度從中國的采購量為260萬-270萬噸,預計仍將有100萬噸的需求。目前伊朗、烏克蘭尿素減產,對印度的出口量明顯減少,印度仍需從中國采購尿素。
五是出口價格具有競爭優勢。目前雖然出口價格上漲,但在國際價格普漲的情況下,中國即使按照290美元/噸的價格出口,仍低于黑海30美元/噸,在國際市場具有明顯的競爭優勢。
會議認為,當前廣大尿素廠商要積極維護好市場秩序,共同促進市場健康發展,并提出如下建議:
一是遵守《尿素出口自律公約》,嚴格履行合同,切實保證產品質量,杜絕低價傾銷;
二是優先滿足國內市場需求,積極做好秋種用肥供應工作;
三是處于檢修狀態的企業要認真做好檢修工作,為后期生產做好充分準備。
《合成氨企業環境守法導則》日前正式印發,內容涉及全國范圍內的新、改、擴建以及現有的合成氨企業。《導則》涵蓋清潔生產、建設項目環境守法、污染防治及環境應急管理、環境管理制度、企業內部環境管理措施等內容。這意味著今后合成氨企業加強環境管理有了更規范、更方便的參考依據。
當前合成氨行業面臨的環保壓力越來越大,環境守法成為企業生存發展的重大課題。合成氨企業應遵守普遍適用性的環境法律、法規、規范性文件、標準及政策等,還應符合行業性的環境管理要求、規范等,還有一些環保相關規定分散在相關技術標準、準入條件、行業政策里。這些法律法規和政策非常繁多,相互之間又有所交叉,企業完全理解掌握法規內容、遵守法規,缺乏系統指導。
該《導則》的守法依據包括《中華人民共和國環境保護法》、《中華人民共和國水污染防治法》、《中華人民共和國大氣污染防治法》、《中華人民共和國清潔生產促進法》等21部法律,《建設項目環境保護管理條例》、《排污費征收使用管理條例》、《危險化學品安全管理條例》等3項法規,《建設項目竣工環境保護驗收管理辦法》、《污染源自動監控管理辦法》、《環境信息公開辦法(試行)》、《建設項目環境影響評價分類管理目錄》等13項部門規章和規范性文件,以及《合成氨工業水污染物排放標準》、《大氣污染物綜合排放標準》、《惡臭污染物排放標準》等至少17項標準和規范。
環保部表示,《導則》不僅梳理了法規標準,還指出了實現環境守法的方法和途徑。制定該《導則》正是為了提高合成氨企業遵守環保法律、法規的能力和水平,使合成氨企業從立項建設到日常管理,都能主動遵守環保法律、法規、規章制度和技術標準、規范性文件的規定;同時,持續改進環境行為,降低環境違法風險,提高合成氨企業的污染防治水平和環境管理能力,最終將推動合成氨企業全面推行清潔生產,形成低投入、低消耗、低排放、高效率的節約型增長方式。
《導則》從項目建設階段的環境守法,到生產過程的環境管理;從合成氨、尿素、硝酸銨及聯產甲醇等生產工藝及污染源分析,到主要污染治理設施運行要求;從企業內部環境監督管理體系,到主要環境違法責任等均涵蓋在內。業內人士表示,對于合成氨企業而言,這相當于一份環境守法的“完全手冊”。
日前,青海省發布實施《氯化鉀生產技術冷結晶—正浮選法》、《氯化鉀生產技術反浮選—冷結晶法》兩個地方標準。這兩個地方標準對促進青海省氯化鉀行業先進清潔生產技術,“領跑”氯化鉀行業工藝技術具有重要意義。
青海省積極協調組織青海鹽化工行業及有關企業,研究氯化鉀生產行業先進清潔生產技術。按照“建立和完善‘領跑者’標準更新調整機制”的要求,青海省質量技術監督局確定在青海鹽湖工業股份有限公司開展全省鹽化工行業工藝技術和清潔生產技術“領跑者”標準體系試點。該公司按照試點工作要求,結合自身生產發展實踐,優中選優研制了《氯化鉀生產技術冷結晶—正浮選法》和《氯化鉀生產技術反浮選—冷結晶法》等2個鹽湖化工行業先進工藝和清潔生產技術標準。
這兩個地方標準從工藝原理、工藝流程、工藝參數、產品質量指標、產品質量檢驗方法等技術內容對氯化鉀生產、產品質量等進行了詳細規定。
冷結晶—正浮選法生產氯化鉀技術對傳統的冷分解-正浮選工藝主要進行了兩項核心改造,節約了礦產資源,提高了系統回收率、產品質量且節能效果明顯,具有廣泛推廣意義。
反浮選—冷結晶法生產氯化鉀技術使回收率較攻關之前的55%提高到63%。該技術為實現連續生產高品質98%氯化鉀奠定了堅實的工藝基礎。
氯化鉀生產技術冷結晶—正浮選法及反浮選-冷結晶法,生產過程中產生的老鹵(提取氯化鉀后的殘余物)均通過鹽田系統返回礦區用于低品位固體鉀礦的溶解轉化,實現低品位固體鉀礦的利用,從而達到清潔生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