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策要聞
國家統計局數據顯示,今年前4個月,我國化肥產量出現了有統計數據以來的首次全面下滑。據悉,2014年化肥產能還在繼續增加,產量卻不增反減,主要原因是化肥價格大幅下跌,企業效益大幅下降,不少企業虧損嚴重,開工率降低。
根據國家統計局最新統計數據,4月份,我國共生產化肥577.16萬噸(折純量,下同),同比下降4.86%;1-4月累計生產化肥2206.39萬噸,同比下降1.19%。化肥產量一改以前的增長態勢變為全面下滑。
分品種看,氮肥產量下滑最為明顯。4月份我國共生產氮肥397.53萬噸,同比下降4.94%;1 -4月累計生產氮肥1562.82萬噸,同比下降1.04%。磷肥和鉀肥產量同樣出現下降。4月份共生產磷肥123.47萬噸,同比下降5.86%;1-4月累計生產磷肥506.36萬噸,同比下降0.82%。4月份共生產鉀肥55.74萬噸,同比下降2.72%;1 -4月累計生產鉀肥137.56萬噸,同比下降4.54%。
國家發改委5月17日宣布,根據今年中央1號文件關于啟動東北和內蒙古大豆目標價格改革試點的要求,國家發改委、財政部、農業部聯合發布2014年大豆目標價格為每噸4800元。
國家發改委相關人士稱,實行大豆目標價格政策后,取消臨時收儲政策,生產者按市場價格出售大豆。當市場價格低于目標價格時,國家根據目標價格與市場價格的差價和種植面積、產量或銷售量等因素,對試點地區生產者給予補貼;當市場價格高于目標價格時,國家不發放補貼。具體補貼發放辦法由試點地區制定并向社會公布。
國務院有關部門和試點地區各級人民政府將密切跟蹤了解改革試點情況,廣泛聽取各方面意見,認真總結經驗,及時調整完善相關政策,確保目標價格改革試點順利推進。專家介紹,2008年10月,因為進口大豆占據了定價話語權,為保護豆農利益,縮短自主大豆產業受國際大豆價格沖擊的時間和幅度,中國出臺了臨時大豆收儲價格政策。但是,該政策卻未能有效穩定主產區的大豆種植面積。數據顯示,作為主產區的黑龍江大豆種植面積從2010年的6735萬畝縮減到了2013年的3105萬畝。
據介紹,雖然每噸4800元的目標價格較去年臨儲收購單價高出200元,但是大豆單產仍然較低,種植收益不及玉米和水稻,種植面積預計還將進一步下滑。不過,由于補貼政策的存在和臨儲大豆拋售預期,預計國產大豆供給量將增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