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 彬, 李麗華, 王 盼
(湖北省地質局 第八地質大隊,湖北 襄陽 441002)
地質災害是個全球性問題,每年全球發生的地質災害多不勝數,也是最令各國頭疼的問題之一。中國是世界上地質災害較嚴重的國家之一。根據國土資源部統計,2012年中國發生地質災害多達14 322起,其中特大型72起,大型71起,中型377起,小型13 802起,造成375人死亡失蹤,直接經濟損失52.8億元;2013年上半年,全國發生地質災害4 049起,共造成250人死亡或失蹤,直接經濟損失10.2億元,其中6起特大型地質災害,以降雨等自然因素造成的滑坡為主,造成132人死亡失蹤,直接經濟損失1.8億元。
頻繁發生的地質災害對人民的生命財產安全造成了巨大的危害,如何采取有效的技術和工程措施來防止地質災害的發生或者減小地質災害對其影響范圍內的危害程度,在有限的資金條件下如何設定地質災害的防治目標,更合理的實現減災效益,都是擺在地質科技人員面前具有長遠意義的研究課題[1]。
目前,對地質災害所包含的災種范圍認識不同,因此不同的研究人員從不同角度對地質災害提出了不同分類方案,而這里研究的是突發性地質災害,主要包括崩塌、滑坡、泥石流和巖溶塌陷等。因為各種地質災害的特點不同,所以針對不同的災害體要提出不同的施工設計,這就要求要對災害體有清晰的認識,總結以往的經驗,提出合理的設計方案,制定合理防治目標,最大程度的實現地質災害治理的工程效益[2]。
經過長時間的研究總結,目前國內針對地質災害治理已經具備較為成熟的技術措施,特別是針對滑坡治理,已經具備了豐富的經驗和技術,在中國的減災防災工作上做出了巨大的貢獻。
蓮花沱Ⅰ號滑坡平面呈北東向縱長型展布,總體表現為兩條北東—近南北向山體相間的低洼折線狀緩坡地形,宏觀地形呈兩脊相夾的“筲萁”狀。滑體縱長1 300~1 500 m,寬230~460 m,面積56×104m2,滑體厚19.00~52.80 m,最大厚度73.27 m,均厚25 m左右,總體積約1 400×104m3,滑坡主滑方向為NE50°。滑坡后緣高程540 m,上部牽引變形區高程達570 m。滑坡前緣高程在139 m庫水位以下。為一危害性大的特大型滑坡[3]。
由于三峽水庫提前蓄水,庫水位抬升后將更不利于滑坡的整體穩定。蓮花沱Ⅰ號滑坡一旦產生大規模變形破壞將危及滑坡區及臨近區段153戶、648人、1所小學、2 300 m村級公路、27.6 hm2農田與大量果園,直接經濟損失約6 946.5萬元,潛在危害巨大。
根據設計要求,該滑坡治理方案主要為抗滑樁+監測工程。2007年1月該項目竣工完成,并最終依次通過了縣市、省廳、國家驗收,驗收結果優良。
秭歸蓮花沱Ⅰ號滑坡治理工程的實施,保障了滑坡體上的公路安全通暢,保護了滑坡前緣長江河道的安全,保障了區內150多戶居民生命財產安全,保護了當地大量的土地資源,帶來巨大的經濟效益和社會效益。
布袋營滑坡屬湖北省國土資源廳重點關注的災害點之一。該滑坡位于湖北省十堰市竹山縣文峰鄉滾子嶺村堵河右岸,為一危害性大的特大型滑坡,其南北向縱長840 m,東西橫向平均寬430 m,平均厚40 m,總面積約41.16×104m2,體積約為1 646.40×104m3[4]。
若滑坡發生整體滑移,則滑體物質將堆積于順河長350 m的地段內,形成河道的堵塞,堆積高度將達到70 m,堆積頂面高程達到300 m,形成的堰塞湖水將淹沒堵壩上游10 km的竹山縣城及沿岸300 m高程以下的居民,嚴重威脅7萬多人的生命財產安全,影響黃龍灘水庫正常運營,威脅鑫旺煤礦巷道,阻斷竹山—大坪的鄉級公路。
根據設計要求,該滑坡治理方案為抗滑樁+鋼筋混凝土格構護坡+排水溝+監測工程,2009年10月該項目竣工完成,并最終通過了省廳級的驗收。
竹山布袋營滑坡治理工程的實施,保護了竹山—大坪道路的安全,保障了堵河河道的通暢,間接保障了上游的竹山縣城及下游沿岸7萬多居民的生命財產安全。給當地帶來了巨大的經濟效益、社會效益和環境效益。
白米凹滑坡是一個年代久遠的特大型老滑坡。上世紀70年代就出現了明顯的變形。該滑坡位于房縣萬峪河鄉白米凹村,平面形態呈不規則長舌形,縱長1 730~1 940 m,寬360~580 m,平均厚14 m,總面積84×104m2,體積約為1 176×104m3,主滑方向329°,為特大型土質滑坡[5]。
白米凹滑坡前緣下游即為萬峪河鄉集鎮。滑坡距集鎮不足200 m,集鎮有常住居民1 874人,以及萬峪河鄉政府、中學、小學、衛生院、財政所、信用社等企事業機關。滑坡體在暴雨等不利因素作用下,發生失穩,形成堰塞湖及泥石流,直接威脅萬峪河鄉鎮1 874人生命財產安全,危及城鎮交通、電力、通訊,經濟損失達7 560余萬元,社會影響巨大。白米凹村在滑坡體上分布有68戶居民226人,農田35 hm2,滑坡一旦發生破壞失穩,將威脅滑坡體上68戶居民的生命財產安全,破壞農田的正常使用,經濟損失達1 475余萬元。同時還將帶來一系列環境保護、移民遷建及其它一系列問題,社會影響巨大。
該滑坡治理工程設計方案充分考慮現有的經濟能力,在治理工程總體布局下分期實施,分期工程措施應相互配合,能滿足滑坡綜合治理的規劃布局。
根據設計要求,該滑坡治理方案為抗滑樁工程+護坡工程+地表排水工程+監測工程,2013年12月該項目竣工完成,監測結果顯示,目前滑坡處于基本穩定狀態。
白米凹滑坡治理工程的實施,保護了滑坡體上68戶居民226人及萬峪河集鎮常住居民1 874人的生命財產安全;保護了萬峪河鄉政府、中學、小學、衛生院、財政所、信用社等企事業機關的安全。間接保障了萬峪河上游的及下游沿岸居民的生命財產安全。給當地帶來了顯著的經濟效益、社會效益和環境效益。
以往的地災防治工作注重的主要是治理效果,但地質災害的存在不僅影響著人民的生命財產安全,同時影響著社會環境以及城市(鎮)規劃和建設,因此我們的防治工作在保障了人民生命財產安全的同時,更應考慮環境建設、經濟發展城鎮規劃、土地利用等相結合,這樣才能充分體現治理工程的綜合效益,為社會和人民服務。因此,現在及將來的地災防治工程應充分考慮人與自然、經濟與環境的良性互促,更要結合國家的宏觀戰略以及當地城市(鎮)規劃和建設的可持續發展戰略,并以此作為地質災害防治工程綜合效益的指導思想。
地災防治工作的開展不僅僅取決于治理方案的合理性,更重要的是社會的支持程度。以后地災防治工作更應適應社會環境的發展和城市(鎮)規劃建設,加強地災防治工作的科學研究,爭取用最經濟合理有效的治理方案,獲取最佳的綜合效益。
參考文獻:
[1]張梁,張業成,羅元華.地質災害災情評估理論與實踐[M].北京:地質出版社,1998.
[2]任幼榮.論三峽庫區地質災害防治工程綜合效益[J].地質災害與環境保護,2002,3(2):70-74.
[3]程興旺,等.秭歸蓮花沱Ⅰ號滑坡竣工總結報告[R].宜昌:湖北地建正發建設工程有限公司,2007.
[4]趙仕,等.竹山布袋營滑坡竣工總結報告[R].竹山縣:竹山縣國土資源局,2009.
[5]魏正運,等.房縣白米凹滑坡竣工總結報告[R].房縣:房縣國土資源局,20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