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本刊記者 何世念
一切工作都要以發展質量和效益為中心,都要服從發展質量和效益,都要以發展質量和效益為衡量標準,都要以發展質量和效益為導向。
“發展質量和效益,是企業發展的核心競爭力,是我們建設世界一流最本質的競爭能力,是企業全部工作的出發點和落腳點。我們要突出樹立發展質量和效益理念,一切工作都要以發展質量和效益為中心,都要服從發展質量和效益,都要以發展質量和效益為衡量標準,都要以發展質量和效益為導向。”集團公司董事長、黨組書記傅成玉在作主題報告時,特別強調了推動中國石化轉型發展、提高質量和效益的重要性。
經過30年的快速發展,目前的中國石化已經夠大,但不強,在質量效益上與世界一流公司還有很大差距。所以必須轉變發展方式,由外延式發展轉向內涵式發展,由量的發展轉向質的發展,從根本上提高企業的內在實力和競爭力。這次工作會議把優化資源、調整結構、推動轉型發展,提高質量效益,提升到了打造世界一流的新高度,并對此進行了詳細的規劃和部署。
“很多企業都堆壓了大量無效、低效資產,然而一些企業管理者的投資沖動卻一點沒減,除了靠投資擴能形成工作量外,其他幾乎無能為力,這既說明了過去我們過于注重靠投資拉動、靠規模擴張,也反映了我們一些領導者的生產型思維和能力,嚴重缺乏經營型理念和靠市場打拼的本事。”傅成玉對中國石化存在的粗放經營、投資質量低下狀況很不滿意。
投資回報率低特別是增量投資效益下降,是目前中國石化各板塊的普遍現象。工作會議決定,從今年開始,要堅決把投資總額降下來,讓所有的投資都有好回報、高回報。緊緊圍繞國家產業政策和公司發展目標,完善投資管理機制,深化戰略和規劃研究,加強投資和項目優化,除安全環保要求和民生工程外,對于沒有市場、沒有效益的項目堅決不投。
著力盤活存量資產是提高發展質量的重要方面。目前中國石化的資產已達2.3萬億元,其中很大比重是無效、低效資產,盤活存量資產是提高經營質量的重要手段。為此,中國石化將探索擴大資產經營的有效途徑,盤活存量資產,加大低效、無效資產(產權)清理處置力度,提高資產經營效率。關停高耗能、高污染、低效益、無效益的老裝置,推進老企業、老裝置挖潛改造和脫瓶頸改造。
油田板塊代表說,要抓好投資決策,強化兩端管理,簡化中間過程。要變管理資產為經營資產,資產要創效,增量資產要增效。
產業結構、原料結構、裝置結構、產品結構和市場結構不合理,以中低端大宗產品為主,產品檔次和附加值不高,是制約中國石化提高競爭力的主要瓶頸。調整產業結構是促進轉型發展的重要途徑。
根據工作會議部署,中國石化今年將加快推進結構調整和轉型發展。在上游業務方面,將調整儲量產量結構,強化效益觀念,嚴格控制成本,實現高效勘探開發。抓好天然氣資源、市場、管網設施的戰略布局,推進產業鏈優質發展。調整國外上游業務結構布局,剝離非核心資產、低效無效資產,實現資產價值最大化。在煉油方面,將調整裝置結構,解決煉油化工不匹配的問題,多產高附加值產品,提高出口能力。在化工業務上,重點抓好原料和產品結構調整,搞好差別化、功能化、環保型新產品的開發,提高高端產品和效益好的產品比例,加快發展煤化工和天然氣化工。油品銷售業務上將突出效益導向,提高加油(氣)站的發展質量和單站銷量,加快成品油管道布局和建設,推進非油品專業化、市場化發展。在工程服務領域,將發揮重組整合優勢,通過“收縮一批、退出一批、整合一批、發展一批”,不斷減少中低端業務,加快發展高端業務,著力培育國際競爭力。繼續做強做大國際貿易,加快推進市政類、公益類業務社會化,研究經營性業務專業化經營模式。
傅成玉說:“資源優化是促進轉型發展的重要舉措,具有全局性、戰略性。要加強頂層推動,健全工作機制,切實抓出成效。”
中國石化將充分發揮一體化優勢,按照總部、事業部、區域、企業四個層次,開展原料、產品、物流、運行四個優化。在總部層面重點推動油、氣、煤、化等產業鏈的優化組合,提升全產業鏈價值,實現整體效益最大化;在板塊內部突出抓好原料采購、裝置檢維修、產品生產、市場營銷等優化;在區域層面主要針對山東、沿江、珠三角、長三角等重點區域,開展產業鏈一體化優化;在企業內部將結合裝置和市場情況,深度開展產品結構、公用工程、安穩長滿優運行、存量資產等優化。會議要求總部、事業部、區域、企業都要確定重點優化項目,明確每個項目的目標、措施、進度和責任分工,拿出實實在在的優化成效。
調整結構、優化資源得到與會代表的一致認同。煉油板塊代表說,應從產業競爭力的角度來思考如何調整企業結構和產業結構,特別是煉化一體化企業,要為化工優化留出空間。化工板塊代表表示,化工企業要考慮探索新型生產模式,依靠原料結構調整、產品結構調整和一系列重組等多種方式加快轉型發展步伐。石油工程單位代表表示,要強化高端發展、國際化發展理念,拓展高端業務,提高國際競爭力。
綠色低碳戰略是中國石化六大發展戰略之一,推進綠色低碳發展,是轉型發展的必由之路。2013年8月28日國家環保部給予中國石化煉化項目環評限批的處罰,是中國石化歷史上受到的最嚴厲的環保處罰,使集團公司領導層受到很大震動,堅定了加快推進綠色低碳發展的決心和緊迫感。中國石化很快啟動了“碧水藍天”環保專項行動,2013~2015年3年間,投入228.7億元實施803個環保綜合整治項目。
工作會議明確要加快轉變發展方式,著力推進綠色低碳發展。一是加快實施碧水藍天專項行動,實行掛牌督辦,確保項目不拖后、不落空;二是加快實施能效倍增計劃;三是加快地熱、生物質能源等清潔能源發展,抓好碳資產管理,積極參與碳交易;四是抓好主要污染物總量減排工作,確保完成國家考核目標。
科技創新是促進轉型發展的重要驅動力。中國石化將著力推進科技創新,改革科技體制機制,充分激發創造活力。優化科技資源配置,實現協同創新和開放式創新。改進科研投入機制,提高科研投入產出效率。加強新產品、新技術開發的體制機制創新,完善科研人員分類考核機制,探索建立創新成果利益分享機制,充分調動科研人員積極性。著眼公司發展需要,在油氣增儲上產、增加重質油加工手段、推進化工原料和產品結構調整、節能環保、戰略性新興產業等領域,集中力量突破一批重大關鍵技術。
與會科研板塊代表認為,要打破體制機制障礙,建立健全交流機制,解決科研排他問題,實現優勢互補。科研單位應發揮優勢,在企業改革、發展、質量、效益、安全環保等各項工作中當好推進器,為企業的轉型發展提供技術支撐。
轉變發展方式,轉型發展提高發展質量和效益,趕超世界一流,是一個持續推進的過程,任重道遠,需要一步一個腳印地向前推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