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柏 舟
在國際經濟合作不斷深入的狀況下,國際物流的發展必須不斷適應國際貿易的結構變化和商品流通性的變化。
隨著我國經濟合作的不斷發展,我國的國際貿易也迎來了新的發展機遇。國際物流作為架在國與國之間的橋梁,其發展必須不斷適應國際貿易的結構變化和商品流通性的變化。
自加入世貿組織后,我國的對外出口總額每年都在增加,這為我國的經濟發展和國際地位的提高奠定了堅實的基礎,我國成為全球貿易大國。但是,在國際貿易的發展過程中仍舊存在著諸多問題,這些問題的存在嚴重制約著我國國際貿易和經濟的發展。
國際貿易順差帶來的困境。貿易順差反映某個國家在特定年份的國際貿易活動情況。近年來,隨著我國不斷增長的貿易順差,為誘發相關貿易伙伴國之間的摩擦提供了可能。隨著我國社會主義市場經濟的不斷發展,貿易順差越來越明顯,但這種順差也為人民幣的升值帶來了壓力。人民幣的升值,必然引發央行向市場投放大量的基礎貨幣來緩解對外貿易的外匯占款壓力。從經濟學的角度來看,大量的基礎貨幣的投放必將引發通貨膨脹,對我國的國民經濟的發展是極為不利的。
關稅壁壘帶來的困境。關稅壁壘與非關稅壁壘問題一直是困擾我國對外貿易發展的一個主要因素。我國通過對各種進口商品征收附加稅、進口稅,這對外國商品進入我國起到了一定的限制作用,削弱了外國商品在我國的市場競爭力,保護了我國商品市場的穩定和正常發展秩序,此種行為屬于貿易壁壘中的一種。這種方式雖然保護了我國產品市場,但是卻增加了外國專門針對我國的高額稅收而采取的對應措施。同時,我國政府為了保護我國商品市場而采取除了關稅以外的一些其他方法來調節、管理、控制本國的對外貿易活動,這是一種非關稅壁壘。我國政府采取的這些手段和政策都是為了抑制外國商品進口,保護本國商品市場、保護我國國內的產業發展以及正常的經濟秩序。但是,這些將對我國的對外貿易發展產生一定的影響。
在我國,國際物流行業起步較晚,規模較小,物流體系相對國際物流而言較為落后,這些已經成為制約我國對外貿易發展的焦點問題。
缺乏與國際物流標準的統一。多年來,由于受我國計劃經濟體制的影響,很多方面都與國際標準不統一,增加了我國物流企業與國際交往的難度,更不利于我國對外貿易的進一步發展。我國為了保護本國的商品市場原本就存在著關稅壁壘,再加上與國際物流標準之間的不統一,增加了我國國際物流的損失。目前我國國際物流在包裝的標準、商品存儲的規格等多方面都無法實現與國際的接軌,國際物流業的信息化程度也較低,導致物流效率低下。
國際物流行業的基礎設施落后。近年來,雖然我國加大了對國際物流基礎設施的投入,但是由于我國物流在基礎設施的規劃上存在著諸多不合理問題,科技含量低,物流基礎設施很難滿足不斷增長的國際物流發展的需要。

□ 國際物流的發展提高了國際貿易的效率。汪洋 供圖
缺乏高效率的物流服務。目前我國國際物流的服務效率和服務水平與國際物流行業存在著很大的差距,尤其是服務方式和服務手段上還比較單一,也比較原始,很多物流服務方式仍舊停留在傳統的階段。目前我國國際物流業并未將重點放在全面開展物流信息服務、物流成本的控制、流通加工、庫存管理等物流增值服務方面,特別是在全程物流服務與物流方案的設計方面更是十分缺乏,遠遠落后于發達國家。
隨著知識經濟時代的到來,我國推出“走出去”的戰略,對外經濟合作進入迅猛發展的時期。目前,我國對外經濟合作仍是采取直接投資、對外工程承包、對外勞務合作這三種形式,但是已經朝著具體合作的路徑和多樣化方式的趨勢發展。隨著我國“走出去”戰略實施的快速發展,我國對外經濟合作也面臨較大風險。這更加大了我國對外貿易的發展難度。
隨著信息技術的不斷發展和在國際物流業中的運用,國際物流業中高科技的運用越來越廣泛。這使得國際貿易的成本大大降低,也降低了國際貿易的運轉難度。國際物流的發展,物流設施、工具、集裝箱規格條形碼技術等達到了統一使用標準,解決了各國現代物流技術存在差異的問題,提高了國際貿易的效率。國際經濟合作下的現代國際物流的運輸方式促進了國際貿易的發展。運輸的效率和質量關系到物流體系的正常、高效運轉,是物流體系的核心。目前現代國際物流主要是采取國際聯運和分段運輸這兩種運輸方式。國際聯運的誕生使國際貿易的發展變得更加頻繁和快捷。國際經濟合作下第三方物流的發展進一步促進國際貿易的發展。第三方物流的產生不僅大大降低了企業的物流運輸成本,使國際貿易更迅速地向高效化、集成化進程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