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策要聞
發改委網站消息稱,2014年春耕在即,落實中央農村工作會議精神,做好春耕化肥生產供應保障責任重大。近期有關單位共同分析了春耕化肥供需形勢,認為2014年春耕化肥整體供大于需,資源保障程度高。
消息披露,2013年10月-2014年1月間,國內化肥生產基本正常,產量同比有所增長,主要品種均供大于求;流通環節儲肥較為充裕,批發等中間環節庫存略有減少,但主要淡儲企業資源下擺比例提高,總體庫存高于上年。
而在生產流通環節,產能相對過剩以及部分生產原料供應受限使得企業開工率有所下降;成本上升加大企業運行壓力;運輸瓶頸對化肥流通形成較大約束,假冒偽劣產品仍較為猖獗,生產流通企業經營風險加大。
消息稱,各單位要結合自身職責,做好相關工作。從保障化肥生產原料供應、優先安排化肥鐵路調運、落實好化肥淡季商業儲備任務、提高農化服務水平、強化農資質量管理、加強企業自律行為引導等方面切實盡到責任,確保春耕化肥供應,為農業增產、農民增收做出貢獻。
2014年1月20日,2014年上半年鉀肥大合同談判塵埃落定。以中農為首的中國鉀肥進口聯合談判小組與俄羅斯烏拉爾鉀肥Uralkali公司達成新年度鉀肥供應合同。2014年上半年供應量為70萬噸,到岸價格由上一年度的400美元/噸降至305美元/噸(發運快遣折扣另計),下降95美元/噸,降價幅度為23.7%。
在此次70萬噸的供應量中,中農占60萬噸,中化10萬噸。據統計,2013年1-11月,在中國進口鉀肥的542.32萬噸總量中,來自俄羅斯的進口量為203.23萬噸,其中來自邊貿的進口量約180萬噸,2014年邊貿進口量預計與之持平,根據新年度大合同,海運進口量已有較大提升。加鉀、APC、ICL等供應商預計也將陸續與中方簽訂2014年鉀肥供應合約。國產方面,鹽湖100萬噸新增產能2014年將完全釋放,新年度預計產能將達到400萬噸,綜合來看,2014年國內鉀肥市場的供應量仍較為充足。
據相關報道稱,我國土壤肥料利用率僅為約30%,不合理施肥造成土壤酸化、耕地養分失衡等問題。農業部表示,將探索配方肥進村入戶到田的有效模式,根據土壤狀況“量身打造”肥料。
農業部專家組成員、中國農業大學教授陳新平介紹,在80年代,我們的肥料利用率在30%到35%,到2000年只有28%左右,為什么下降,一方面是經濟作物面積在增加,另一方面是糧食作物產量增長的速度趕不上施肥增長的速度。
為了提高化肥利用率,農業部已連續兩年聯合200多家大中型肥料企業參與測土配方施肥,通過科學制定配方,盡可能減少過度施肥。
日前,農業部種植業管理司與中化化肥有限公司在京簽署了《合作推進科學施肥備忘錄》。此次合作旨在加強農企合作,探索配方肥進村入戶到田的有效模式,構建科學施肥長效機制,促進農業增產增效、農民節本增收、化肥產業轉型升級,為保障國家糧食安全、農產品質量安全和農業生態安全提供有力支撐。
根據合作備忘錄,2014年將在糧食和經濟作物優勢產區,選擇一批糧食主產大市大縣、蔬菜生產大縣和特色經濟作物優勢縣,共同開展“農企合作推廣配方肥示范縣”創建,通過科學制定配方、積極組織配方肥生產、建立智能化終端配肥服務網絡、開展新型經營主體個性化服務,集成推廣科學施肥新技術,進一步提高測土配方施肥技術的覆蓋率,推動配方肥進村入戶到田,因地制宜探索農企合作推廣配方肥的有效模式,打造一批可供復制的典型樣板。
中國石油天然氣集團公司經濟技術研究院日前發布的一份報告稱,2013年,我國天然氣進口量同比大增25%,達到530億立方米,全年天然氣表觀消費量達到1676億立方米,天然氣對外依存度首次突破30%,達到31.6%。
2013年,我國天然氣消費量同比增長13.9%,占一次能源消費的比重由上年的5.4%上升到5.9%。我國已成為世界第三大天然氣消費國。
報告預計,2014年,我國天然氣市場供需仍將保持緊平衡,預計表觀消費量將同比增長11%,至1860億立方米。在一次能源消費中所占比重增加到6.3%。季節性用氣矛盾將更加突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