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刊記者 王芳
當文化碰上“娛樂寶”
本刊記者 王芳
在促進影視、娛樂等文化產業發展的同時,娛樂寶甚至可能顛覆中國電影的制作、發行與商業模式,讓互聯網金融成為未來影視制作生產籌資的一種新渠道。
3月,阿里巴巴的寶寶們遭遇了成長的煩惱:支付寶快捷支付受阻,余額寶快捷支付限額。面對傳統銀行業的圍追堵截和監管機構的嚴加監管,阿里并沒有停下利用互聯網玩跨界的腳步。
3月27日,阿里數字娛樂推出了娛樂寶產品,并于3月31日正式開賣。公開數據顯示,截至4月3日,娛樂寶首期四個投資項目全部售罄,總投資額7300萬元。娛樂寶的推出正值《關于深入推進文化金融合作的意見》出臺,而娛樂寶也正好將文化與金融元素進行了創新式的結合,究竟會怎樣,誰都好奇。
說到余額寶,大家都不陌生,這款產品一經問世就受到了投資者的熱捧,與之有異曲同工之妙的是近期問世的娛樂寶。而不同之處在于娛樂寶的投資風險大于余額寶,投資價值小于余額寶。那娛樂寶到底是什么?
與余額寶對接貨幣基金不同,娛樂寶對接的是一款名為“國華華瑞1號終身壽險A款”的投資連結型保險產品。據業內人介紹,這是一種集保險和投資于一身的產品,目前市場上的投連險一年期收益率在5%—6%,但風險是保險里面最高的。娛樂寶方面也表示,娛樂寶不保本不保底,產品生效后網民有十天的猶豫期,一年內領取或退保要收取3%的手續費,一年后自動全部領取。
“因為它本身是不保本的,而且其投資操作方式并不明晰,預期收益也不等于實際收益,風險多大沒人知道。”在銀行工作的李小姐給出了她沒有購買娛樂寶的原因。她告訴本刊記者,一年內領取或退保的需收取3%的手續費這個條件也是她不能接受的。
盡管如此,娛樂寶依舊銷售火爆。阿里數字娛樂提供的資料顯示,僅三天半的時間,娛樂寶首期四個投資項目全部售罄,共計78.5萬份。
“本身我們就把它定義為影視娛樂這樣一個產品,同時具備保險理財的屬性,我們對這個事情的定位是大家重在參與。”阿里巴巴集團公關部工作人員張啟在接受媒體采訪時表示。
對于有人質疑娛樂寶的屬性,阿里方面相關負責人均態度明確,“娛樂寶不是眾籌”。他們認為,眾籌不以股權或資金作為回報,必須以實物、服務等作為回報,對一個項目的支持屬于購買行為而非投資行為。而且,項目發起人也不會向投資者許諾任何資金上的收益,但是娛樂寶則向用戶許諾會有投資回報。

阿里巴巴近年來入股的部分企業
除了對娛樂寶產品屬性的探討,對于阿里此次的用意,大家也猜測不已。雖然阿里表示娛樂寶的文化屬性大于金融屬性,但從其不斷推出的互聯網金融產品中,還是透露出阿里對互聯網金融未來發展前景的看好。
起步于淘寶的阿里巴巴,借助著互聯網,從支付寶到余額寶,在互聯網金融領域的道路上越走越遠。眼下,面對傳統銀行業的圍剿和騰訊財付通的分流,再加上首個互聯網金融監管規章的即將出臺,為鞏固自己的互聯網“霸主”地位,阿里確實需要推出一個具有創新性的重磅產品,娛樂寶應運而生。
“這款產品不僅僅是一個互聯網金融產品,更多層面是一個娛樂化的創新產品。”張啟說,阿里推出這款產品,既能讓廣大消費者參與到影視、游戲的生產制作當中,又能解決影視、游戲等部分制作方的部門資金問題,支持阿里在文化產業領域里又一新的探索嘗試。
其實,阿里對于文化產業的“覬覦”,從去年就開始了。2013年9月,阿里成立了數字娛樂事業群開始進軍視頻領域,同時包含音樂、閱讀等。今年三、四月份又相繼入股文化中國和華數傳媒兩家大傳媒集團。無論是早年投資華誼,還是如今入股傳媒公司,這些動作無疑顯露了阿里進入文化領域的夢想。此次推出的娛樂寶,同樣是一種嘗試。
事實上,“網民出資100元即可投資熱門影視劇作品,預期年化收益7%”,這只是一個噱頭,其實投資者心里也明白。“說白了,即便能拿到7%的收益,最多投1000元,一年后的利潤也就70塊。”影迷郝小姐對本刊記者說,我更看重的是它帶來的附加權益。
娛樂寶在為大眾提供“美好設想”的同時,更為影視公司帶來了實實在在的好處。“網民投資了這部電影,就會主動去關注它,這對于很多中小成本的電影來說具有很好的宣傳效果。”某影視公司經理對記者表示,不僅如此,投資人還會帶動周圍的親朋好友來關注這部電影,這對于拉動票房也具有推動作用。
而對阿里來說,娛樂寶帶來的不僅僅是收益,更是一種未來的戰略。阿里透露,已有不少影視文化公司與其商量合作事宜。除電影、游戲外,下一步娛樂寶還將增加電視劇、微電影、演唱會等多種文化項目形式。
近年來,國家出臺一系列政策大力扶持文化產業,但文化產業與金融業之間的“反應”似乎并不強烈。在中央財經大學法學院副院長劉雙舟看來,由于文化產業是無形的,不好評估其價值,所以金融業并不看好文化領域。“目前文化與金融之間的主要問題是缺少一個對接的平臺模式,使兩者得以互相支持、相互借力。”他表示。
3月25日,國家文化部、中國人民銀行、財政部召開全國第一次文化金融合作會議,并頒布出臺《關于深入推進文化金融合作的意見》,其中提到將創新符合文化產業發展需求特點的金融產品與服務。娛樂寶的出現,正是阿里檢驗文化與金融能否成功“牽手”的試金石。
“我國的文化企業大多是中小型企業,這類企業沒什么做抵押,融資困難大。最適合文化產業來融資的是互聯網金融,娛樂寶為文化產業融資打開了一個極富想象力的方向。”中央財經大學文化經濟研究院院長魏鵬舉說。
娛樂寶的推出很大程度上豐富了阿里線上數以億計用戶的文化生活,并且會再一次拓展其投資渠道。專家認為,在促進影視、娛樂等文化產業的同時,娛樂寶甚至可能顛覆中國電影的制作、發行與商業模式,讓互聯網金融成為未來影視制作生產籌資的一種新渠道。
不過,有人也表達了對娛樂寶所承擔道德風險的擔憂。太多的投資人和太過嘈雜的聲音本已是電影產業無法承受之輕。假設娛樂寶真能滿足廣大投資者的要求來選定導演或是演員,這在某種程度上或許是資本對藝術的綁架。
責編:王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