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占平 林 杰
(1.神華能源報,寧夏回族自治區銀川市,750011;2.神華寧夏煤業集團礦山機械制造維修分公司,寧夏回族自治區靈武市,750409)
三年企業靠運氣,十年企業靠制度,百年企業靠文化。經過44年發展洗禮的神華寧夏煤業集團礦山機械制造維修分公司,是一家集礦山運輸設備、支護設備、煤炭洗選設備三大類26 個系列、150多種產品的制造和礦井綜采、綜掘設備的改造與維修服務能力的企業。多年來,該公司始終把企業文化建設當作促進企業發展的大事來抓,用企業文化管企業、聚人心、塑精神、促發展,鑄就了“愛我礦機、建好礦機、實現雙贏”的安全文化、質量文化、創新文化、培訓文化等無堅不摧的文化堡壘,使企業文化深植在每個員工心里,提高了員工整體素質,使企業文化融匯于公司文明創建中,走上了一條創建和諧企業文化,用企業文化鑄發展之魂的創業之路,打造了以人為本的管理氛圍、以績取人的務實氛圍、和諧寬松的創新氛圍,極大地提升了企業管理水平。
該公司通過各種途徑強力植入 “一切事故皆可防可控,想不到就是失職,做不到就是犯法”的安全工作理念,通過完善制度切實提高全員安全意識。按照本安體系運行新的要求,重新定位和延伸《神華寧夏煤業集團礦山機械制造維修分公司安全責任認定考核辦法》、《安全辦公會議規則》、《人員不安全行為管理辦法》,完善 《外委施工單位安全管理及考核辦法》,出臺 《支架運輸捆綁標準》、《私家車管理辦法》,修訂 《本質安全型獎金分配辦法》,突出公司安全管控重點。開展風險評估工作,組織實施內部審核,開展管理評審,提高體系運行的有效性。組織各職能科室按照考核評分標準及現行管理制度,每周召開一次專門例會,對甄別的“八種人”——不守規程的大膽人、吊兒郎當的馬虎人、滿不在乎的粗心人、盲目度日的糊涂人、幸福過頭的興奮人、遇事失意的痛苦人、貪玩延班的疲勞人、冒冒失失的急躁人進行通報,使員工自由散漫的工作狀態及習慣性不安全作業行為得到有效遏制。對各車間進行全面內部審核,采用集中式的檢查方法,共發現不符合項70余條,找準存在的問題與差距。完善本安信息化系統,加強危險源動態監測,統計錄入了根源危險源80余條、狀態危險源5320余條、人員證件信息等基礎數據,加強了危險源的動態監測能力,推動了體系建設的進程。
該公司強力推行 “6S”管理,實現目標管理,消除安全隱患,提升現場管理水平。落實現場安全確認法,以手指口述為基礎,通過對施工中重點環節安全性的確認,使起重作業、五高作業實現安全可控。在此基礎上,該公司全面推廣實施 “5+1”班前會模式和三色旗考核制度,完善本安信息化系統,加強危險源動態監測。組織實施內部審核,開展管理評審,找準系統短板。月度統計分析找出管控漏洞,重點排查整治。
該公司完善和規范了質量管理手冊、控制程序、管理制度、檢驗規范、記錄文件等,制定了產品質量檢測標準,特別是針對技術設計、外協工程,制定了嚴格的質量管控方案,通過推行科學的管理理念、務實高效的管理方法,堅持用體系管理代替部門職能管理,構建了嚴密的質量目標管理網絡體系。將質量管控程序分為前期準備、維修 (制造)過程、驗收、售后服務四個階段,對每個階段的職責部門、工作范圍、時間都進行了詳細規定。質量管理科負責對本單位質量工作實施監督管理,技術科負責編制關鍵零部件組裝技術標準,培訓科負責進行質量業務培訓,組宣科負責質量文化宣貫,各生產車間各自按照自身實際編制具體的組裝作業指導書、關鍵工序作業指導書。制定了 《物資采購質量控制管理辦法》、《外委產品質量控制管理辦法》、《質量事故責任追查制度》、《質量信息反饋統計處置管理辦法》、《綜采、綜掘設備維修管理程序》等多項質量管理制度和規定,明確了各項質量工作的管理范圍、職責、權限、程序、考核等方面的內容。按照全面質量管理的要求,實行全員、全過程質量管理制。堅持從影響產品質量的源頭抓起,嚴把物資采購質量,根據生產標準對原材料、鑄件、標準件等進行嚴格細致的檢驗。在產品生產的中間控制環節實行工序流轉單制度,下道工序操作者檢驗上道工序不合格時,可以直接拒絕簽收,退回上道工序返工。每道工序由車間質檢員抽檢,確保合格率高于98%,最終確保出廠合格率達到100%。真正使生產的全過程從一開始就處于受控狀態,保證了物資采購檢驗、工序抽檢、關鍵工序檢驗、特殊工序控制和檢驗、成品等檢驗做到全面細致、各環節形成閉合管理機制,切實把靜態的達標檢查與動態的操作規范有機結合,做到全員、全方位、全過程質量標準化達標,從而為保證最終產品質量的穩定奠定了堅實的基礎。
該公司堅持以質量體系建設為抓手,以QC 活動為載體,明確質量職責,嚴格產品質量考核,圍繞生產實際中發現的問題和遇到的難題進行攻關,從優化管理、改進工藝、增收節支等方面開展多種多樣的質量技術攻關活動,成立了3個車間攻關小組——減速器輸入軸密封性能提升攻關小組、采煤機搖臂軸類密封性能提升攻關小組、掘進機液壓系統性能提升小組,有效解決了各車間質量控制、安全生產、節能降耗等工作中的許多難題,培養了員工開拓創新的意識和發現問題、解決問題的能力,有力地推動了公司群眾性質量管理進程,為生產優質產品奠定了堅實的基礎。
在強化質量理念和管理創新中,該公司通過各種載體不斷豐富質量文化內涵。在 《礦機人》開辟質量動態專版,積極營造質量是品牌、質量是生命、質量是責任、質量是效益的氛圍。每月召開質量專題會議,下發專題通報。開展全員質量技能培訓,特別是對操作規程、檢驗標準、工藝方案的嫻熟掌握,切實形成技術對質量的支撐,確?,F場操作的技能水平。
該公司制定了 《科技創新考核辦法》、《科技創新項目管理辦法》,營造創新環境氛圍,激發員工創新潛力。年初公司確定下達全年科技研發方向目標、科技創新項目計劃,層層分解落實到責任部門和責任人,規定完成時限,每月召開一次科技項目創新評審會,將科技創新獎懲辦法制度化、規范化,制定具體明確的評分標準,形成了按勞分配的科技創新制度。在此基礎上,建立了公司、車間、班組三位一體的科技創新管理體系:技術科負責組織實施公司科技創新項目;各車間成立科技創新領導小組,車間主任、副主任和技術員為車間的科技創新活動負責人,負責本車間科技創新工作的組織實施;車間各班組長為本班組的科技創新負責人,組織帶領班組成員完成研發項目。公司、車間、班組緊盯各自研發目標,組織技術人員針對生產中的薄弱環節進行選題,圍繞產品工藝、提高產品質量等方面開展群眾性QC 小組攻關活動和小改小革、合理化建議活動,把技術攻關、產品升級作為公司經營管理的永恒目標。
該公司把科技研發作為企業發展的源動力,定期組織評審和獎勵各車間申報科技創新、小改小革、合理化建議項目,僅2013年就完成掘進平巷自動支護裝置、液壓重型轉盤道、20t拉運金屬錨網、久益進口電纜研發與自制等13 項專利申報,先后完成1.4 m 和1.6 m 帶寬的帶式運輸機、綜掘巷道自動支護裝置和扇形帶液壓支架、50t重型平板車、液壓轉盤道等10余項產品設計研發工作,共計創造效益1407.4萬元。2014年,該公司在進一步完善、提升綜采工作面風機兩巷超前支護技術裝備、回撤工作面扇形區支護設備研制、洗選設備升級研發、馳張篩的研制開發、掘進道自動支護裝置等的基礎上,加強對礦井大型運輸設備機電故障診斷與在線監測系統開發、重型刮板機鏈輪修復、信息管理系統開發、維修液壓支架保證動作1萬次采取的新技術、新工藝及采取的措施等項目進行攻關。
該公司黨委從強根固本入手抓好隊伍建設,堅持思想政治主題教育活動不斷線,教育員工愛崗敬業、奮發進取。建立了 《神華寧夏煤業集團礦山機械制造維修分公司企業文化建設長效推進制度》,完善了 “三會一課”制度,在全體黨員中廣泛開展“創先爭優”、“黨員責任區”、“一個黨員一面旗”、“我為黨旗添光彩、我為公司做貢獻”活動,特別是在黨的群眾路線實踐教育活動中,大張旗鼓地表彰和宣傳優秀共產黨員的事跡,給人啟迪,催人奮進。同時繼續深入開展神華寧夏煤業集團企業文化的宣貫工作,成立了以黨委書記和經理為組長的企業文化建設工作領導小組,舉辦企業文化培訓班,全體員工均參加了培訓。組織了全員企業文化知識答卷活動,公司998名員工全部參加了答卷,合格率達到了96%。公司企業文化宣貫辦公室工作人員每周都深入基層、深入車間,形成了廠區企業文化一長廊、車間企業文化一面墻,做到了企業文化員工人人皆知,管理人員耳熟能詳,切實把宣貫工作落到實處。
該公司構建以學分制為主線的教育培訓體系,不斷創新培訓方法,把提高員工理論知識和技能水平作為提升公司核心競爭力的重要抓手。深入開展“創建學習型組織、爭做知識型員工”活動,全面提高員工隊伍素質,培養造就 “四有”員工隊伍。組織全體黨員、干部和員工學習黨的十八大精神及集團公司工作會議精神,學習市場經濟知識、法律法規知識、業務知識、崗位技術操作及計算機應用知識等。通過學習邯鋼,倒逼成本,精打細算;學習海爾,解放思想,追求卓越;學習先進企業文化,轉變陳舊思想觀念,培育核心價值觀;學習戰略管理和精細化管理知識,謀劃發展方向,調整發展思路,提高企業管理水平。通過持續不斷地學習和教育,引導員工群眾充分認識公司長遠發展戰略;引導員工群眾識大體、顧大局,立足本職,堅守崗位,廣泛參與爭做 “四有”員工、創建 “五好”班組、共創 “六好”車間活動,調動了全體員工的主動性、積極性和創造性,發揮了廣大員工的聰明才智,有力地促進了公司生產經營和改革發展的各項工作。
[1] 張俊寶.煤礦企業文化建設理性思考與實踐 [J].中國煤炭,2012 (5)
[2] 李同琦.深入推動文化建設進區隊到班組 [J].中國煤炭,2014 (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