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 重
(神華集團新聞宣傳部,北京市東城區,100011)
國有企業,特別是央企的核心競爭力,體現著國家生產力的水準,是中國力量的集中展現。神華集團成立近20 年來,通過打造煤、路、港、電、油化工為一體的多元化經營模式,形成了獨具特色的核心競爭力,走出了一條新型工業化發展道路。
核心競爭力是指在競爭力市場條件下,企業內一系列資源、技能和文化等要素的組合,借助該能力,能夠按世界一流水平實施—到多項核心流程。企業核心競爭力是企業長期形成的,蘊涵于企業內質中的、企業獨具的及支撐企業過去、現在和未來競爭優勢,并使企業在競爭環境中能夠長時間取得主動的核心能力。
自2012年5月至今,全國煤炭積壓,煤價下滑,煤炭行業形勢嚴峻,煤炭行業出現寒流。面對這股寒流,中央企業神華集團從容應對,企業效益不降反升。神華集團2013年商品煤產量、銷售總量、鐵路運量、港口裝船量、煤化工產量均完成了進度計劃,實現了逆勢增長。在煤炭市場疲軟、價格持續下行的情況下,利潤總額、凈利潤、經濟增加值均超過了進度預算。神華集團在煤業普遍不景氣的態勢下,為何能逆勢上揚?核心競爭力作用使然。
原神華集團董事長張喜武談到神華的核心競爭力問題時說,神華核心競爭力表現在堅持以發展為主題,以科技為先導,以改革與創新為動力,走新型工業化道路,培育企業核心競爭力,探索出了適合自身持續健康發展的路子。
確實,神華作為一家以煤為主的綜合性能源企業,通過近20年的改革創新,按世界一流水平的標準,科學組合諸如資源、人才、科技、管理、文化等方面的競爭優勢,構筑了同行業企業不可比擬的競爭力要素。
黨的十八屆三中全會通過的 《中共中央關于全面深化改革若干重大問題的決定》指出:“必須毫不動搖鞏固和發展公有制經濟,堅持公有制主體地位,發揮國有經濟主導作用,不斷增強國有經濟活力、控制力、影響力?!睉撜f,神華在這方面為國有其他企業起了示范。
2.1.1 資源整合創新
神華集團自成立以來,就不倦地創新資源整合。通過一系列戰略性的并購重組和良好的整合,促成了神華集團的快速發展壯大。主要包括初期的合并神府、東勝兩公司,到整合烏海四公司、神東四公司,再到2005年重組神寧煤業集團、神新能源公司、神寶能源公司,到后來神皖能源公司、神福能源公司、巴蜀電力公司、國神集團的加盟。資源與人力的整合,為神華集團現在的規模和巨大的資源儲備、煤炭自行消化能力和發展后勁提供了可持續發展動力。截至2012年末,神華集團原煤生產連續5年實現4000萬t級增長,煤炭銷售同比增加近1億t,市場份額進一步擴大;企業規模進一步壯大,發展質量穩健提升,2012 年盈利增幅達6%,經濟增加值位于央企前列。神華集團從2010年世界500 強排名356 位晉升到2013 年的178位,4年間排名位次提升了一倍。
2.1.2 人才培養創新
神華集團黨組高度重視人才隊伍建設,堅持以科學的發展觀、人才觀為指導,把人才資源作為第一資源和企業核心競爭力,大力實施人才強企戰略,積極引進海外高層次人才,建設人才特區,取得顯著成效,推動了神華集團建設世界一流企業的進程。
神華借助現有企業優勢,探索出了一套吸引人才、留住人才、用好人才的政策和機制。北京低碳清潔能源研究所被業界稱為能源界的 “貝爾實驗室”,這意味著神華集團的研發平臺,具備了行業的前瞻性和領軍能力,擁有從基礎研發到產品研發的整個鏈條。為此,神華集團首先建立起一個打破國界地域限制的國際化的專家委員會,再由這個委員會指導科學家的研發工作。在這個委員會的指導下進行國際尖端課題的研究,再加上最先進的實驗室、充足的研究經費,使神華集團的研發平臺成了高層次人才向往的地方。
神華集團始終堅持對人才 “以用為本”,讓人才有用武之地,從而形成了五湖四海納人才、不拘一格降人才、人人是人才、人盡其才的生動局面,提升了企業的競爭力。
2.1.3 科技自主創新
近10年來,神華集團公司以改革創新的精神,通過完善中長期技術創新激勵機制、構建科學有效的技術創新考核體系、加大技術創新鼓勵政策的落實力度、制定重點產業技術創新規劃等多措并舉,提升科技競爭力,走產、學、研之路,在一些重點技術領域取得了新突破。
據統計,僅“十一五”期間,神華集團共申請專利836項,其中發明專利331項,累計擁有有效專利368項,其中發明專利126 項,2010 年申請專利350項,比2005 年申請數量增長了6 倍。5年來,獲得國家科技進步獎9項,省部級科技進步獎60多項;創中國企業新紀錄201項,獲得 “中國工業大獎表彰獎”,承擔863、973等國家重點課題多項,成為我國首批 “創新型企業”。
2.1.4 管理提升創新
一流的企業,要求有一流的管理水平。科學化管理,是構筑企業核心競爭力的要素之一。神華集團成立至今的持續快速發展,就是因為始終堅持了清晰的戰略引領和科學的管理。具體體現在以下五點。
(1)“五型企業”管理模式。這是神華自創的管理理論,榮獲了2010年度全國企業管理現代化創新成果一等獎。這一管理模式將企業的管理問題歸納為5個方面,以本質安全型、質量效益型、創新驅動型、節約環保型、和諧發展型為基礎全面優化企業管理,推進企業走內涵式發展道路。
(2)構建了生產、經濟、政治三大本安體系。該體系突出過程控制,實現系統安全,為神華科學發展提供了堅強保障。神華集團早在幾年前就在全國率先提出 “煤礦能夠做到不死人”、“煤礦瓦斯超限就是事故”安全管理的 “兩個理念”,在集團全面推行,創造了安全生產的驕人業績。
(3)不斷實施管理體制改革。神華集團公司采取一系列措施,從總部到業務板塊,再到子 (分)公司實施了管理體制改革,加強專業化分工、集約化運營和精細化管理。
(4)規范的公司治理。近年來,神華集團以董事會試點工作為契機,以建設規范董事會為重點,構建了以董事會為核心的神華集團公司治理體系,推動了企業的健康發展。2005 年6 月,神華集團獨家發起成立的中國神華能源股份有限公司在香港H 股上市,2007 年10 月回歸A 股,企業的抗風險能力得到進一步加強。
(5)借助信息化全面提升基礎管理水平。神華集團把計算機網絡與通信技術運用到采煤控制系統中,形成了集成、高效、覆蓋礦區全過程的綜合管理信息系統。高產高效的千萬噸礦井群和千萬噸礦井工作面,使神華的礦井全員工效和綜采工作面單產都達到了世界領先水平。
2.1.5 企業文化創新
企業文化是企業在長期的經營管理活動中所形成的共同的價值觀念、行為準則、道德規范,以及體現企業精神的規章制度、人際關系、社會形象、產品與服務等事項和因素的集合。
神華集團以企業文化建設作為立足點,形成了一套獨具特色的適應企業自身發展需要的組織學習機制。除了重視員工業務素質培訓以外,神華集團還重視員工的心理素質、耐力、意志力、工作作風、敬業精神等綜合素質的培訓,并在礦區營造以人為本、本安體系、環境友好和資源節約文化。
神華集團不倦地堅持改革創新,科學地組合競爭力要素,使神華核心競爭力的內在動力強勁。這種強勁的核心競爭力,通過“一體化集約經營”形式表現了出來,走出了一條高產、高效、高速的新型工業化發展道路。
當今的學術界,多把神華煤、運、港、電、油、化等縱向一體化、多元化經營,視為 “神華模式”。神華集團總經理張玉卓在解釋什么是神華模式時稱:神華模式是綜合盈利的模式,是以創新為龍頭,以“四個一體化”(礦、路、港的設施平臺一體化,煤、電、油的產品加工一體化,供、產、運、銷一條龍的運營活動一體化,人財物技價值管理一體化)為主體,以整合集成、價值創造和社會和諧發展為兩翼的新型國企持續發展模式。這種模式符合中國國情,使神華取得巨大的協同效應,實現了超常規跨越式的發展。
神華 “一體化”經營模式,是在摸索創新中逐步完善的。20 多年前,原國家計委超前的戰略決策造就了神華前身“礦路港”一體化發展模式,奠定了神華集團正式成立后得以飛速發展的基礎。18年前,在原國家計委主要領導的大力支持下,神華集團又將這一獨特模式延伸至煤制油煤化工產業和電力產業,從而形成了神華集團目前 “礦、電、路、港、油”五大主業并舉的世界獨一無二的發展模式,為神華集團的進一步發展壯大創造了條件。經過多年的積累特別是近十多年的快速發展,五大主業板塊的業績令人擊掌,共同構成神華集團上下游相關產業一體化的產業鏈,以煤炭為基礎,鐵路港口為通道,電力為市場穩定器,煤制油煤化工為神華未來極具發展潛力的新產業的協同效應顯著發揮出來。上下游相關產業一體化的經營形式,最大限度地釋放出神華與同行業其他煤炭企業截然不同的競爭優勢。
產、運、銷運營一體化,形成完善的內部子市場和完整的內部產業鏈。業務延伸到產煤、洗煤、運煤到煤發電、煤制油、煤化工等多條完整產業鏈,供產運銷快捷流暢,降低外部風險。
煤、電、化工產品加工一體化,提高資源利用效率。同時生產多種相關的煤、電、化工產品,降低綜合成本。
礦、路、港設施平臺一體化,實現高效調度總協調。通過綜合調度管理信息系統平臺,對主要生產礦井、鐵路運輸、港口接卸等信息進行實時監測和調度,保證貨運組織均衡穩定,降低產品儲運成本。人、財、物、技、價值管理一體化,有效消除財務管理 “短板”。協調組織人財物信息的配比和協作關系,最大限度發揮整體優勢。
神華的 “一體化”經營戰略的實施,體現了經濟發展方式轉變的成功效應。轉變經濟發展方式,是從我國經濟發展實際做出的重大戰略決策,是貫徹落實科學發展觀的必然要求。加快轉變經濟發展方式,關系改革開放和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全局。這場來自經濟領域的深刻變革,必將對企業的發展產生重要影響。
提升管理,需要打破陳規舊習。神華經濟實力不能不說不大,但是神華人卻常懷創新之心,從單一的煤業管理發展到煤、電、路、港、油化工等多元的管理,從手工方式的管理發展到數字信息化管理。正是通過在改革中摸索出一體化經驗模式并采用現代管理方法,成就了神華這一煤業巨艦抗風險能力,即使國內外市場風浪急驟,也能乘風破浪,從容應對。
神華集團是通過自身的改革與創新,沖出計劃經濟原有的條條加上塊塊所形成的復雜矩陣,才使這個國有企業越做越大,越做越強。實事表明,大凡發展勢頭好的國企,都有創新的作為;反之,不思創新的企業,只會被國內外市場無情地淘汰。
推動人類文明進步最偉大、最原始、最持久的動力,是目標,是夢想。敢想才敢為。
在條塊分割、寸步難行的舊體制中吃盡苦頭的神華人,從20世紀末至今就追尋著中國的煤炭發展夢,不僅要做煤炭大國,還要做煤炭強國,于是通過改革,創造了從開礦到運輸到銷售到發電再到煤化工的一體化模式。從神華前身華能精煤公司到神華集團正式成立至今,神華集團從無到有、從小到大,發展成為國內規模最大、現代化程度最高的煤炭企業和世界上最大的煤炭經銷商,成為國內唯一集煤礦、鐵路、港口、航運、電力、煤制油化工一體化發展的綜合性能源企業,躋身世界500強。
神華集團成立以來,通過改革、創新的系列舉措和一體化經營的表現形式所彰顯的核心競爭力,對于全國國有企業來說,具有旗幟意義。
神華一體化經營模式所表現出來的內在強大核心競爭力,證明了 “新國企”現象是我國社會主義市場經濟漸進性改革到一定階段的綜合性產物,神華摸索出的煤、電、路、港、油化工一體化集約發展的現象,在本質上顯現出其核心競爭力是一般企業所無法復制的,標志著我國國有經濟在新時期、新環境中發生了總體性的轉折性變化。神華集團不是自然壟斷的產物,而是中國社會主義市場經濟正常運轉的特有產物。神華模式是一種 “新國企”經營方式,其所彰顯的核心競爭力,對于貫徹黨的十八屆三中全會關于積極發展混合所有制經濟的方略,推動國有企業完善現代企業制度,既參與國有企業之間的競爭,參與非公有經濟企業之間的競爭,也參與跨國企業之間的競爭,均具借鑒意義。
[1] 云天寶,宋琳,徐會軍.神華集團多元化發展模式研究 [J].中國煤炭,2011 (6)
[2] 劉子安,郭水文.神華集團商業模式初探 [J].中國煤炭,2013 (8)
[3] 顧大釗.創新型國家戰略及神華面臨的機遇與挑戰[J].中國煤炭,2009 (2)
[4] 紀倫.神華集團安全文化建設的實踐 [J].中國煤炭,2011 (12)
[5] 張玉卓.綜合盈利的模式 [J].信息化縱橫,2008(11)